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屏一網見一城」:中國打造更具韌性城市生命線

2023年06月21日19:17:11 財經 1919

新華社北京6月21日電題:「一屏一網見一城」:中國打造更具韌性城市生命線

新華社記者

怎樣通過一塊屏幕看到整座城市?正在此間舉行的第二十一屆中國國際城市建設博覽會上,不少參展者競相展出「一屏觀全城、一網管全城」的技術解決方案。

展場內的一處顯示屏上,一座城市內密如蛛網的地下管線,被紅、黃、藍三色的線條一一標記出來。點開任意一處,管徑、長度、年份等信息清晰列出。

「依照這些信息,我們可以對城中的每一處管網進行風險評估,並通過顏色標識出來。整座城市哪裡存在風險隱患,通過屏幕里的信息就可以一目了然。」參展商北京辰安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的講解員郭九江一邊介紹,一邊熟練地操作著系統。

據介紹,這套城市生命線工程安全運行監測系統在安徽16個省轄市及廣東佛山、四川成都、浙江紹興等多個城市落地應用,目前公司的城市生命線產品和服務已延伸至全國數十座城市。

中國城博會是反映城市建設成果的綜合性展會。本屆城博會,中外參展單位近百家,專業觀眾預計達3萬人次。「安全韌性宜居城市建設專題展」是本次展會的重要組成部分之一。

今年5月,中國提出在深入推進試點和總結推廣可複製經驗基礎上,將全面啟動城市基礎設施生命線安全工程。

城市基礎設施生命線是指城市的燃氣、橋樑、供水、排水、供熱、綜合管廊等與城市功能和民眾生活密不可分的城市基礎設施,就像人體的「神經」和「血管」,它們是城市安全運行的保障。

作為城市基礎設施生命線安全工程的試點城市,合肥已經在137座橋樑和超過7000公里的城市管網上布置了8萬多套感測設備,能夠對2.5萬個城市高風險點進行全天候實時監測。

「一屏一網見一城」:中國打造更具韌性城市生命線 - 天天要聞

2022年9月30日拍攝的合肥市宿松路(南二環—深圳路)快速化改造工程1標段(無人機照片)。新華社記者 劉軍喜 攝

監測中心的工作人員告訴記者,感測設備每天能夠採集500多億條數據,這些數據都將傳入合肥城市生命線工程安全運行監測系統,並且成為分析研判風險的依據。

據介紹,城市生命線工程安全運行監測系統自2017年投入運行以來,合肥市地下管網事故發生率下降約60%,風險排查效率提高約70%。

泵站綜合接入主機、可燃氣體智慧監測儀、室外防火栓監測儀……展會現場,郭九江給參觀者詳細介紹公司研發的各種智能監測終端設備。這些設備通過更為數字化、智能化的手段,大大提升對城市內澇、路面塌陷、供水泄漏、燃氣泄漏等安全風險的監測效率,有助於城市韌性的增強。

中共二十大報告提出,實施城市更新行動,加強城市基礎設施建設,打造宜居、韌性、智慧城市

上海社會科學院城市與人口發展研究所副研究員宗傳宏認為,新技術手段等的應用既反映中國城市治理技術的進步,也充分體現了中國綜合治理、系統治理的思路。

在城博會的會場內,不少參展商都帶來了地下綜合管廊安全監測的解決方案;會場之外,中國多地正積極提速地下綜合管廊建設,在創新城市基礎設施建設、增強城市發展韌性等方面發揮了重要作用。

住房和城鄉建設部新聞發言人王勝軍介紹,中國地下綜合管廊建設從2015年開始試點,到2022年6月底,279個城市、104個縣累計開工建設管廊項目1647個、長度5902公里,已形成廊體3997公里。

2022年7月發布的《「十四五」新型城鎮化實施方案》要求,推進水電氣熱信等地下管網建設,在新城新區和開發區推行地下綜合管廊模式,推動有條件城市路面電網和通信網架空線入廊入地。

在重慶高新區,長約10.5公里的科學大道一期綜合管廊主體工程近日完工。二期綜合管廊主體工程長約17公里,將於今年底完工。按照規劃,這個重慶中心城區最大規模的綜合管廊將長達60公里。

「一屏一網見一城」:中國打造更具韌性城市生命線 - 天天要聞

圖為2021年4月29日,工人在重慶科學大道一期工程地下綜合管廊工地施工作業。新華社記者 王全超 攝

駕車行駛在科學大道上,道路常見的井蓋、電線杆幾乎完全沒了蹤跡。「奧秘」則在地下縱橫交錯的綜合管廊里——電力、通信、供水等各種市政管線都「安居」其中。

中鐵四局科學大道一期項目部機電工程師周順洋每天都會和同事一起,巡查管廊中的各種管線。「管廊內包括通風系統、防火系統、消防系統等8大安全生產體系,未來還將使用機器人自動巡檢。」他說。

據介紹,綜合管廊結構堅固,能夠在集約利用地下空間資源的同時,為入廊管線提供安全、穩定、高質的地下空間,保護管線免遭外界破壞,讓群眾享受全天候穩定的水、電、氣供應。

「推進綜合管廊等新型基礎設施建設,經濟、社會綜合效益顯著,是惠民生之舉。」重慶市城市管線綜合管理事務中心副主任劉進說。

城市基礎設施生命線建設的快速進步,反映出中國城市統籌安全與發展的能力正不斷增強。

城博會上,郭九江感到充實而有收穫,「有不少企業、研究院所的人來找我們諮詢。」城市裡「看不見的守護」能得到如此多人的關注,讓他感到欣喜,「在國家的大力推動下,與之相關的產業也將會不斷地壯大。」(記者:黃揚、徐欣濤、吳燕霞、陳尚營)

財經分類資訊推薦

盤古大模型深陷抄襲門,華為技術人設或臨崩塌 - 天天要聞

盤古大模型深陷抄襲門,華為技術人設或臨崩塌

當開源代碼的「擦邊球」遇上大國科技博弈,一場看似尋常的技術爭議,正在將華為推向輿論風暴中心。GitHub最新報告顯示,華為盤古Pro MoE模型與阿里Qwen-2.5L4B模型的注意力參數相似度高達0.927(行業閾值0.7),更驚人的是,其代碼庫中赫然標註著
停航!停工!黃色預警! 工行、中信、興業、浦發等,再創新高! 一銀行首任行長升任董事長 中緬泰將全面清剿電詐園區 - 天天要聞

停航!停工!黃色預警! 工行、中信、興業、浦發等,再創新高! 一銀行首任行長升任董事長 中緬泰將全面清剿電詐園區

特別關注公安部:中緬泰將全面清剿電詐園區,全量抓捕涉詐人員據公安部消息,中國、緬甸、泰國近日召開聯合打擊電信網路詐騙犯罪第二次部級會議。會上,三國有關部門就深化警務執法合作達成系列共識,將繼續聯手嚴厲打擊妙瓦底等地電信網路詐騙犯罪,全面清剿電詐園區,全量抓捕涉詐人員,堅決剷除涉詐犯罪土壤。今年以來,...
百萬財富藍圖:普通人的快速儲蓄指南 - 天天要聞

百萬財富藍圖:普通人的快速儲蓄指南

#作為一個普通人,如何存夠一百萬?#「富人思維不是『等有錢再存』,而是『存了才有錢』。」對於普通人而言,攢夠100萬元看似遙不可及,但通過系統性策略組合,這一目標完全可在5-10年內實現。關鍵在於摒棄「暴富幻想」,構建「收入提升+強制儲蓄+
資本圈 | 萬科兩筆貸款延期1年 贖回29億公司債;科威特投資局清倉友邦保險;宇樹科技擬科創板IPO - 天天要聞

資本圈 | 萬科兩筆貸款延期1年 贖回29億公司債;科威特投資局清倉友邦保險;宇樹科技擬科創板IPO

萬科:大華銀行兩筆貸款延期一年 餘額合計4.47億7月4日,萬科企業股份有限公司發布關於擔保進展情況的公告。公告顯示,2022年,萬科控股子公司Lotus Real Estate Investment Limited(簡稱「Lotus」)向UNITED OVERSEAS BANK LIMITED(大華銀行有限公司)(簡稱「大華新加坡」)申請銀行貸款新加坡幣6
德媒:特朗普正在讓歐洲再次偉大? - 天天要聞

德媒:特朗普正在讓歐洲再次偉大?

這位美國總統粗暴的貿易政策正在嚇跑投資者,針對美國市場的警告聲音不絕於耳。這為歐洲和德國創造了新機遇。就連美國資本也開始湧向歐洲。時間緊迫:美歐關稅爭端達成協議的最後期限是 7 月 9 日。美國是否會持續對歐洲徵收高額關稅,局勢是否會升級,
注意!600250,大消息!下周潛力板塊揭秘 - 天天要聞

注意!600250,大消息!下周潛力板塊揭秘

多數投資者對於下周的大盤走勢表示繼續看好。南京商旅(600250)公告稱,公司控股股東南京旅遊集團擬以南京旅遊集團為主體,推進南京旅遊集團、南京市文化投資控股集團有限責任公司、南京體育產業集團有限責任公司的整合重組工作,打造南京市文旅體商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