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丨馬小雨 江一葦 編輯丨譚璐
大悅城交出的第三季度成績單,不太好看。
10月31日,大悅城公告,前三季度,營收206.98億元,同比下降16.73%,計提資產減值損失5.81億元。
受此影響,由盈轉虧,前三季凈虧損5.03億元,同比下降654.58%。
大悅城表示,結算周期變動、銷售型業務收入規模及毛利水平下降,房產市場承壓等因素,影響了業績。
今年以來,這家中糧旗下的千億級房企,已接連掛牌出售標杆項目,預計回籠資金超85億元,加速輕資產布局。
盤活資產
大悅城的業務主要分為銷售型和持有型兩個板塊。
其中,銷售業務是支柱,佔到總營收的七成以上,持有型業務則以購物中心、寫字樓與產業地產為主。
隨著商務活動復甦,持有型業務明顯回暖。
今年1-6月,大悅城購物中心在營業務共有32 個,銷售額 157.8 億元;客流量為 1.39 億人次,同比增長55%。
銷售業務依舊承壓,大悅城上半年通過商品房銷售及一級土地開發,實現營收104.89億元,同比下降13.98%,毛利率16.2%。
銷售難助力,盈利成困局,大悅城選擇出售優質物業來穩住現金流。
10月上旬,險資中郵人壽接盤了大悅城的老項目——中糧置地廣場,交易價42.6億元。
來源:大悅城官網
今年以來,大悅城多次將優質物業擺上貨架。
年初,出售深圳寶安區的5套商業房地產,轉讓底價為6981.95萬元。
5月 ,掛牌轉讓旗下名都地產100%股權,轉讓底價為6423.096萬元。主要資產就是名都園小區配套會所。
7月,掛牌轉讓上海陸家嘴豪宅中糧海景壹號的三棟公寓,估值41.42億元。
如果上述資產最終完成交易,大悅城將回籠資金至少85億元。
來源:大悅城官網
相關人士透露,大悅城出售的這幾個項目,情況各不相同。
其中,北京項目在做城市更新時可租可售,現在養得比較好,到了價值兌現的時候。而深圳項目屬於沉澱資產盤活。
盤活存量資產,反映在賬面上,大悅城前三季度的經營活動凈現金流為73.8億元,同比增長185.62%。
接下來,就是擴大規模的考量。
輕重並舉
大悅城嘗試從「開發」轉向「運營」,謀求轉型。
「大家現在都在規避風險,其實輕資產也成為主流了,感覺全行業只剩下一種打法,就是聚焦一線,輕資產輸出,酒店寫字樓資產太重了。」相關人士表示。
截至9月底,大悅城總資產2082億,較兩年前的高點,已縮表約160億,相對9個月200億出頭的收入,依然顯得重,且資產收益率也偏低。
8月,在大悅城品牌推介會上,大悅城控股商業管理中心總經理田維龍表示,未來將聚焦「輕重並舉,城市深耕」的模式與布局。
「拓展模式上,我們堅持輕重並舉,輕資產作為未來的重點發展方向,將完成從開發運營商到資產管理商身份的轉變。」田維龍表示。
上半年,大悅城在全國布局商業項目45個其中,重資產30個,輕資產15個。
同時,運營全國14個購物中心管理輸出項目,收入1.212億元。
香頌資本董事沈萌指出,大悅城的商業業態主打年輕人群體,在房地產遇冷之際,這個群體反而釋放出更多消費能力,但這種穩定可持續的周期有多久,仍有不確定性。
此外,大悅城還接手了匯京雙子座、中糖大廈、大興達瑞興、天津津投廣場等多個城市更新項目。
「老舊商業的改造往往比新建項目的操盤難度更大,核心地段的老舊項目產權較為分散,物業基礎也與現在的商業需求格格不入。」田維龍表示。
輕資產模式對運營能力提出更高的要求。通常,輕資產項目盈利水平沒有那麼高,優秀人才也比較緊缺。
轉型之路,並不容易走。
買賣同步
一手賣出,一手買入。
「對市場價值較高且有條件儘快盤活變現的資產進行掛牌出售的同時,也會拿具有強大的開發潛力的地塊。」大悅城控股管理層坦承公司的策略。
1-6月,大悅城共獲取2宗優質地塊,土地款總額19億元,計容建築面積12萬平方米。
至此,大悅城分布於京津冀、長三角、粵港澳大灣區、成渝等核心都市圈的土地儲備可售貨值達1666 億元。
田維龍解釋,「戰略層面城市的布局,聚焦在環渤海經濟圈、長三角經濟圈、大灣區經濟圈及川渝西部經濟圈四大都市集群。」
下半年,大悅城腳步不停。
9月初,大悅城地產發布公告,計劃以11.96億元買入上海耀耀祿建設的全部股權。
耀耀祿建設擁有上海北外灘街道歷史保護區中的116街坊地塊,資產估值50.83億元,競得樓麵價達9.44萬元/平米,據悉地塊有1棟純住宅和百餘套別墅。
這箇舊改項目,預計2024年開始建設。年內,大悅城也有不少項目準備開業。
比如,定位於「立體式生活美學購物公園」的成都天府大悅城、「城市菁英多元生活新聚場」的瀋陽金融中心大悅城,以及天津西青大悅匯,都已準備就緒。
明年,大悅城控股商業還將首進廈門、南昌、三亞、深圳等城市,帶來6個新項目。不同城市,將採用不同的布局與產品線。
10月初剛慶祝完上市30周年的大悅城,還有很長的路要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