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聖科技(江蘇)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中聖科技」)正在闖關A股。通過梳理招股書發現,中聖科技2022年存貨猛增至33.38億元,導致中聖科技「失血」嚴重,其2022年經營活動產生的現金流量凈額由2021年近9億元降至不足1700萬元。但該公司仍然在2022年進行了1.5億元的現金分紅。除了分紅,中聖科技還制定了上市後實施的股票期權激勵計劃,其中實控人被授予四成以上的份額。
現金流驟降仍大手筆分紅
中聖科技一直致力於化工、多晶硅、LNG、冶金等領域高端裝備的研發、生產和銷售。目前該公司已形成以化工材料及清潔能源裝備、工業節能環保設備及工程服務、熱棒凍土治理產品為主的業務矩陣,可為下游眾多領域提供定製化產品和服務。
中聖科技2020-2022年實現營收分別為36.25億元、32.42億元、42.33億元;歸母凈利潤分別為1.26億元、2.43億元、7.87億元;扣非後凈利潤分別為2.82億元、2.3億元、5.64億元。中聖科技稱,主要得益於多晶硅、化工等下遊行業的積極擴產對公司產品需求的拉動,公司2022年扣非後凈利潤同比增長145.12%。
鈦媒體APP注意到,中聖科技部分收入靠賒銷撐起。2020-2022年,中聖科技應收賬款賬麵價值分別為11.79億元、10.36億元和9.64億元,占各期營業收入分別為32.51%、31.96%和 22.77%。
中聖科技的應收賬款中1-2年的賬款佔比明顯增長。2020-2022年,該公司賬齡在1年以內的應收賬款餘額佔比分別為81.23%、71.43%以及66.64%,也就是說一年以上的應收賬款餘額佔比分別為18.77%、28.57%、33.36%,佔比逐年上升。2020年末,中聖科技賬齡在1-2年的應收賬款金額為1.13億元,當期佔比為8.89%。2022年末,賬齡在1-2年的應收賬款金額約2.58億元,佔比達24.88%。

一般而言,公司應收賬款占同期營業收入比例過高,這相當於部分收入是「紙上富貴」。同時,出現了應收賬款向長賬齡趨勢發展,則較為容易形成壞賬並進行計提。2020-2022年,中聖科技壞賬準備分別約1.82億元、1.49億元、1.43億元。
另一方面,中聖科技的存貨規模持續高增,2020-2022年各期末存貨賬麵價值分別為6.75億元、17.76億元和33.38億元,占流動資產的比例為19.41%、32.74%和42.7%。其中存貨主要為在產品,各期末在產品占存貨賬麵價值的比例分別為76.98%、87.48%和 94.88%。
一邊是處於高位的賒銷,一邊是不斷驟增的存貨,中聖科技的現金流也出現「失血」的情形。
2022年,中聖科技經營活動產生的現金流量凈額僅為1694萬元,2020年、2021年經營活動產生的現金流量凈額則分別為21007.29萬元、89677.7萬元。
鈦媒體APP注意到,近三年中聖科技始終保持給股東們分紅。2020年一年進行了5次分紅,當年累計分掉6.49億元,遠超同期凈利潤。2021年僅分紅326萬元,但在2022年現金流驟降的情況下,中聖科技還進行了1.5億元的現金分紅,此舉似乎有點讓人不解。中聖科技此次IPO中,又有4.1億元募集資金用於補充流動資金。

2020年進行高比例分紅的原因是什麼?又進行多次分紅的考量及依據是什麼?針對相關疑問,鈦媒體APP曾發函至中聖科技,但截至發稿,未收到相關回復。
超四成期權激勵給了實控人
除了現金紅利的激勵外,中聖科技還進行股票期權的激勵。
根據招股書,報告期內,中聖科技實施了一次員工持股計劃並制定了上市後實施的股票期權激勵計劃,後者是在2023年4月審議通過,即過《關於的議案》。
根據股票期權激勵計劃方案,此次股票期權激勵將在上市後實施,共2個等待期、2個行權期。其中等待期分別為18個月、30個月,均自激勵對象獲授股票期權授予完成之日起計算(如授予之日起18個月內公司未能完成首次公開發行股票並上市,則等待期相應延長),等待期內,激勵對象獲授的股票期權不得轉讓、用於擔保或償還債務。第一個行權期則自股票期權授予之日起18個月後的首個交易日起至股票期權授予之日起30個月內的最後一個交易日當日止。如授予之日起18個月內公司未能完成首次公開發行股票並上市,則為首次公開發行股票並上市當月首個交易日起至上市之日起12個月內的最後一個交易日當日止(可行權50%)。
本次股票期權激勵計劃的行權價格為1.98元/股。在滿足行權條件的情況下,激勵對象獲授的每一份股票期權擁有在有效期內以行權價格購買1股公司股票的權利。
鈦媒體APP注意到,根據方案,本次激勵對象人數為51人,主要是公司實控人、高管及核心人員,授予數量是4413.8418萬份。其中,中聖科技實控人郭宏新(實控人之一)獨佔1749.3008萬股,佔比39.6322%。另一實控人馬明占期權總量的5.4044%,授予數量為238.541萬股。

該激勵方案公司層面業績考核目標為2023、2024年兩個會計年度,考核指標是每年的扣除非經常性損益後稅前利潤增長率分別不低於上一年的15%,則可行權。
2023年5月17 日,中聖科技與激勵對象已分別簽署《中聖科技(江蘇)股份有限公司股權期權授予協議書》。根據本次期權激勵計劃約定,在激勵計劃經股東大會審議通過且中聖科技上市後,授予的股票期權方可開始分批次行權。截至招股說明書籤署日,本次股票期權均未行權;同時,中聖科技確認除本次期權激勵計劃外,在審期間,中聖科技不會新增其他期權激勵計劃。
中聖科技還談到,公司預計將在2023-2025年期間確認股份支付費用,各期費用分別為 9443.66萬元、12699.11萬元和4472.69萬元,從而降低公司未來期間的凈利潤水平。(本文首發於鈦媒體APP,作者|劉鳳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