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死存亡時刻」,雷軍要省下每一粒「米」

2023年07月14日18:27:21 財經 3999
「生死存亡時刻」,雷軍要省下每一粒「米」 - 天天要聞

雷軍正在節省每一粒小米。

7月10日,小米食堂發布公告稱,即日起不再免費提供一次性餐具、打包袋,將有償提供一次性餐具:一次性筷子0.1元/雙,一次性打包袋0.1元/個,一次性打包盒按照大小分為0.5元和1元一個。

7月8日,據新浪科技報道,小米在內部宣布成立集團降本增效專項組,由集團CFO林世偉擔任組長。

看起來,小米將繼續大力推進降本增效。

這也不難理解,「生死存亡的時刻」,雷軍再不精打細算過日子,苦的可能就是小米員工了。

危機感蔓延,死磕降本增效

根據報道,小米的降本增效專項組,將向集團經營管理委員會彙報,集團CFO林世偉擔任組長,集團CEO特別助理潘九堂、劉偉、張劍慧擔任組員,集團財務部副總裁孫謙擔任秘書長,執行日常工作。

「生死存亡時刻」,雷軍要省下每一粒「米」 - 天天要聞

▲林世偉領導小米集團的降本增效專項組。

今年1月底,小米集團成立了經營管理委員會和人力資源管理兩個專業委員會,其中,經營管理委員會主要負責統籌管理業務戰略、規劃、預算、執行及日常業務管理等事項。

該委員會一共有12名成員,由小米集團CEO雷軍親自出任主任,小米集團總裁盧偉冰任副主任,潘九堂擔任秘書長,其餘成員還包括手機部總裁曾學忠、大家電部總裁張峰、生態鏈部總經理陳波、互聯網部總經理馬強等小米多個集團高管、事業部負責人。

在內部全員信中,雷軍強調,兩大委員會的設立是「公司治理史上影響深遠的變革」。

步入2023年,小米正悄然遽變。

「現在是生死存亡的時刻,要找到降本增效的點。」據新浪科技援引知情人士的說法稱,雷軍曾在一次內部高管會議上如是直言。

印象中,雷軍發出類似的言論還是在2016年,當時小米遭遇了手機銷量下滑。不同的是,那一年的雷軍信心滿滿,堅定地認為小米已經觸底、即將反彈。

危機感蔓延開來。

7月6日,2023小米&順為生態投資大會上,針對被投企業,雷軍表示,很多創業公司關門的核心原因就是賬上沒錢了,建議被投企業「盯緊現金,降本增效」,以此方法來渡過當年的經濟周期。

從今年一季報數據來看,在小米集團,雷軍確實雷厲風行踐行降本增效。

財報數據顯示,報告期內小米實現營收595億元,同比下滑18.9%;經調整凈利潤超32億元,同比增長13.1%;同時,銷售與推廣開支同比下降21.9%,行政開支同比下降8.8%,整體毛利率達到19.5%,創下歷史新高。

營收連續5個季度下滑

營收五連降,手機登高難,小米正在承壓。

今年一季報顯示,貢獻佔比58.8%的智能手機業務營收為350億元,相較2022年一季度的458億元,減少23.6%。

這主要是由於手機量、價雙跌所致。

一季度,小米智能手機出貨量僅有3040萬部,相比去年同期下降21.1%,和近兩年的歷史高點——2021年第二季度時的5290萬部,更是相差2250萬部,幾乎攔腰斬斷。

這一跌幅也遠超過大盤。根據Canalys數據,全球智能手機出貨量在2023年第一季度同比下降了13.3%至2.698億部,為2014年以來最低的第一季度出貨量。

在手機存量市場競爭越發激烈的背景下,這一對比意味更為嚴峻。

IDC數據顯示,2023年第一季度,中國智能手機市場出貨量約6544萬台,同比下降11.8%,從TOP5品牌來看,OPPO、蘋果、vivo、榮耀、小米無一例外都遭遇了同比下滑。

讓人期待的疫情之後的反彈沒有出現,消費信心不足,換機周期拉長,各家花招百出以搶奪有限的市場,如此一來,小米更具壓力。

另外,小米智能手機的ASP(平均售價)同比減少3.1%,至本季度每部1151.6元。

顯然,這與小米所期待的高端化相差甚遠。按照小米在財報中的定義,中國大陸地區高端智能手機為定價在3000元及以上的機型。

受手機業務下行影響,小米營收大盤表現一般。本季度,同比降低18.9%至594.8億元,這是小米自2022年一季度以來的連續5個季度營收下滑,凈利潤則是連續4個季度下滑。

▲小米手機業務營收下滑,圖片來自「深燃」。

值得一提的是,被智能手機品牌寄予希望的618促銷季,表現略顯暗淡。

據研究機構Counterpoint統計,中國2023年618促銷季期間(6月1日-18日),智能手機銷量同比下滑8%,其中vivo奪得銷量冠軍,市場份額達18.2%,亞軍蘋果的份額為17.9%,榮耀、小米以15.4%的份額並列第三。

而從股價表現來看,小米集團港股股價今年以來震蕩走低。

數據顯示,自5月底起,小米頻繁回購股份,經統計,累計回購約4720萬股,涉資超5億港元,而小米股價未見止跌跡象

不過,在6月25日觸及年內低位後又開始持續上揚。7月11日,小米集團發布公告,當日回購230萬股股份,耗資約2500萬港元。

大手筆造車,雷軍會得償所願嗎?

節流的同時,也要開源。

智能手機業務下滑之際,小米集團希望從其他領域進行突圍,比如造車。

2021年3月30日,小米官宣進入智能電動汽車行業。500天後的2022年8月,小米首次公布小米自動駕駛技術的研發進展。

「小米自動駕駛目標是要在2024年進入行業第一陣營」,這一年的年度演講發布會上,雷軍坦言小米造車目標,透露小米自動駕駛技術第一期規劃140輛測試車,將陸續在全國進行測試。

同時,雷軍把這一目標寫進財報中:對於造車業務,2024年上半年量產計劃將維持不變。

雷軍將小米造車描述為:絕非一時頭腦發熱趕風口,而是「小米發展史上最重大的決定之一,是公司管理層反覆論證、慎重決策的結果」。

為了快速進入市場,小米狂撒錢。

財報顯示,2022年,小米在智能電動汽車等新業務上投入了31億元;2023年一季度,該業務研發開支為11億元。

小米豪氣宣稱:預計2023年全年的總研發投入將超過200億元。按照2022年總研發支出160億當中電車研發支出31億的比例計算,2023年或許造車又將燒掉小米近40億元

靠著買買買,小米還投資了一遍汽車產業鏈

被投公司中,包含中創新航在內的6家動力電池公司,黑芝麻智能在內的4家晶元公司,數家自動駕駛以及自動駕駛解決方案供應商,以及剛剛在納斯達克敲鐘的禾賽科技等,涵蓋晶元、激光雷達、自動駕駛以及電池等領域,以打通技術上的連接壁壘。

宣稱要10年投入100億美元用於造車的雷軍,曾多次強調小米不差錢。

然而如今主營業務業績承壓,在全球消費電子低潮期,小米將如何平衡現金流,應對燒錢的「造車遊戲」已成為首要難題。

「生死存亡時刻」,雷軍要省下每一粒「米」 - 天天要聞

▲特斯拉在研發和資本開支上已投入近3000億人民幣,圖片來自電動汽車觀察家。

汽車行業的複雜度之高、投入之大、周期之長、容錯率之低,盲目樂觀者只會早早倒下。

去年10月,雷軍曾在推特上立下豪言壯志:「我們成功的唯一途徑是成為前五名之一,並且每年出貨量超過1000萬輛。」但是要知道,2022年,榮登銷量冠軍榜的比亞迪,成績單也就186萬輛左右。

而小米在造車上的核心研發能力也備受質疑。

據36氪去年8月的報道,小米決定電池低階用400V平台+比亞迪磷酸鐵鋰電池、高階用800V平台+寧德麒麟電池,電控則使用的聯電和匯川,這意味著,小米在「三電」這一關鍵硬體上尚未具備自主研發的能力,而是通過Tier1供應商採購

初來乍到的新人,整合各方資源,想3年內在高度內卷的汽車行業闖出一番事業,並順勢成為小米下一條營收曲線,雷軍倒是敢想,但市場敢信嗎?

財經分類資訊推薦

黃仁勛身家,快追上巴菲特了 - 天天要聞

黃仁勛身家,快追上巴菲特了

隨著英偉達周四成為了全球首家收盤市值突破4萬億美元大關的公司,英偉達CEO黃仁勛的身家,很可能也將很快超越華爾街的傳奇人物——「股神」巴菲特。行情數據顯示,英偉達周四收盤上漲0.8%,至164.10美元,這是該公司首次收於突破4萬億美元市值
超20.1%!秦港股份曹妃甸煤炭港務超額完成「雙過半」目標 - 天天要聞

超20.1%!秦港股份曹妃甸煤炭港務超額完成「雙過半」目標

上半年,秦港股份曹妃甸煤炭港務完成吞吐量2293萬噸,同比增長24.5%,超任務指標20.1%,實現半年「雙過半」目標。調整貨源穩增長今年以來,曹妃甸煤炭港務積極走訪上下遊客戶,持續優化貨源結構,積極對接促成上下游達成交貨業務,加快疏港進度;提高適銷煤源進港佔比,引入6家礦企適銷煤源,上半年共計增量295.2萬噸;深化...
金融科技概念股走高,相關ETF漲超3% - 天天要聞

金融科技概念股走高,相關ETF漲超3%

每經記者:葉峰 每經編輯:肖芮冬金融科技概念股走高,指南針漲超13%,同花順、贏時勝漲超4%。受盤面影響,跟蹤中證金融科技主題指數的ETF漲超3%。中證金融科技主題指數選取產品與服務涉及金融科技相關領域的上市公司證券作為指數樣本,以反映金融科技主題上市公司證券的整體表現。有機構指出,隨著政策發力,宏觀環境穩中...
助力企業降本增效!2025廣東旅博會精準施策 - 天天要聞

助力企業降本增效!2025廣東旅博會精準施策

7月10日,由廣東省文化和旅遊發展與保障中心(廣東星海演藝集團)主辦、嶺南集團旗下廣之旅承辦、廣之旅國際會展、廣東省老字號協會協辦的2025廣東國際旅遊產業博覽會(以下簡稱「旅博會」)在廣州舉行旅博說明會,介紹展會籌備進程。打好惠企利民「組合拳」,助力企業降本增效本屆旅博會將設立「旅行社聯合展台」,為小微...
時間定了!油價將下調,加滿一箱油或少花8元 - 天天要聞

時間定了!油價將下調,加滿一箱油或少花8元

近日,國際油價下跌,國內油價或有下行趨勢。自7月1日24時,國內油價迎本年第六次上調,多地95號汽油進入「8元」時代。據悉,新一輪油價調整窗口將於7月15日24時開啟,預計下調200元/噸,摺合每升下調約0.16元,加滿一箱油或少花8元。
地產股突然罕見爆發,釋放了什麼信號? - 天天要聞

地產股突然罕見爆發,釋放了什麼信號?

就在7月10日,A股三大指數集體上漲,上證指數收報3509.68點,站穩3500點關口。盤面上,房地產板塊強勢領漲。一時再次引發熱議。此次房地產板塊的爆發,或跟近期政策面釋放的積極信號直接相關。這次地產股集體爆發,最直接反應源或許來自新型城鎮化進程的表態。7月10日,據人民財訊報道稱,國家發改委城市和小城鎮改革發展中...
行業ETF風向標丨小金屬全線爆發,稀有金屬ETF半日漲幅達5% - 天天要聞

行業ETF風向標丨小金屬全線爆發,稀有金屬ETF半日漲幅達5%

每經記者:劉明濤 每經編輯:肖芮冬在稀土永磁板塊的帶動下,整個小金屬行業今日也集體爆發。ETF市場方面,多隻稀土相關ETF漲幅超6%,連續兩日處於領漲地位。而稀有金屬ETF(562800)半日漲幅也達到5%,漲幅靠前。ETF份額變化方面,今年以來,稀有金屬相關ETF份額均出現不同程度減少。其中,稀有金屬ETF(562800)年內份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