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國的地方債總量已經超過了60萬億元。
最近幾個關於地方債的消息疊加在一起,相互影響,值得我們關注。

01,地方債60億
目前中國的經濟發展越來越好,中國的一些城市的發展狀況也是良好的。
不過,數據顯示,地方所背負的債務總額達到了60萬億元,其中有些省份或者城市所負擔的債務與當地GDP相對比明顯已經超負荷,這不但影響了這些地方的經濟發展,甚至有可能拖累全國。
一直以來,這些城市所背負的債務一直都是依靠國家的財政進行償還。
如果國家去償還這高達六十萬億的債務,那麼對於國家在全球的經濟競爭中是不利的。而且,公平起見,國家也不會再對一個城市的債務進行兜底,我國已經明確地指出,未來各地區的債務都需要自己去償還。

02,發行新債
其實從個人到企業到地方,甚至到國家,適當的負債,都是一種正常的發展思維。
財政部公布了今年一季度我國的新增債券情況,在結合中國債券信息網,統計4月份的情況,我們得出一個初步的結論,今年的1~4月份,我國的地方在新發行規模達到2.78萬億。
在目前經濟回暖需要進一步鞏固的前提下,增發地方債,是各地不約而同想到的舉措之一,但是是否真的量力而行,還需要通過時間來驗證。
在前4個月發行地方債最多的是廣東省,但由於廣東的經濟總量在全國各省份中也是排名第一的,所以,這看起來並不奇怪。

03,債務難化解
但是發債的思維不改變對於一些經濟相對欠發達的地區來說,很有可能要在未來面臨債務無法償還的問題。
這些城市的債務產生的主要原因,是過去的債務償還一直都是由國家來負擔的,這些城市沒有負擔貸款償還壓力,所以當城市的發展需要錢的時候,決策人就會大量的進行貸款。
由於短期的資金流動大,城市的經濟發展會更好,從而在短期內對於經濟的發展提高來說是貢獻非常大的,這對於一些當地領導來說,剛好可以滿足孕期內的業績表現。
但是由於長期借貸需要償還,所以該地區的資金後期會產生不足,從而就會出現了一些隱性的債務。

以貴州為例,截止到去年底,總債務量達到1.2萬億元,與該省的GDP相比,相當於61%的比例,全國各省份中負債率,位居第二。
由於貴州的產業還是比較傳統的產業,結構單一,因此近年來的經濟增長並不算快,這也導致前段時間報出貴安遵義等地的地方在無法化解大新聞。
從這些例子我們也可以看出,一些城市足夠強大時,便有能力償還債務,但是一些城市沒有能力時,便會陷進負債的循環中。

04,差距拉大?
而現在中央提出誰家的孩子誰來抱,未來的地方在由地方自己負責,那麼對於一些經濟本身欠發達的地區來說,是不是將面臨著更大的資金壓力呢?
其實我認為這當中傳出來的最重要信息是量入為出,適當舉債。
以前總覺得有國家托底,所以發行債務時,脫離了本地的經濟現實,而且也導致了資金的使用效率低下的問題。如果自己負責自己的債務,以上的問題將能得到一部分的解決。
當然國家還會像過去一樣進行宏觀調節,通過財政轉移等手段,向這些地區提供資金的支持,但是,這些資金並不是用來給地方還債的。
PS:第一時間送上最新消息,如果覺得文中資訊和觀點對您有幫助——
——請給本文點上「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