2023年,惠州海事局助力惠州港口通航量創歷史新高,船舶進出港達11.88萬艘次,同比增長22.47%。
據了解,惠州大亞灣石化區連續5年蟬聯「中國化工園區30強」第一,分布著中海油、殼牌、埃克森美孚等13家世界500強企業,煉化一體化規模居全國前列,是華南地區石油化工品主要集散地。
為保障石化區及惠州港口經濟建設,惠州海事全力打造重點能源物資運輸「高速路」,主動靠前服務,及時掌握船舶進出港計劃,開闢「綠色」通道,保障大型油輪等重要民生物資船舶高效進出港。2023年惠州轄區危險品貨物吞吐量達9653.7萬噸,其中原油4691.1萬噸、成品油2504.4萬噸、散裝液體危險化學品466.3萬噸,液化氣59.7萬噸,煤1816.5萬噸。

惠州海事重點打通能源物資運輸之路 優化口岸營商環境
同時,惠州海事優化口岸營商環境,落實口岸大通關部署,有序開展歐德油儲公用石化碼頭二期擴建工程、惠州LNG接收站配套碼頭等項目口岸開放相關工作,並牽頭制定《惠州口岸國際航行船舶聯合登臨檢查工作機制》。發布實施船員考試片區化管理東江片區協調管理機制,共組織船員考試316期8358人次。優化海事政務服務流程,「一站式」辦理業務20126宗。推行粵港澳大灣區船舶轉籍「不停航辦證」服務,轉籍時間進一步壓縮40%。
據悉,惠州海事2023年以來服務中海殼牌三期、荃美石化碼頭等20餘個重大涉水項目施工建設,並助力粵港澳大灣區首個百萬千瓦級海上風電建成投產,積極為惠州經濟發展貢獻海事力量。

惠州海事工作人員積極維護水上交通安全工作
為維護水上交通安全形勢穩定,為經濟發展保駕護航,惠州海事聚焦主責主業,紮實推進「安全生產月」「安全生產南粵行」「商漁共治2023」等專項行動,依託全要素水上「大交管」建設,持續開展AIS、甚高頻、船岸界面等專項檢查,使風險防範更智能。推動惠東縣、大亞灣開發區成立海上應急搜救分中心,東江首艘多功能應急拖輪「惠衛江」及惠州海域最大公務船「海巡0939」順利列編,2023年成功處置險情9宗,救起72人,搜救成功率98.6%,為助推惠州海洋經濟高質量發展提供堅實保障。
文 | 記者 潘小笛圖 | 劉依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