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經歷了表現疲軟的上半年之後,乳業市場終於又有新變化了。在今日舉行的業績說明會上,伊利股份管理層表示,今年雙節市場乳業銷售旺季需求又回來了,三季度常溫奶銷量有近雙位數的增長,且三季度沒有再將過剩原奶噴粉。
乳業旺季需求的回歸,多少讓業內長鬆了一口氣,今年上半年,乳業市場整體呈現弱復甦的態勢,市場需求不足,動銷緩慢,不但乳製品企業增長壓力重重,也影響到行業上游。隨著乳製品需求的回歸,這一系列問題都會得到緩解。
而伊利管理層也透露,今年10月份的情況來看,雖然今年春節仍要面臨錯配的問題,但預計四季度乳業市場依然會保持增長,全年有望實現中個位數的增長。
乳業旺季又回來了
「今年雙節(中秋、國慶)消費場景下,乳製品作為健康禮品的消費需求在恢復。」今日業績會上,伊利股份董事會秘書邱向敏表示,今年雙節市場乳製品消費表現較好,伊利常溫奶第三季度銷售額同比有近雙位數增長,禮品需求的重現也帶動了銷售產品結構的提升。
從去年下半年開始,國內乳製品消費就進入弱復甦狀態,產品動銷放緩,這也導致今年上半年各大乳企的業績都有不同程度降速,因此三季度傳統旺季的市場表現也備受外界關注。
三季報顯示,伊利股份前9個月實現營業總收入974億元,同比增長3.8%,實現歸母凈利潤93.7億元,同比增長16.4%。從第三季度的表現看,伊利單季實現營業總收入312億元,同比增長2.7%,實現凈利潤30.6億元,同比增長59.7%,整體業績表現較今年上半年有明顯改善。
業績會上,伊利管理層也對第三季度的業績變化進行了解讀,認為增長除了去年三季度基數相對較低因素外,主要來自雙節消費場景的恢復和居民消費力的逐步提升。
在凈利潤的增長上,伊利管理層則認為主要受益於毛利率的增長和銷售費用率的下降(下降0.8個百分點),一方面是國內較低的原奶價格帶來了較低的生產成本,同時旺季產品銷售結構的提升,又帶動了整體毛利率的上升。公告顯示,伊利第三季度單季毛利率提升了1.7個百分點。
三季度液態奶強勢增長
從具體業務上看,伊利前三季度液態奶、奶粉及奶製品和冷飲業務收入分別為654.3億元、199.2億元和103.8億元,同比增長了2.1%、6.4%和12.9%。
特別是液態奶業務,作為伊利主要業務收入,第三季度伊利液態奶收入快速回暖,單季營收230.1億元,同比增長了8.5%,上半年前兩個季度伊利液態奶業務收入分別下降2.6%和增長0.5%。
伊利管理層認為,液態奶下各品類都有不錯的表現。其中,高端白奶整體增長良好,特別是金典有雙位數的增長,三季度金典的增幅超過20%。特別是雙節期間,市場動銷趨勢向好,經銷商備貨也非常積極,同時受益於送禮場景的恢復,第三季度白奶產品結構也有進一步提升。特別是活性乳鐵蛋白有機奶、呼倫貝爾有機新品等增長強勁。
尼爾森數據顯示,伊利第三季度常溫白奶的市場份額提升了0.8個百分點。
而在此前受疫情影響較大的常溫酸奶方面,安慕希的市場還在逐步恢復中,但已經呈現逐季改善的趨勢,特別是零蔗糖和活性益生菌新品上市,幫助常溫酸奶受損的消費場景正在進一步打開。下一步伊利會積極拓展新渠道和新場景,並通過差異化的定製產品來滿足多元渠道場景下消費者的細分需求。
而低溫奶業務上,伊利的低溫鮮奶保持了良好的增長,其中前三季度金典鮮奶保持著翻倍增長的態勢,而受疫情影響的低溫酸奶,整體降幅也在逐步收窄,並有企穩的趨勢。
伊利管理層也預計,由於2024年春節在2月份,部分備貨會發生在2024年初,所以受到這一錯配的影響,預計全年液態奶業務仍會有小個位數的增長,而金典將保持雙位數增長。
在業內看來,作為基本盤,液態奶的收入的回暖,也讓伊利全年業績確定性進一步增強。
奶粉和冷飲遠未觸頂
近兩年在乳製品行業,奶粉和冷飲也是乳企收入的新增量部分。不過隨著出生人口的下滑和外部因素影響,各乳企嬰配粉業務也受到較大影響。此外,今年受到氣溫和外部因素影響,一直保持良好增長的冷飲市場整體也出現了一些波動。
不過在今天的業績會上,伊利管理層也對這兩大品類的市場前景給出了較為積極的判斷。
在奶粉業務上,伊利管理層透露,第三季度嬰幼兒配方奶粉行業下滑趨勢還未發生改變,降幅與上半年接近。但四季度國內奶粉市場已經有向好的現象,中小品牌庫存出清動作已接近尾聲,10月份伊利的嬰配粉業務已經恢復正增長。
8月底伊利奶粉業務陸續上市了新配方產品,並對大單品珍護奶源進行了全面升級,也帶動了伊利嬰配粉業務的整體改善。根據前三季度尼爾森數據顯示,伊利嬰配粉業務同比增長4.7%,市佔率也提升了2個百分點至10.9%。
在伊利管理層看來,在人口連續3年下降後,2024年恰逢農曆龍年,伊利管理層預計2024年可能會出現新出生人口數字久違的回升,也將給行業帶來新的增長機會。
同時,在成人奶粉業務上,伊利也抓住了行業發展趨勢,推出了多款功能性產品,也拉動成人粉零售額的市場份額上升至23.9%,保持行業領先。
而對於冷飲業務,雖然今年冷飲品類有所遇冷,但伊利管理層認為,冷飲業務遠未到觸碰天花板的程度。
在伊利看來,冷飲業務已經從單純的消暑屬性,逐步向多場景拓展,比如聚會、休閑娛樂、景區打卡等等,雖然冷飲不是剛需產品,但其悅己屬性卻吸引著消費者去嘗試創新產品。因此,未來冷飲行業在發展上依然有較大的創新產品的增長空間存在。
伊利在冷飲品牌上優勢也較為明顯,建立了多元化的品牌矩陣,可以覆蓋多層次的市場需求。今年伊利的冷飲業務全年增長趨勢明顯,特別是近期隨著進入秋冬季,冷飲業務也進入出貨淡季,但伊利冷飲的終端動銷非常健康,且市場份額也還在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