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CER重啟之下 碳市場擴容提速

2023年06月25日17:19:02 財經 1792

CCER重啟之下 碳市場擴容提速 - 天天要聞

碳市場擴容提速,鋼鐵、石化行業即將納入碳交易市場。

今年以來,CCER重啟可謂是行業內的熱點話題。自2月4日,全國統一的CCER註冊登記和交易系統開發完成,到3月30日生態環境部向全社會公開徵集溫室氣體自願減排項目方法學建議,再到5月30日中關村論壇林草碳匯創新國際論壇上,生態環境部氣候司司長李高表示:目前正在抓緊啟動全國統一的溫室氣體自願減排交易系統各項工作,爭取今年內重啟CCER......在市場的強烈需求之下,CCER重啟的腳步越來越近


自2012年6月國家發改委發布《溫室氣體自願減排交易管理暫行辦法》起,我國CCER正式起步。隨後幾年,中國自願減排交易信息平台、國家自願減排交易註冊登記系統等先後上線,我國CCER在交易試點過程中不斷摸索。


CCER為何暫停?







CCER重啟之下 碳市場擴容提速 - 天天要聞


2017年,CCER項目暫停,國家宣布暫緩受理CCER方法學、項目、減排量、審定與核證機構和交易機構等的備案申請


市場供需不平衡。據統計,2015年全國七個交易試點區域發放配額約12億噸,2016年用於抵消的CCER量約800萬噸,佔總配額的0.67%,遠低於試點抵消管理辦法中規定的5%-10%,持續供過於求不利於碳交易穩定進行。


交易價格與風險問題。由於我國CCER市場呈現出供過於求的形勢,這意味著碳價格低走成為必然。在此基礎之上,當時的碳市場缺乏細則約束,容易出現交易不透明等問題,增大了交易風險。


全國碳市場擴容







CCER重啟在即,全國碳市場擴容計劃拉開帷幕。


目前,雖然只有電力行業被明確納入全國碳市場範圍,但全國碳市場擴容計劃一直在持續推進。雙碳目標下,碳市場交易的開展需要多方考量,由於工業行業具有複雜的生產供需與排放體系,這就意味著全國碳市場擴容是一個循序漸進的過程。


6月16日,鋼鐵行業納入全國碳市場專項研究第一次工作會議順利召開,提出了鋼鐵行業納入全國碳市場的相關要求,對鋼鐵企業納入碳市場的設施與企業邊界、排放工序及排放量範圍等問題做出討論。會議明確鋼鐵分工序配額分配與核算邊界,研究二次能源在排放量核算中的處理方式是亟待解決的首要問題。


6月17日,召開了石化行業納入全國碳市場專項研究第一次工作會議,介紹了原油加工與乙烯企業排放量核算中存在的問題。會議一致認為,基於產品的配額分配與核算邊界匹配性、排放設備和裝置的規範性界定、排放量核算範圍、關鍵參數實測要求及預設值合理性等問題是石化行業納入碳市場急需解決的問題。

CCER重啟之下 碳市場擴容提速 - 天天要聞

碳市場擴容進程



擴容在即,影響幾何?







鋼鐵、石化行業納入全國碳市場計劃已邁出關鍵一步,為相關企業未來發展規劃定了基調。


促使企業節能減排。面對鋼鐵、石化行業即將納入全國碳市場,隨之而來的是配套的規章與制度體系,相關企業的轉型之路迫在眉睫。進入碳市場後,碳排放逐漸可交易化,激勵企業採取更為環保的方式進行生產製造。


加快技術研發與創新。在碳交易市場中,企業可購買的碳排放數量與企業產能和生產技術息息相關。因此,企業必須加快技術轉變,採用低碳技術進行生產,加速企業節能轉型,減少碳排放,降低生產成本


幫助企業拓寬市場。自全球氣候變化、氣象災害加劇,各國都提出了自己的碳中和戰略,越來越多的國家加入了碳市場。以歐盟、美國等發達國家和地區為例,碳排放已被列入其貿易政策。加入碳市場,有利於幫助相關企業拓寬渠道,拓展海外市場。

來源:零碳知識局

財經分類資訊推薦

廣交會觀察:從代加工到品牌出海 中企展新氣象 - 天天要聞

廣交會觀察:從代加工到品牌出海 中企展新氣象

中新社廣州5月4日電 (記者 程景偉)作為中國外貿的「晴雨表」和「風向標」,廣交會持續展現中國企業出海新氣象。在國際市場上,「中國製造」曾是「貼牌代工」的符號。改革開放數十年來,中國製造業一路迅猛發展,並逐步建立起自主品牌,在複雜多變的全球
特朗普關稅大棒之下,轉口貿易有用嗎? - 天天要聞

特朗普關稅大棒之下,轉口貿易有用嗎?

劉遠舉:特朗普的極限施壓,從他的社交媒體到各國現實,隔著無數出於利益的阻礙。想把這些產業鏈從中國帶到美國,短期內是不可能的。 文 | FT中文網專欄作家劉遠舉特朗普宣布「對等關稅」僅13小時後,他又在其社交媒體平台上突然宣布,對超過75個國家實施為期90天的關稅暫緩措施,同時將中國商品的關稅稅率從104%提升至125...
緬甸洋蔥出口價如何? - 天天要聞

緬甸洋蔥出口價如何?

根據四月第三周的出口市場報價,緬甸出口的洋蔥按規格不同,FOB(離岸價)定為每噸240至370美元。 緬甸洋蔥、大蒜及廚房作物種植生產出口商協會每周都會發布出口洋蔥、大蒜、酸角、薑黃、長辣....
訂單多了!一季度醫藥研發外包上市公司業績超預期 - 天天要聞

訂單多了!一季度醫藥研發外包上市公司業績超預期

(人民日報健康客戶端記者 陳琳輝 )據人民日報健康客戶端記者不完全統計,國內11家CXO(醫藥研發外包服務)上市公司已發布2025年一季度最新財報,其中藥明康德、凱萊英、康龍化成和博騰股份新簽或者在手的訂單超預期,公司業績有所改善。據葯明康德公布的2025年一季度財報顯示,截至2025年3月末,葯明康德持續經營業務在手...
三個「爆品」,藏著中國外貿秘籍 - 天天要聞

三個「爆品」,藏著中國外貿秘籍

來自世界各地的外商雲集,我國製造業的產品琳琅滿目,最近,和各大景區一樣火熱的,還有廣交會現場。4月15日至5月5日,第137屆中國進出口商品交易會(廣交會)在廣州分三期舉辦。截至4月27日,也就是第二期落幕時,已有來自全球219個國家和地區
直擊奧馬哈中國投資人峰會|感受巴菲特的重要觀點,判斷投資的可為機會 - 天天要聞

直擊奧馬哈中國投資人峰會|感受巴菲特的重要觀點,判斷投資的可為機會

財聯社5月4日訊(記者 閆軍)又是一年巴菲特時刻,當巴菲特在股東大會上宣布計劃今年年底退休時,不僅震驚在場股東,也讓今年的伯克希爾·哈撒韋股東大會彌足珍貴。陪伴了國內投資者15年中國投資人峰會在5月4日如約而至,由興證全球基金、財聯社、騰訊新聞共同主辦的「投資·可為|2025年度中國投資人峰會」在奧馬哈場進行。...
寧泉資產李源海:關心AI進展,重視估值和現金流 - 天天要聞

寧泉資產李源海:關心AI進展,重視估值和現金流

財聯社5月4日訊(記者 周曉雅)由興證全球基金、財聯社、騰訊新聞共同主辦的「投資·可為|2025年度中國投資人峰會」奧馬哈場正在進行中。寧泉資產研究總監兼投資經理李源海就投資與社會公益之間的良性循環注入新思考。寧泉資產研究總監兼投資經理 李源海財聯社記者梳理主要觀點,以供讀者參考。李源海強調,投資不應止步於...
2025年的投資機遇有哪些?寧泉資產李源海、睿郡資產薛大威,興證全球基金童蘭在奧馬哈亮觀點 - 天天要聞

2025年的投資機遇有哪些?寧泉資產李源海、睿郡資產薛大威,興證全球基金童蘭在奧馬哈亮觀點

財聯社5月4日訊(記者 周曉雅)在當前科技浪潮席捲下,如何看待新舊動能轉換中的投資機遇?投資與財富觀、社會價值之間又有怎樣的關係?2025年5月4日,興證全球基金、財聯社、騰訊新聞共同主辦的「投資·可為|2025年度中國投資人峰會」在奧馬哈進行。寧泉資產研究總監兼投資經理李源海,睿郡資產合伙人、副總經理薛大威,興...
每分鐘超1000萬元! - 天天要聞

每分鐘超1000萬元!

每分鐘超1000萬元!中歐貿易持續向好今年是中國和歐盟建交50周年,從建交初期的24億美元到現在的7800億美元,中歐雙邊貿易持續向好發展。據海關統計,今年一季度,我國對歐盟進出口1.3萬億元,同比增長1.4%,相當於每分鐘都有超過1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