降准啦!是不是可以對銀行股寄予厚望了?別急,降准利好力度不大

2023年03月17日21:39:02 財經 1995

銀行板塊點評:

銀行板塊有22家銀行上漲,14家銀行下跌,6家銀行平盤,在76個行業板塊中,銀行排名第58,互聯網電商、傳媒、計算機應用領漲,中藥、醫療服務醫療器械領跌。上證漲0.73%,深證漲0.36%,創業板跌0.36%,銀行板塊微微上漲0.01%,以883.91點收盤。

銀行板塊高開低走,上午11點左右,銀行板塊異動,快速上漲,最高漲幅0.88%,到了即將收盤時,銀行板塊跌入水面以下,好在收盤時,指數近乎橫盤,挽回了一些面子。

降准啦!是不是可以對銀行股寄予厚望了?別急,降准利好力度不大 - 天天要聞

成交量相較前一日下降了600萬手,但依然維持在3200萬+的高位。從走勢上也可以看出,銀行板塊經歷了非常激烈的多空博弈,但結果依然和前日一樣,盤中強,尾盤弱。

個股來看,領漲的銀行股是瑞豐銀行、郵儲銀行、光大銀行,漲幅在0.97%-1.76%,領跌的銀行股是蘇州銀行、寧波銀行、長沙銀行,跌幅在1.6%-2.27%。雖然銀行板塊處於橫盤,但是明顯領跌的銀行股跌幅要大於領漲的銀行股的漲幅。這其實也是弱勢的一種表現形式。

央行決定於3月27日降低金融機構存款準備金率0.25個百分點。

降准啦!是不是可以對銀行股寄予厚望了?別急,降准利好力度不大 - 天天要聞

這則消息一出,網路上大概率還會掀起一輪,對存款準備金率的科普,以及它究竟是利空還是利好的討論。我當然也會比較關注降准,只不過我更關注的是降准對於銀行股是利空還是利好。

先說結論:降准對於銀行股是毫無疑問的利好,但是大家要知道,降准對於銀行股的利好兌現強度並沒有那麼強。

先說降准利好銀行板塊的原因:

降准啦!是不是可以對銀行股寄予厚望了?別急,降准利好力度不大 - 天天要聞

第一、降準的意思是降低銀行存放在央行的準備金。這意味著銀行有更強的流動性,無論是從風險管控的角度,還是從銀行向市場投放資金的角度來說,降准對於銀行都是大有裨益的。銀行就是經營資金的機構,資金越多,甭管是銀行自己的,還是銀行管理儲戶的,只要是多了,對於銀行來說就是利好。

第二、央行降準的目的是為了讓市場獲得更多的資金。市場上的企業獲得了更多的資金也就能夠擴大生產,渡過危機,銀行業作為企業的潤滑劑,自然也能獲得非常大的幫助。

從邏輯上看,降準確實是利好銀行板塊的,但是從歷史數據來看,降准對於銀行板塊走勢的影響著實非常弱。

降准啦!是不是可以對銀行股寄予厚望了?別急,降准利好力度不大 - 天天要聞

2022年4月25日降准0.25個百分點,銀行板塊在4月25大跌3.39%,次日又補跌1.61%。

2022年12月5日降准0.25個百分點,銀行板塊當天大漲2.23%,此後銀行板塊幾乎是橫盤震蕩,漲漲跌跌,12月12日銀行板塊還開始了一段不小的下跌,跌幅5.05%。

2022年4月份降准迎來大跌,這自然不是降准帶來的。那段時間銀行板塊正經歷招商銀行前行長田惠宇違紀違法的餘波。降准利好的力度不大,自然也就無法掩蓋招商銀行帶來的大利空。

2022年12月5日銀行板塊大漲,有降準的一點功勞,但是功勞不大,因為銀行板塊正經歷壓抑了近一年的跌後上漲。如果降准力度大,也不會讓銀行板塊再次墜入下跌浪潮。

降准啦!是不是可以對銀行股寄予厚望了?別急,降准利好力度不大 - 天天要聞

目前的銀行板塊極不穩定,時而高漲如牛市,時而慘淡令人恐懼,盤中波瀾壯闊,到了尾盤就變成橫盤或陰跌。尤其是在銀行板塊內部,行情輪動很明顯,國有大行堅挺,股份制銀行慘淡。在這種行情下,如果你希望銀行板塊能夠因為降准而改變行情走勢,可能不會那麼如意。

我是專門研究銀行,喜歡講乾貨的銀行研究僧,關注我,咱們一起學習探討,如果你覺得我說得對你有幫助,歡迎多多轉發、點贊、關注。講的不好,僅供參考!

財經分類資訊推薦

中證500ETF紅盤震蕩,成分股海思科、美錦能源、綠地控股紛紛10cm漲停 - 天天要聞

中證500ETF紅盤震蕩,成分股海思科、美錦能源、綠地控股紛紛10cm漲停

截至2025年7月10日 10:06,中證小盤500指數上漲0.14%,成分股海思科、美錦能源、綠地控股紛紛10cm漲停,巨星科技上漲9.55%,羅博特科上漲6.20%。中證500ETF(159922)紅盤震蕩。流動性方面,中證500ETF盤中成交3181.27萬元。拉長時間看,截至7月9日,中證500ETF近1年日均成交4.16億元。規模方面,中證500E
抵禦利率下行,終身鎖定Ta - 天天要聞

抵禦利率下行,終身鎖定Ta

近期看到個關於養老的調研結果,在26835份有效樣本中,約有83%的家庭存在養老焦慮而實際儲備卻嚴重不足,其中:1. 40%的家庭不願意給養老儲備做支出2. 對新型養老金融產品參與度嚴重不足(個人養老金參與率僅26.73%,商業養老金保險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