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南方財經全媒體記者 林典馳 深圳報道
「點點手機,在網上下單的奶茶,5分鐘後便從天而降,由無人機送到手中。」這種基於即時零售全場景下的硬核科技體驗,已經進入深圳世界之窗並開啟常態化運營。
4月27日,南山區首條無人機配送物流航線正式開通並常態化運營。該航線是國內首條無人機常態化景區航線。
在世界之窗與美團無人機合作下,以景區外約1公里的購物中心益田假日廣場為起點,首批接入商戶包括奈雪的茶、元氣壽司、BABYCARE等知名品牌,可將各類網紅餐飲以及濕巾、隔汗巾、防蚊貼等居家出遊常用的母嬰急需品等送抵世界之窗內。
南方財經全媒體記者了解到,預計在五月上旬,南山區第二條低空物流配送航線將開通運營,連通深超總商業街區與科技園區,後續低空配送範圍將逐步擴大至後海、西麗等片區。

(無人機從世界之窗降落點返航 受訪者供圖)
「低空經濟」加速走入現實
首條無人機配送物流航線的正式開通運營,意味著南山區「低空經濟」正式進入加速騰飛階段。
事實上,類似的場景還有很多。
無人機已經從航拍等滿足生活娛樂需求向無人機配送等生活場景擴展。順豐旗下的豐翼科技,去年5月,在深圳試點上線無人機急送服務。今年2月,深圳的無人機配送服務已邁入常態化運營,開設了福田、龍崗、南山、羅湖多條運輸航線。
現如今,伴隨著美團無人機入局,無人機正深刻改變傳統物流配送格局,南山區正是低空經濟發展的典型代表。
「豐翼科技目前運行在120米-300米的低空,入場無人機已近十年」,豐翼科技董事長馮黎介紹,順豐豐翼以前埋頭苦幹,做各種各樣的機型,做大面積的飛行測試,做技術和數據的沉澱,力求讓安全可靠四個字有據可依。豐翼目前立足於全場景,在城市也在特定的地理環境中測試飛行,比如西部地區的高海拔縣城,沿海地區的海島等等。
相較於直升機高昂的運行成本,無人配送大規模商用更為可行。除此之外,無人機正深刻影響交通、應急救援、病毒檢測、農業、林業等產業格局。
「無人機產業將成為低空經濟的主導產業。」國家發展改革委原副秘書長、國家低空經濟融合創新研究中心專家指導委員會主任范恆山表示。
他表示,近年來,無人機在低空經濟發展中的牽引和帶動作用日益增強,「無人機產業化」和「產業無人機化」可能會是未來低空經濟發展的基本方向。
不過,當前低空領域的開拓還處於早期階段,大規模「快遞從天而降」仍有難題待解。由IDEA研究院發布的《低空經濟發展白皮書——深圳方案》提出,將低空轉化為經濟資源,首先要實現低空空域的可計算。
國際歐亞科學院院士、粵港澳大灣區數字經濟研究院講席科學家李世鵬對南方財經全媒體記者表示,通過可計算空域,可提高低空飛行的安全和效率,可以更好地管理和規劃低空空域的使用,優化飛行路徑和能源消耗,減少航空器之間的衝突,降低飛行噪音和污染。
除此之外,業內人士認為,當前無人機技術已經成熟,但無人機運輸所涉及的裝卸、投送、地面轉接、空域控制、起降管理、站點建設、安全保障等配套設施還不健全。
李世鵬建議,應著力加強低空調度中心、地面站和起降點等物理基礎設施和CNS+X等信息基礎設施的建設。政府、企業、社會各方共同參與,形成合力。
在這方面,地方政府已率先行動。
南方財經全媒體記者了解到,深圳市南山區將強力推進南山低空經濟企業總部及研發基地建設,逐步在後海、蛇口、大沙河等區域打造一批低空物流、城市治理、文旅觀光等應用場景範例,促進低空飛行試點向商業化、規模化快速發展,讓科技帶來更高品質的消費和生活體驗。
1公里內的全產業鏈
低空經濟的蓬勃發展,離不開南山區紮實的產業基礎。
工信部原裝備工業司副司長、中國歐洲經濟技術合作協會會長楊拴昌曾表示,「不出南山區,就可造出一台無人機。」
近年來,南山區圍繞創新鏈進行多點布局,已孵化出多家無人機產業鏈公司。據統計。南山區無人機產業鏈企業就超過150多家,其中「四上」企業9家、整機企業約26家、零部件企業約65家、配套服務企業約50家。2022年,全國無人機產業產值1170多億元,南山區約佔一半。
如,在無人機領域,大疆創新,道通智能、浮飛科技、科比特等企業齊頭並進;從全產業鏈來看,電池動力由比克電池提供,影像技術有奧比中光、維森、安法等公司,通信模塊有中興、華為鯤鵬生態等。
前瞻研究院數據顯示,大疆產品佔據了全球超80%的市場份額,國內超70%,佔據了52%以上的航拍市場份額,在全球民用無人機企業中排名第一。
現如今,消費級無人機市場接近飽和,未來增量有限,而在農業植保、航空遙感、災情監報、礦藏勘探等領域都需要大批量地使用無人機,行業級無人機的普及應用步伐正加快。
2015年,大疆切入農業無人機市場,2018年大疆農業植保無人機已經超過2萬台,2020年一季度銷量就已經突破1萬台。

相比起大疆已在消費級無人機佔據霸主地位,面對市場競爭愈發激烈,後來者發展空間有限。拓展其他應用場景,尋找增量,不失為另闢蹊徑的妙招。
近日,中金也發布研報稱,消費無人機市場預計步入成熟,產業應用大有可為。受使用範圍限制,消費無人機主要客群仍集中在攝影愛好者、無人機發燒友,當前需求逐步接近飽和,市場步入成熟。而產業應用當前滲透率仍存在廣闊的增長空間,伴隨政策的引導與標準的完善,該行預期產業應用是商用無人機下一階段發展的增長引擎。
道通智能創始人兼董事長李紅京認為,從技術端來看,無人機應用在各行業中的解決方案日益成熟,驅動了更多下遊客戶選擇使用無人機。從需求端來看,下游應用需求得以釋放,消費級滲透率不斷提升,工業級應用場景更加廣闊。
在採訪過程中,多家企業提到,紮根深圳、紮根南山區是其成功發展的原因之一。
深圳在無人機上下游的碳纖維材料、特種塑料、鋰電池、無人機培訓機構等產業均已形成優勢,給無人機企業帶來了較好的創業創新氛圍以及資源。
「無人機看起來很簡單,但全鏈條核心技術非常複雜,從飛控系統、視覺避障、雲台增穩、影像、圖傳等,每一項子技術都需要我們從無到有自主研發,特別艱難,需要很多人工智慧領域的高精尖人才。」李紅京說。
他對南方財經全媒體記者表示,從留學生創業大廈到南山智園,南山區政府在人才政策、補貼上給予了很多幫助。這種支持就像環境里必不可少的氧氣,讓創業型企業「遇風發芽」。
「南山區作為深圳低空經濟發展的核心區域,具備區位優勢、產業優勢、科技優勢,應該奮勇向前,勇闖低空的無人區。」李世鵬對南方財經全媒體記者說。
他表示,期待南山區利用自身資源優勢,與各界加強合作交流,打造低空產業集群,為低空經濟發展貢獻更多智慧和力量。
更多內容請下載21財經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