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4月3日),嘉定區政府第34次常務會議召開,審議《嘉定區建設世界智能網聯汽車創新高地行動方案(2023-2025年)》,並邀請3位市民代表共話智能網聯汽車產業的創新發展。

來自同濟大學的市民代表熊璐認為,《行動方案》覆蓋面廣,相應的措施具有可操作性。「方案里最大的特點在於,我們不僅是去做『雙智』的城市建設,同時把它作為智能網聯汽車產業引導和引領作用的效果體現了出來。」他表示,智能網聯賦能電動汽車產業,讓電動汽車發展勢頭比預想的更快。該《行動方案》的實施可以進一步推動嘉定區智能網聯汽車的發展,加快汽車產業的升級腳步,從傳統汽車更快地向智能網聯汽車轉變。
「『雙智』試點建設只是一個『逗號』。」市民代表王晨東認為,嘉定區要考慮怎樣利用好「雙智」建成後的優勢。「要把我們的『雙智』運營好,從整車廠到零部件企業,再到科技公司、軟體公司,把量產車的應用通過『雙智』結合起來,讓用戶感受到智能網聯汽車的優質體驗。」王晨東說。
如何匯聚各個行業、產業的優勢,助力建設世界智能網聯汽車創新高地?

「今年,我們認為車企會更多地從結構上去優化配置。」市民代表周曉鶯認為,《行動方案》重點提出了產業生態層次的打造,具有一定的前瞻性。「單車智能要與車路協同並行發展,要讓產業生態環境中的硬體、軟體、服務等眾多群體參與進來。整體方案看起來非常符合嘉定區汽車產業發展的脈絡和邏輯,尤其是在生態的豐富性和多種層次打造上,對於企業來說是非常受益的。」

區委副書記、區長高香指出,嘉定要立足自身優勢,著眼未來發展。《行動方案》於嘉定而言,意義重大。3位市民代表的意見建議具有針對性,希望各職能部門充分吸納、抓好落實,進一步深化細化實施方案。高香強調,要以「雙智」試點為契機,注重規模化、商業化發展,讓「盆景」變成「風景」。在持續探索深化中,重點推進行業標準和管理制度保持領先,做好「領頭雁」。
據介紹,《行動方案》明確到2025年,嘉定區將打造一批具有國際競爭力的智能網聯汽車頭部企業,建成在產業製造、科技研發、數據應用、行業交流、文化融合、人才引育等方面全球領先的智能網聯汽車創新高地。具體目標主要包含4個方面:一是創新應用全球引領。建成不少於500個路口的智能感知系統及配套基礎設施;實現車輛規模超千輛,運營里程超百萬公里,服務覆蓋超百萬人次。二是核心技術國際領先。湧現總部企業、單項冠軍、獨角獸企業、高新技術企業以及企業技術中心超300家。三是產業規模全球領跑。嘉定智能網聯汽車相關產業規模力爭達到3000億元,產業相關企業達到500家。四是數據賦能精準發力。加快實現智能網聯汽車產品全生命周期數字化賦能,推動30家以上智能網聯汽車相關企業智能化升級,建設成為世界級智能新能源汽車數據中心。
副區長黃恩偉、李峰、錢志剛、魏曉棟出席會議。區政協副主席陳賓應邀出席會議。
撰稿:李華成
編輯:徐宇、武利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