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中國合資車,跌!跌!跌!

2023年12月07日21:31:19 財經 1295

2023年中國合資車,跌!跌!跌!

2002年初北汽和現代汽車合資簽約,北京現代立馬開建,當年12月北京現代第一輛汽車索納塔正式下線。

造出來就賺錢,所以韓國人和北汽的人拼了,快!快!快!

當年簽約、當年建廠、當年量產!

2023年中國合資車,跌!跌!跌! - 天天要聞

從此北京現代走上快車道,輝煌時2013年至2016年,年年超百萬台,現代汽車還想過擴產至180萬輛,所以建了五個廠。

那年頭,是個外資合資品牌汽車,沒有不好賣的。

連趕了末班車的JEEP,也有過賺錢歷史。

最差勁是菲亞特和雷諾,那個「人傻錢多速來」時代,居然在中國市場都賺不到錢,你說他們中國高管多無能?

2017年突然的薩德事件,把韓國人干傻了。

從此2016年就是北京現代最好的回憶。

2023年11月,花了78億建的北京現代重慶工廠賣給重慶地方財團,據說砍價砍到北京現代的高管想哭——只給了2折。

接盤的其實是賽力斯,幾乎白賺幾十億。

韓系車2023年10月只有1.2%的市場份額,而7年之前2016年韓系車巔峰時期,佔了中國汽車10%市場。

10月份北京現代銷量為19006輛,相比去年同比下滑約28.4%。

起亞更慘。

10月份悅達起亞(東風早跑路了,這媳婦虧錢貨,離婚!)銷量僅為4590輛,相比去年同比暴跌約58.3%。

北京現代五個廠,已經賣了兩個,計劃留兩個,還有一個廠正在找買家。

2023年中國合資車,跌!跌!跌! - 天天要聞

國產車。

當年船夫喊出2015年中國第一,2025年世界第一時,很多人當船夫喝太高了,吹牛皮不打草稿。

就一個仿製花冠F3,能行?

股神巴菲特和他搭檔芒格,偏看中了比亞迪。

當然,是看中比亞迪電動車計劃。

2023年11月,國產汽車品牌開了掛,佔比達60.1%!

2023年中國合資車,跌!跌!跌! - 天天要聞

五年前誰要是說五年後國產汽車老厲害啦,同國產手機一樣牛,佔國內汽車市場60%,把合資外資品牌打得呱呱叫,本磚先一大磚拍死你。

2018年國產品牌乘用車銷量998萬輛。

沒錯,你沒看錯,就是998,只要998,不是668,不是1068。

當年國產品牌市場份額42.1%,比2017年48.8%居然還下滑了6.7%!

那年,韓國車是不行了,可德系和日系無比堅挺。南北大眾差不多賣了350萬輛。

國產汽車品牌老總,怎一個愁字了得。

過得最開心是長城汽車,2018年凈利潤50億,是國產車神一般存在,因為絕大多數國產汽車都不賺錢。

那時的長城,看比亞迪是俯視的。

2018年比亞迪(含汽車、電子、代工、電池)業績1300億,利潤27億。汽車業務共賣了700多億,其實是虧損的,因為油車虧得多。銷量是50萬輛,新能源汽車佔了24萬輛。雖然不怎麼賺錢,但新能源汽車同比去年增長90%。

船夫看到了希望。

五年彈指一揮間。

2023年1-10月,比亞迪零售214萬輛,廠家銷量排名第一,比南北大眾合計240萬輛,略少一點。

已經奇蹟了。

10月、11月兩月比亞迪都銷量突破30萬輛。

10月,一汽大眾銷量15萬輛,上汽大眾12萬輛。

按當月算,10月份比亞迪超過了南北大眾。

2023年中國合資車,跌!跌!跌! - 天天要聞

比亞迪現在每天利潤一個億,第三季度利潤100多億。

不知道長城怎麼想。

造車新勢力蔚小理。

蔚來價格太高,銷量沒起色,全年預計15萬輛左右。

小鵬,1-10月只有10萬輛。不過,10月突破了2萬輛。

亮點是看起來有點土、增程式汽車為主的理想,賣了28.5萬輛,其中10月賣了4萬輛。

關鍵是,理想實現了盈利!

同蔚來和小鵬幾十億虧損不同,理想前三季度,營業額821.2億元,利潤接近42億元。

奇瑞、長安、廣汽埃安、吉利、上汽自主品牌,幾個老牌車企,自主品牌高歌猛進。

奇瑞絕對吃了偉哥,三年來三級跳。

2021年96萬輛已經嚇人一跳。

2022年,123萬輛。不是123隨手打的,真的是123萬輛!

2023年1-11月,賣了166萬輛。11月份賣了21萬輛。

全年賣180萬輛沒問題。

有人統計過,說中國上牌的奇瑞汽車,沒這麼多啊?少了一半!

真相是,還有一半出口了。

1-10月,奇瑞汽車出口74萬輛。光在俄羅斯,奇瑞就賣了10萬輛。

2023年中國合資車,跌!跌!跌! - 天天要聞

長安不多說了,一個以乾死合資夥伴為己任的車企。

長安的合資企業福特、馬自達、PISA,還有少年時代老情人鈴木,這幾年不是退出中國市場就是節節敗退,年年虧損,越搞事業越小。

反而是長安自主品牌,年年高歌猛進。

2023年1-11月,長安汽車銷量234萬輛,同比增長12%,自主品牌193萬輛增長16%,股價大漲60%。

國企車企里,新能源汽車廣汽是做得最好的。

埃安1-11月,賣了43萬輛。

2023年中國合資車,跌!跌!跌! - 天天要聞

一汽、東風、上汽和北汽的自主品牌,除了上汽出口好點,總體落寞。

吉利穩健增長。

2023年中國合資車,跌!跌!跌! - 天天要聞

日系車。

前面說了韓系車,日系車很快要步韓系車而去了。

廣本幾乎是日系車代名詞。

雅閣長期是中國汽車市場中高B級車標杆,如今車型銷量排名,進不了前10了。

1-10月廣本銷量52萬輛,同比下滑20%。

2020年廣本賣了80萬輛,是最高峰。

東風本田,2020年最高峰賣了84萬輛。

1-10月東風本田銷量47萬輛,同比下滑16%。

本田好像2020年巔峰後,從此萎靡不振了。

三年三級跳,不是往上跳,是往下跳。

東風以前靠合資車吃飯的。

除了東風標緻雪鐵龍,主力奶牛是東風本田和東風日產。

東本剛說了,熄火了。

那麼東風日產呢?

比東本還慘。

1-10月,東風日產銷量80.6萬輛,同比下滑27.8%。

日產在中國乘用車夥伴就東風,所以東風日產,幾乎是日產在華全部。

2019年東風日產賣了117萬輛,不出意外,就是歷史的巔峰了。

買菜車軒逸,佔了東風日產40%左右份額。目前月銷量從月4.5萬+下滑到3萬輛左右。

2023年中國合資車,跌!跌!跌! - 天天要聞

馬自達。

一汽乾脆甩包袱,把一汽馬自達都扔給長安。

外資品牌不香了,一汽大爺立馬「始亂終棄」。

可接盤的長安,出了名的克外資的命。

1-10月,長安馬自達銷量6.8萬輛,同比下滑13%。

好東西一汽白送給你?

長安福特,從2018年起,夢遊了。

2017年至2019年,長安福特銷量分別為82.8萬輛、37.77萬輛和18.4萬輛,分同比下滑12.27%、54.38%和51.3%。

2022年的全年銷量25.1萬輛,同比下滑17.61%。

2023年1-10月,長安福特銷量18.6萬輛,同比下滑12%。

恩,比馬自達好點。

三菱2023年退出中國了。

鈴木退出中國好多年啦,聽說在印度發展不錯。

日本還有個斯巴魯,幸虧沒在中國建廠。

以前路上還能見幾輛斯巴魯,現在買進口車,還有人買這車嗎?

2023年中國合資車,跌!跌!跌! - 天天要聞

再看豐田。

豐田是日系車中,算最抗跌的。

可能油車日系的粉絲,都集中在豐田身上。

一汽豐田1-10月銷量65萬輛,下滑10%。

廣汽豐田1-10月銷量76萬輛,下滑9.3%。

2022年,廣豐曾逆市同比大增21%,賣了100.5萬輛,第一次破百萬輛。

不出意外,2022年100萬輛,會是廣汽豐田最美好回憶。

這裡要補充一下雷克薩斯進口量。

作為日系車粉最後信仰,1-10月雷克薩斯進口13.9萬輛,同比下滑9.8%。

豐田汽車,在華2023全年銷量本磚預計是183萬輛。

2022年,豐田在中國共賣了194萬輛。

豐田同它的日系兄弟比,真抗跌。

2023年中國合資車,跌!跌!跌! - 天天要聞

最後主角,大眾。

反正本磚和所有朋友,駕校學車時,教練車都是大眾桑塔納。

所以買車,大眾是很多人的首選。

誰叫大眾進中國早,第一個吃螃蟹的,當然有福利。

一汽大眾1-10月零售銷量147萬輛,下滑1.1%。

上汽大眾1-10月零售銷量97萬輛,下滑3.8%。

上汽大眾巔峰時期是2018年的206萬輛。

目前幾乎腰斬。

預計大眾2023年全年,在中國還是能賣300萬輛。

大眾雖然無法同巔峰時期2018年近400萬輛比,總體還是不錯的,2023年加一起超300萬輛,還是超過比亞迪。

大眾和豐田,油車時代最後的驕傲了。

本磚預測,2024年,大眾和豐田,繼續在中國下滑5-10%銷量。

此外豪華車BBA,還是很抗跌的,北京賓士微增3.9%,華晨寶馬漲11%。

寶馬新能源汽車在中國賣了7.8萬輛,同比增長211%。

豪華車品牌,油車粉多。

財經分類資訊推薦

偷看「成人網站」,以為別人不知道?若手機出現這4種徵兆,要注意了 - 天天要聞

偷看「成人網站」,以為別人不知道?若手機出現這4種徵兆,要注意了

在當今數字化時代,互聯網已成為我們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它為我們提供了無盡的知識、娛樂與便利。然而,隨著網路的普及,一些不良信息也隨之泛濫,其中「成人網站」便是頗具爭議的存在。許多人在好奇心或衝動之下,可能會偷偷訪問這類網站,自以為無人知曉。但事實上,任何網
「AI孫悟空」對話全球!訊飛星火AI大模型展項亮相大阪世博會中國館 - 天天要聞

「AI孫悟空」對話全球!訊飛星火AI大模型展項亮相大阪世博會中國館

4月13日,主題為「構想煥發生機的未來社會」的日本大阪·關西世博會(以下簡稱「大阪世博會」)開幕。大阪世博會中國館以「共同構建人與自然生命共同體——綠色發展的未來社會」為主題,攜「嫦娥五號」月壤樣本、「蛟龍」號體驗艙等頂尖科技成果亮相,並通過大量互動裝置和數字
如何通過戰略管理提升企業的核心競爭力和市場份額? - 天天要聞

如何通過戰略管理提升企業的核心競爭力和市場份額?

在當今風雲變幻的商業世界中,企業猶如逆水行舟,不進則退。戰略管理作為企業發展的核心驅動力,猶如指南針般為企業指明前行的方向,其重要性不言而喻。從本質上講,戰略管理是企業為實現長期目標,通過分析外部環境、評估內部資源和能力,制定、實施並評估跨職能決策的藝術和科學
讓性能隨行,創意無界!磐鐳鐳凌Link X-2顯卡塢上市 - 天天要聞

讓性能隨行,創意無界!磐鐳鐳凌Link X-2顯卡塢上市

隨著Thunderbolt介面和OCuLink介面的普及,市場上的顯卡擴展塢也逐漸豐富起來,不過基本很少會有廠商選擇年年更新,但熟悉磐鐳的老粉應該都知道,磐鐳的顯卡擴展塢業務已經做很多年了,除了開放式的鐳凌Link S系列,還有機箱式的鐳凌Link X系列,現
除菌率99.9999%!廚房好搭子容聲冰箱將上新,主打「橫掃千菌」 - 天天要聞

除菌率99.9999%!廚房好搭子容聲冰箱將上新,主打「橫掃千菌」

我們品嘗家中存儲的美味時,隔夜海鮮中將滋生沙門氏菌、未密封乳製品中將滋生李斯特菌等等……這些看不見的細菌病毒,正在將本該存儲幸福的冰箱,變成潛藏在日常生活中的健康隱患。別慌,你的廚房好搭子容聲冰箱又將上新了!4月13日,容聲將攜506雙凈Max冰箱主打「凈味除
售後維修服務為何成為家電業最尷尬的環節? - 天天要聞

售後維修服務為何成為家電業最尷尬的環節?

家電售後服務的問題一直存在,不管是不是3.15都應該被受到重視,特別是時代的變遷,科學技術的進步,家電行業的演變,使得現在的家電售後服務與以往有了顯著不同,隨時跟蹤研究才具有現實意義。
GMV破千億元、用戶超1億,商家盯上了淘寶這一新藍海 - 天天要聞

GMV破千億元、用戶超1億,商家盯上了淘寶這一新藍海

在今年38大促期間,一大批消費者在淘寶搶購海底撈的代金券,為海底撈提前「囤」了一波消費者。不止美食、麗人服務類代金券,更有以京東洗衣為代表的洗護服務,以遊戲為代表的虛擬消費,以優酷、愛奇藝為代表的會員充值服務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