維他奶內地市場仍難恢復,營收佔比繼續降低

2023年09月14日17:07:04 財經 1652

近期,維他奶國際集團有限公司(簡稱維他奶)披露了2022/23年度報告,與上一財年相比,儘管維他奶實現了扭虧為盈,但營業收入再次出現下滑,同時,維他奶最主要的營收區域——內地市場營收佔比再次降低。

維他奶內地市場仍難恢復,營收佔比繼續降低 - 天天要聞

連續兩年營收下滑

維他奶內地市場仍難恢復,營收佔比繼續降低 - 天天要聞

數據顯示,2023財年維他奶實現營業收入63.41億港元,而2021財年為75.20億港元,2022財年為65.01億港元,維他奶的營收已經連續兩年出現下滑。

維他奶內地市場仍難恢復,營收佔比繼續降低 - 天天要聞

2023財年,維他奶股權持有人應占溢利為4600萬港元,上一財年同期則為虧損1.59億港元,維他奶實現扭虧為盈,但與2019、2020、2021財年相比仍然存在較大差距。

維他奶在年報中表示,能夠實現扭虧為盈,主要由於有效成本控制及內地業務的推廣,以及與去年相比香港業務獲得的政府補貼增加所致,維他奶亦採取特選定價措施,以緩解上漲的原材料價格壓力。

內地市場營收佔比降低

維他奶內地市場仍難恢復,營收佔比繼續降低 - 天天要聞

分地區來看,內地市場仍然是維他奶最主要的營收來源區域。數據顯示,2017-2021財年,維他奶內地市場的營收從26.7億港元快速增長至50.1億港元,占維他奶整體營收的比重由49.3%升至66.6%。

2021年7月,由於維他奶發表不當言論,引起眾多消費者抵制,多家商超和電商平台也將維他奶產品進行下架處理,導致2022財年,維他奶在內地市場的營收下滑至38.38億元,占維他奶整體營收的比重降至59%。

2023財年,維他奶在內地市場似乎仍未重獲青睞,營收進一步下滑至35.09億港元,占維他奶整體營收的比重也降低至55%。

行業人士認為,除去不當言論導致的負面影響外,維他奶在產品研發和營銷方面缺乏新意,與消費者的迭代存在落差和滯後,維他奶品牌形象固化且老化,也是導致其業績出現頹勢的原因。

在年報中,維他奶也表示,面對內地市場,「維他奶」品牌將透過嶄新的市場推廣活動,帶動核心產品銷售,「維他」品牌將利用便利店的消費渠道,推動其水果、無糖、氣泡等飲品系列,但效果如何,仍待觀察。

在香港市場,2023財年維他奶實現營收21.44億港元,經營溢利為2.18億港元,較上一財年均出現增長。但值得注意的是,維他奶提到,若除去政府補貼,維他奶在香港的經營溢利則同比降低13%,主要由於原材料價格及生產成本飆升導致。

在澳洲及紐西蘭市場,維他奶實現營收5.80億港元,同比下滑4%,經營溢利為800萬港元,同比大幅下滑90%,維他奶表示主要由於原材料價格上漲以及物流及其他間接成本增加所致。

在新加坡市場,維他奶實現營收1.07億港元,同比下滑12%,經營溢利則凈虧損1213萬港元,維他奶表示主要由於當地豆腐產品競爭以及豆腐出口方面市場需求疲弱導致。

值得一提的是,除了業績仍待提振,維他奶還多次出現了產品被海關拒絕入境的情況。

例如,8月19日海關總署發布的2023年7月全國未准入境食品化妝品信息顯示,來自中國香港的1批次共4860千克維他竹蔗茅根飲料因標籤不合格被拒入境。

6月28日海關總署發布的2023年5月全國未准入境食品化妝品信息顯示,來自中國香港的標稱維他奶國際集團有限公司生產的1批次共810千克維他芒果汁飲料及1批次共2418千克維他蘋果汁飲料均同樣因為標籤不合格被拒入境。

維他奶曾對「標籤不合格」問題回應稱,很多這類產品都並非通過公司官方渠道進口到內地市場,因香港與內地的標籤法規存在差異,未授權的某些貿易公司將在香港合規合格的產品擅自引入中國內地導致被海關拒絕入境。

但目前來看,維他奶產品被海關拒絕入境的情況近年來時有發生,暴露了其渠道管理仍存在問題。

財經分類資訊推薦

緬甸洋蔥出口價如何? - 天天要聞

緬甸洋蔥出口價如何?

根據四月第三周的出口市場報價,緬甸出口的洋蔥按規格不同,FOB(離岸價)定為每噸240至370美元。 緬甸洋蔥、大蒜及廚房作物種植生產出口商協會每周都會發布出口洋蔥、大蒜、酸角、薑黃、長辣....
訂單多了!一季度醫藥研發外包上市公司業績超預期 - 天天要聞

訂單多了!一季度醫藥研發外包上市公司業績超預期

(人民日報健康客戶端記者 陳琳輝 )據人民日報健康客戶端記者不完全統計,國內11家CXO(醫藥研發外包服務)上市公司已發布2025年一季度最新財報,其中藥明康德、凱萊英、康龍化成和博騰股份新簽或者在手的訂單超預期,公司業績有所改善。據葯明康德公布的2025年一季度財報顯示,截至2025年3月末,葯明康德持續經營業務在手...
三個「爆品」,藏著中國外貿秘籍 - 天天要聞

三個「爆品」,藏著中國外貿秘籍

來自世界各地的外商雲集,我國製造業的產品琳琅滿目,最近,和各大景區一樣火熱的,還有廣交會現場。4月15日至5月5日,第137屆中國進出口商品交易會(廣交會)在廣州分三期舉辦。截至4月27日,也就是第二期落幕時,已有來自全球219個國家和地區
直擊奧馬哈中國投資人峰會|感受巴菲特的重要觀點,判斷投資的可為機會 - 天天要聞

直擊奧馬哈中國投資人峰會|感受巴菲特的重要觀點,判斷投資的可為機會

財聯社5月4日訊(記者 閆軍)又是一年巴菲特時刻,當巴菲特在股東大會上宣布計劃今年年底退休時,不僅震驚在場股東,也讓今年的伯克希爾·哈撒韋股東大會彌足珍貴。陪伴了國內投資者15年中國投資人峰會在5月4日如約而至,由興證全球基金、財聯社、騰訊新聞共同主辦的「投資·可為|2025年度中國投資人峰會」在奧馬哈場進行。...
寧泉資產李源海:關心AI進展,重視估值和現金流 - 天天要聞

寧泉資產李源海:關心AI進展,重視估值和現金流

財聯社5月4日訊(記者 周曉雅)由興證全球基金、財聯社、騰訊新聞共同主辦的「投資·可為|2025年度中國投資人峰會」奧馬哈場正在進行中。寧泉資產研究總監兼投資經理李源海就投資與社會公益之間的良性循環注入新思考。寧泉資產研究總監兼投資經理 李源海財聯社記者梳理主要觀點,以供讀者參考。李源海強調,投資不應止步於...
2025年的投資機遇有哪些?寧泉資產李源海、睿郡資產薛大威,興證全球基金童蘭在奧馬哈亮觀點 - 天天要聞

2025年的投資機遇有哪些?寧泉資產李源海、睿郡資產薛大威,興證全球基金童蘭在奧馬哈亮觀點

財聯社5月4日訊(記者 周曉雅)在當前科技浪潮席捲下,如何看待新舊動能轉換中的投資機遇?投資與財富觀、社會價值之間又有怎樣的關係?2025年5月4日,興證全球基金、財聯社、騰訊新聞共同主辦的「投資·可為|2025年度中國投資人峰會」在奧馬哈進行。寧泉資產研究總監兼投資經理李源海,睿郡資產合伙人、副總經理薛大威,興...
每分鐘超1000萬元! - 天天要聞

每分鐘超1000萬元!

每分鐘超1000萬元!中歐貿易持續向好今年是中國和歐盟建交50周年,從建交初期的24億美元到現在的7800億美元,中歐雙邊貿易持續向好發展。據海關統計,今年一季度,我國對歐盟進出口1.3萬億元,同比增長1.4%,相當於每分鐘都有超過1000
四川新網銀行高層洗牌,王航不再任董事長,朱韜擬接棒 - 天天要聞

四川新網銀行高層洗牌,王航不再任董事長,朱韜擬接棒

微成都報道 日前,四川省首家民營銀行——四川新網銀行披露2024年度報告。報告顯示,該行原董事長王航因工作原因,於2024年6月起不再擔任董事、董事長及專門委員會職務。同時,該行已選舉朱韜為新任董事長,其董事長任職資格尚需國家金融監督管理總局四川監管局核准。▲圖源:四川新網銀行官網簡歷信息顯示,朱韜曾任中國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