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專精特新」黨建聯建機制揭牌儀式 (海寧經濟開發區供圖)
「專精特新」是近年來整個經濟領域的熱門辭彙。工信部數據顯示,截至目前,全國已經培育7萬多家專精特新中小企業,其中專精特新「小巨人」企業8997家,這些企業在工業基礎領域深耕細作,充分體現出專業化、精細化、特色化、新穎化的發展特點。
引導中小企業走「專精特新」發展道路是鞏固壯大實體經濟的重要舉措。浙江海寧經濟開發區(海昌街道)堅持「黨建強發展強」為主線,在優化營商環境、加大培育力度、健全服務體系、推動產融合作等方面,鼓勵和支持專精特新企業發展。
厚植沃土興萬木
近年來,海寧經濟開發區持續優化營商環境、扶持培育「專精特新」企業發展,區域內現有國家專精特新重點「小巨人」企業1家、國家專精特新「小巨人」企業3家、浙江省「專精特新」中小企業14家。
今年年初,在「以最優營商環境賦能高質量發展」2023年度經濟工作大會上,開發區和海寧市委組織部、市經信局、市金融辦等共同發布了「專精特新」黨建聯建服務八條,以厚植紅色沃土滋養專精特新企業「破土」成長。
「專精特新」黨建聯建服務八條包括組建紅色服務團隊、打造梯度培育體系、實施聯合攻關行動、持續深耕五基領域、高效推進「兩化」改造、打造最優人才生態、強化龍頭示範引領等,全方位構建科學高效的企業服務體系,釋放互促共進、互利共贏的集聚效應。
這八條內容既包含對已入選專精特新企業發展的助力,也包含對產品、技術、管理、模式等方面創新能力強、專註細分市場、成長性好的中小企業在「專精特新」領域的培育,通過搭平台、聚資源、建梯隊、促培育等措施強化黨建賦能,切實為「專精特新」企業發展凝心聚力。
當好助企「店小二」
今年,堅持以服務企業發展為導向,海寧經濟開發區通過黨組織牽線搭橋,推出了「最優營商環境」服務清單,涵蓋招商活動策劃及舉辦、項目手續代辦、企業人才招引服務等多方面內容,企業隨時聯繫,隨時幫辦、隨時解決,為企業免除發展的後顧之憂。
「廠房是政府提供的,我們企業『拎包入住』。如果自己搞這些基礎條件,企業需要投入很大的資金。」天通瑞宏科技負責人姚平華告訴記者,無塵室和黃光區是半導體晶圓製造的核心區域,「如果廠房設有無塵室、黃光區,說明這是一家比較成熟的半導體企業。」姚平華自豪地說。
人才是企業發展的核心競爭力,對於專精特新企業而言,引進人才、留住人才、用好人才至關重要。近年來,開發區持續加大對領軍人才和創新團隊的引育支持力度。對於創業領軍人才,開發區提供落地獎勵、場租補助、金融支持、創業指導培訓等多方面的優惠政策,讓他們在創新創業路上得到更多的陽光和雨露。此外,開發區還搭建了「校企平台」,在幫助企業培養高素質產業工人隊伍的同時,也為畢業生提供更多就業成才的機會,做到「產教融合」「校企協同」。
「現在我們的目標就是提升產品良率和抓緊上市。」姚平華說,在這個滿懷希望的春天裡,開發區為企業做足了加速前進的準備和決心。
扶上馬再送一程
博菲電氣在2021年被評為國家專精特新重點「小巨人」企業。作為一家專業從事高端絕緣材料研發生產的國家高新技術企業,博菲電氣監事會主席、工會主席凌斌說,在園區的努力促成下,中車公司來到海寧經濟開發區紮根,「中車公司是博菲的第一大客戶,中車株洲電機有限公司新能源汽車驅動項目選擇落戶這裡,無論是對博菲,還是對海寧,都是『親上加親』的好事。」
走進天通瑞宏科技公司,辦公區最顯眼的位置掛著「天通瑞宏科技有限公司黨支部」和「『鏈長』示範單位」的牌子。通過「鏈長」示範帶動、全域聯動等黨建聯機制,在園區搭建企業間、部門間互學互鑒、幫帶促進平台。
怎樣讓更多的專精特新企業冒出來?在開發區積極推動下,博菲電氣、天通吉成、天通瑞宏、紡織機械等龍頭企業與園區周邊中小企業通過支部「結親」和協同創新,引導「大手拉小手」形成產業集群帶,強化產業支撐、政策傳導、創新創業等服務,挑起區域工業的大梁。
同時,開發區建立了「專精特新」重點培育庫,浙江得偉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浙江中車尚馳電氣有限公司等39家企業入選,將為園區高質量發展注入源源不斷的內生動力。
浙江泰米電子科技有限公司就是其中一家。作為國內外30多家車企一級供應商,隨著新能源汽車的爆發性增長,以及汽車智能電子產品配置率的提高,泰米電子訂單出現井噴式增長,生產訂單已排至今年7月。最近,通過整合市級有關部門力量,開發區聘任黨員幹部擔任服務泰米電子「紅色專員」,協助解決資金融資、企業招工、項目推進等問題,並邀請一批創新領軍人才、高技能人才建立「聯合指導團」,從政策、技術等層面開展一對一診斷輔導,支持泰米電子向「專精特新」全力登攀。
「轉載請註明出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