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菲特最新持倉,操作出乎意料

2023年02月17日22:45:16 財經 5750

晚上好,一起看看本周發生了哪些大事吧~

希望我們的解讀,能讓你收穫有用又易懂的理財知識,逐漸培養經濟敏感度。

01 

醫保改革到底咋回事?

最近,各地都在實行新一輪醫保改革,推進職工醫保門診共濟,咱們一起來看看。

這意味著什麼呢?

我們每個月交的醫保,會流入兩個賬戶:個人賬戶和統籌基金。個人賬戶是我們自己可以支配的錢;統籌基金是國家支配,所有參保人都可以用的錢。

改革前,每個月繳納的醫保費用大概兩個賬戶各流入一半,有的個人賬戶更多一些。改革後,單位繳納的全部流入統籌基金,個人繳納的流入個人賬戶,也就是個人賬戶變少了,統籌賬戶變多了。

不過,相應的,報銷範圍也有了變化。

簡單來說,改革前,統籌基金保障的是住院和門診大病,個人賬戶保障的是門診小病和藥店買葯。

改革後,普通門診報銷的變多了。以前只能個人賬戶支付的門診小病,現在可以用統籌賬戶的錢,而且,為了緩解大醫院的醫療壓力,越是基層的醫院報的越多。而且,個人賬戶也可以和家人共用,還擴大了使用範圍,比如繳納醫保。

隨著老齡化的加重,退休人員的報銷比例也會更高一些。

為什麼要改革呢?

總的來說是為了提高資金的使用效率,緩解「有病的不夠花,沒病的用不了」的問題。

改革之前,健康人群的個人賬戶趴著不少資金,而患病人群卻面臨著個人賬戶錢不夠,門診個人自費負擔重的問題。

這有什麼影響呢?

醫保改革後,更能體現「互助共濟」的功能。讓健康的人幫助生病的人、年輕人幫助老年人、高收入人群幫助低收入人群。

對於老年人和患病人群來說,能報銷的更多了,醫療負擔能緩解不少。

而對於年輕人和健康人群來說,看似流入個人賬戶的變少了,但咱們平常的小毛小病,也能用統籌賬戶報銷了,其實也是省下一筆錢了。

02

伯克希爾最新財報,動作有點不一樣

情人節當天(14日),伯克希爾公布了去年的四季報,這次有些動作似乎不太符合巴老爺子一貫的風格。

這意味著什麼呢?

我們來複盤一下伯克希爾四季度的操作——

減持銀行股。最新持倉顯示伯克希爾對美國合眾銀行的減持幅度達91%,而此前第三季度已經減持了30%以上,現在已經所剩無幾,幾乎清倉了。

另一家銀行股紐約梅隆銀行也同樣是大幅減持,接近清倉。目前十大重倉股中只剩下一個美國銀行了。

看來,伯克希爾不再堅持3年前對銀行股「長期跑贏大盤問題不大」的判斷了。

出現了「短線炒作」。一直奉行長期持有的巴老爺子,這次出現了一個大手筆的「短線調整」。去年三季度末,老爺子建倉台積電,並且還一舉進入了前十大重倉股,第四季度卻大幅減持了86%。

蘋果仍是心頭好。16年開始持倉蘋果後,伯克希爾對蘋果的喜愛毫不掩飾,即使去年下半年蘋果出現了最大30%的回撤,伯克希爾還在繼續加倉,目前已經把近4成倉位「押」在了蘋果身上。

基調沒有變。雖然有些部分調整,但伯克希爾組合的「底色」並沒有太大變化。因為還持有大量的非上市股票,這都是老爺子的特色。

這對我們有什麼影響呢?

第四季度,老爺子沒有新建倉或清倉股票,和以往每個季度至少減倉一家公司相比,有點不太尋常。不過持倉的股票市值較三季度末增加了近30億美元,也是在連續兩個季度下降後的首次反彈。

雖然股神這次對台積電的操作有些不尋常,但我們沒必要過度關注。

老爺子還是堅持長期持有,佔比超過88%的前十大重倉股,平均持有時間長達7年,才是值得我們關注和學習的。

03

「零售之王」的基金「黑名單」,有哪些?

最近,招商銀行限售了多家基金公司的產品。(包括國金基金、東方阿爾法基金、長江證券資管、紅土創新基金、益民基金、中郵創業基金、泰信基金、東吳基金、泰達宏利基金、新華基金、創金合信基金等)。

涉及的基金公司規模大小不一,有規模超百億元的基金公司,比如中郵創業基金、國金基金等,也有規模在10億左右的,比如益民基金。

這意味著什麼呢?

現在市場上的投資產品琳琅滿目,數量眾多,公募基金產品數量已經超過了1萬隻。

所以,那些代銷平台幫助投資者從中選出優質產品就成了他們比拼競爭力的主要賽道。例如,招商銀行的「五星之選」、螞蟻「金選」基金等等。

有入選優質名單的就有被剔除的。這次市場「零售之王」招行就限售了一些基金公司的產品,主要有以下幾個原因——

一是業績不行。有些產品出現較大虧損,會給基民帶來損失。比如,截至去年年底,中郵創業股票型基金近3年、近1年、近6月的收益都跑輸了同期同類平均,分別為19.02%、-8.04%、-6.63%。

二是公司風險。包括公司本身的投研實力、治理結構以及股東層面存在的風險。比如,某家公司有位持股比例35%的股東多次因違規行為而受到行政處罰。

這有什麼影響呢?

從海外成熟的市場來看,國外資管巨頭勝出的經驗之一就在於實現了自身利益與客戶利益保持一致。從招行的篩選來看,資管機構不再只賣產品,也開始為普通投資人考慮了,是個好現象。

另外,對於招行限售的基金公司,我們也不妨自查下自己的基金清單,看看有沒有這些公司的產品,把控下風險。

打新表現

估值投資表

簡慢投資組合2023表現

巴菲特最新持倉,操作出乎意料 - 天天要聞

數據來源:且慢2023.2.16

巴菲特最新持倉,操作出乎意料 - 天天要聞

數據來源:東方財富choice數據2023.2.16

財經分類資訊推薦

大智慧:上半年預虧280萬元至420萬元,同比大幅減虧 - 天天要聞

大智慧:上半年預虧280萬元至420萬元,同比大幅減虧

大智慧 視覺中國 資料圖大智慧預計上半年實現大幅減虧。7月11日晚間,上海大智慧股份有限公司(大智慧,601519.SH)發布2025年半年度業績預告。預計2025年半年度實現歸母凈利潤為-420萬元到-280萬元,上年同期為-1.38億元,據記者計算預計同比減虧超1.33億元。此外,大智慧預計2025年半年度實現歸母扣非凈利潤為-4000萬元到...
「證券業高質量發展28條」出台,中證協明確未來工作重點 - 天天要聞

「證券業高質量發展28條」出台,中證協明確未來工作重點

中國證券業協會 視覺中國 資料圖7月11日,澎湃新聞記者了解到,中國證券業協會(下稱「中證協」)向各家券商下發了《中國證券業協會關於加強自律管理 推動證券業高質量發展的實施意見》(下稱「《實施意見》」),明確了中證協今後一段時期的職能定位、工作重點和主要任務。整體來看,《實施意見》共28條,主要包括八方面內...
2025北京麗澤國際消費季啟幕  創新場景激活消費新活力 - 天天要聞

2025北京麗澤國際消費季啟幕 創新場景激活消費新活力

央廣網北京7月11日消息(記者 朱冠安)7月11日,由北京麗澤金融商務區管委會主辦的2025麗澤國際消費季在京啟幕。本次活動以「盈豐而上 鏡啟繁融」為主題,融合「果甄蔬適節」市集等豐富活動,構建「15分鐘自然生活圈」消費場景,為市民帶來集消費、文化、藝術於一體的沉浸式體驗,為京城夏日注入全新消費活力。活動現場(央...
8股本周獲機構大手筆凈買入!一周牛熊股出爐 - 天天要聞

8股本周獲機構大手筆凈買入!一周牛熊股出爐

今日(7月11日),滬指沖高回落,全市場成交額1.74萬億元,較上一個交易日放量超2000億元。收盤上漲個股近3000隻,其中收盤股價漲停的有69隻。從一周表現來看,滬指本周累計漲1.09%,深證成指累計漲1.78%,創業板指累計漲2.36
淺議中國稀土的40大關。 - 天天要聞

淺議中國稀土的40大關。

今天(2025年7月11日)的中國稀土股價最終漲幅:9.99 %,成功封板;股票收盤價:40.73元/股。這是自2023年2月1日盤中衝上:45.28元後,歷時2年零5個月,再次站上40元的關口。2023年4月17日,盤中最高:38.86元
醫保新政,狙擊卷王 - 天天要聞

醫保新政,狙擊卷王

出品 | 虎嗅科技醫療組作者 | 陳廣晶編輯 | 苗正卿頭圖 | AI生成商保創新葯目錄又進一步。7月10日,國家醫保局發布了一系列關於2025年基本醫保目錄和第一版商保創新葯目錄調整的文件。
香飄飄上半年預虧超9700萬元,同比擴大逾兩倍,傳統沖泡業務緣何旺季「熄火」? - 天天要聞

香飄飄上半年預虧超9700萬元,同比擴大逾兩倍,傳統沖泡業務緣何旺季「熄火」?

每經記者:蔡鼎 每經編輯:魏文藝7月11日晚間,香飄飄(SH603711,股價13.84元,市值57.14億元)發布2025年半年度業績預告,預計2025年上半年營業收入10.35億元左右,同比下滑12.21%左右;預計上半年歸屬於上市公司股東的凈利潤虧損9739萬元左右,較2024年同期的虧損2950.11萬元增加逾兩倍;預計上半年歸屬於上市公司股東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