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島1.49萬億背後:「三條主線」強支撐,市南、嶗山、黃島、膠州強拉動

2023年02月02日21:59:04 財經 1687

【青島廣電·回瀾聽濤·2月2日訊】

2月1日,青島公布了2022年成績單。

2022年青島生產總值為14920.75億元,按不變價格計算,比上年增長3.9%,與山東增速持平,高於全國0.9個百分點。分產業看,第一產業增加值為478.05億元,比上年增長2.2%;第二產業增加值為5197.34億元,增長2.8%;第三產業增加值為9245.36億元,增長4.5%。

從結構來看,服務業依然是青島經濟的「定海神針」,2022年,全市服務業增加值比上年增長4.5%,占生產總值比重62.0%,對經濟增長貢獻率為73.8%。

在疫情衝擊、市場變化等不確定性衝擊下的青島工業,在2022年「穩住了」,2022年青島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比上年增長3.8%。

最值得關注的亮點來自外貿領域,2022年,全市外貿進出口總值9117.2億元,比上年增長7.4%,青島正在逼近外貿萬億之城。目前,中國已有7座外貿萬億城市,青島或有希望衝擊第8。

從排名來看,青島依然位居全國第13位,落後身前寧波783.55億元,領先身後無錫69.93億元。從1.2萬億時代,三城就你追我趕,如今青島、無錫距1.5萬億近在咫尺,寧波則早已跨過,並靠近1.6萬億門檻。

在《山東省建設綠色低碳高質量發展先行區三年行動計劃(2023-2025年)》中,實施青島「強龍頭」戰略的目標之一,就是到2025年,青島經濟總量在全國主要城市中進位爭先。無論是追趕標兵,還是保持對追兵優勢,青島的腳步都不能停,而且還要再快一點。

青島1.49萬億背後:「三條主線」強支撐,市南、嶗山、黃島、膠州強拉動 - 天天要聞

1、「三條主線」強支撐

實體經濟和招商引資、城市更新和城市建設、幹部作風能力提升是青島高質量發展的「三條主線」,也是2022年青島成績單重要的「承重柱」。

2022年規上工業增加值增速為3.8%,比GDP增速低0.1個百分點,但是這個數據反而證明了青島工業結構中,新動能的支撐有力。

去年青島遭遇了疫情衝擊,尤其年底多點爆發的疫情對經濟影響較大,導致四季度數據出現下滑,前三季度的上升勢頭被打斷。此外,軌道交通、汽車等支柱產業也在市場波動中迎來震蕩,導致以城陽即墨為代表的的實體經濟重鎮增長乏力。

從去年前三季度數據來看,城陽鐵路、船舶、航空航天和其他運輸設備製造業、汽車製造業增速分別為-19.2%、-37.4%;即墨的主導產業,汽車產業同比增長-3.8%。這些不僅是區市的主導產業,也是體量規模巨大,對青島全市數據影響極為顯著的支柱產業。

青島1.49萬億背後:「三條主線」強支撐,市南、嶗山、黃島、膠州強拉動 - 天天要聞

但在這種情況下,青島的規上工業增加值依然「追」到了3.8%,說明有其它高成長產業,把增速拉了回來。去年以來,青島狠抓實體經濟和招商引資,給青島帶來了緊缺多年的大項目、好項目,這些項目帶來的不僅是量的增長,更是青島實體經濟新的增長極、增長點。

從拉動力來看,「新」的特點極為突出,新產品——太陽能工業用超白玻璃、鋰離子電池多晶硅產量分別增長4.9倍、65.6%、30.6%;新動能——高技術製造業增加值同比增長17.3%,其中,計算機及辦公設備製造業、醫療儀器設備及儀器儀錶製造業分別增長68.3%、19.8%。投資角度來看,戰略性新興產業投資、高技術產業投資分別增長18.3%和36.2%,也證明了青島項目支撐的有力。

青島1.49萬億背後:「三條主線」強支撐,市南、嶗山、黃島、膠州強拉動 - 天天要聞

城市更新和城市建設的拉動作用,首先突出體現在投資拉動上。去年,青島基礎設施投資增長23.2%,連續七個月保持兩位數增長。尤其值得注意的是市南市北,作為最典型的「老青島」,大片歷史城區限制住了市南、市北承接拉動力最顯著的製造業大項目,但去年市南、市北增速卻分別達到4.7%和4.6%,成為青島的重要正向拉動力,城市更新建設騰出的空間、引來的產業功不可沒。

2022年到底有多「難」,相信各行各業的人都有各自的體會。但與「順風局」相比,「逆風局」里更能看出作風能力的重要性,作風不夠硬心態可能會崩、能力不夠強事業可能會崩,青島的成績單,本身就是對作風能力提升成果的一種回應。

青島1.49萬億背後:「三條主線」強支撐,市南、嶗山、黃島、膠州強拉動 - 天天要聞

2、市南、嶗山黃島膠州強拉動

與2022年青島成績單一起公布的,還有各區市的生產總值。

青島1.49萬億背後:「三條主線」強支撐,市南、嶗山、黃島、膠州強拉動 - 天天要聞

之所以說市南、嶗山、黃島、膠州強拉動,是因為增速前4名與增量前4名,都是這4個區市,它們貢獻了最大的「動力源」——在去年的2022年三季度全市經濟運行及重點工作「摘星奪旗」考核結果中,經濟運行版塊的前4名也是它們。

青島1.49萬億背後:「三條主線」強支撐,市南、嶗山、黃島、膠州強拉動 - 天天要聞

嶗山和膠州是「唯二」增速超過5%的區市,嶗山增速遙遙領先,達到5.7%,膠州的增速為5%。作為青島的龍頭,西海岸新區在基數數倍於其它區市的基礎上,增速僅次於嶗山和膠州,達到4.8%。市南作為青島的老城區,或許可以算是發展空間最受限制的區市,但增速也達到了4.7%。

青島1.49萬億背後:「三條主線」強支撐,市南、嶗山、黃島、膠州強拉動 - 天天要聞

增速只是一個衡量指標,更重要的是增量。因為增速受基數影響較大,增量更能直觀反映區市經濟在去年為青島貢獻了多少動能。

從增量來看,一騎絕塵的是西海岸新區,323.32億元的增量,佔到了10區市增量總和的41.3%;增量第2名是「重煥生機」的市南,達到95.78億元;第3名來自國家戰略疊加、上合優勢凸顯的膠州,增量84.82億元;嶗山以70.09億元的增量位居第4。4個區市的增量總和達到574.01億元,佔到10區市增量總和的73.3%。

青島1.49萬億背後:「三條主線」強支撐,市南、嶗山、黃島、膠州強拉動 - 天天要聞

如果要進一步追問,為什麼是它們?答案或許就在青島的發展主線上。

西海岸新區和膠州的最主要引擎來自實體經濟和招商引資。2022年,在青島市實體經濟振興220個重點建設項目清單中,西海岸新區項目佔55個,投資1323.3億元,個數佔比25%,投資佔比35.4%;96個重點儲備項目清單中,新區項目31個,投資2614.4億元,個數佔比32.3%,投資佔比72.6%。

圍繞「雙招雙引」,上合新區去年累計簽約項目426個、總投資3280億元,增長32%。其中,卡奧斯工業互聯網生態園、上合國際樞紐港TOD項目投資額分別達到130億元、110億元。

嶗山集中攻堅項目和現代產業集群,突破發展七條重點產業鏈,打造虛擬現實產業園等四大專業園區,更有歌爾、海信醫療等高新企業引領帶動。

青島1.49萬億背後:「三條主線」強支撐,市南、嶗山、黃島、膠州強拉動 - 天天要聞

城市更新和城市建設,為市南、嶗山提供了充沛動能。

市南以產業為重點,以園區為平台,以項目為支撐,加快22個城市更新單元建設,高質量推進總投資372億元的179個城市更新攻堅項目,實現企業招引與項目建設並行推進,有效確保投資強度和產出效益。

嶗山近年來快速成長的「四新經濟」,在城市更新建設推動下也有了更大的發展動能,原有的低效片區,如今已是人工智慧虛擬現實新一代信息技術等千畝級產業園區的所在地。

3、膠東經濟圈規模可期

從爭先進位的角度來看,青島的標兵,沒有一個是「善茬」,青島有自己的稟賦優勢,標兵們同樣也有,甚至更好。青島爭先進位的關鍵點,不僅在於自身補短板、強優勢的攻堅,更在於「強龍頭」帶動作用的彰顯,帶動整個區域形成強大合力,參與全國、全球產業鏈的分工競爭之中,合力創增量。

國家發改委出台的《關於培育發展現代化都市圈的指導意見》提出,城市群是新型城鎮化主體形態,是支撐全國經濟增長、促進區域協調發展、參與國家競爭合作的重要平台。而都市圈是城市群內部以超大特大城市或輻射帶動功能強的大城市為中心、以1小時通勤圈為基本範圍的城鎮化空間形態。

青島1.49萬億背後:「三條主線」強支撐,市南、嶗山、黃島、膠州強拉動 - 天天要聞

以城市群、都市圈為主體的區域經濟,將是未來競爭的重要平台。

《山東省建設綠色低碳高質量發展先行區三年行動計劃(2023-2025年)》中,推動經濟圈特色化一體化發展被列為單獨一部分,其中膠東經濟圈是重要組成部分,發展目標是到2025年,地區生產總值突破4萬億元。膠東經濟圈項下,出台青島都市圈發展規劃,推進青濰日同城化和煙威同城化發展同樣被點名。

膠東五市中,青島是龍頭,煙台濰坊則是兩大支柱,無論是規模體量還是產業實力,都是放眼全國都不可小覷的「大市」。

就在1月29日,諸城市2023年工作動員大會上,諸城市委書記張建偉特彆強調,2023年要在全方位對,融入青島上實現新突破,大力實施「融青」戰略,再次讓青島都市圈、青濰日同城化走入大眾視線。作為一個製造業發達的7000億量級城市,濰坊與青島的產業合作有非常大的空間,濰柴、歌爾等龍頭企業,都已經成為兩城合作的紐帶。

青島1.49萬億背後:「三條主線」強支撐,市南、嶗山、黃島、膠州強拉動 - 天天要聞

來源:煙台市人民政府

在青島公布2022年成績單前幾天,煙台公布了其2022年經濟數據。

2022年,煙台生產總值為9515.86億元,同比增長5.1%。雖然中國的萬億城市沒能實現擴容,依然還是24座,但煙台已經成為距離萬億最近的城市之一。2023年,青島和煙台都把GDP預期目標定在了5.5%,青島是5.5%左右,煙台是5.5%以上。而且煙台也明確提出,要在2023年爭取突破萬億大關,膠東經濟圈也由此有望成為擁有雙萬億城市的經濟圈。

兩座萬億經濟大市,在同一個經濟圈,是不是能奏響類似深圳與東莞那樣的協奏曲,值得期待。

青島1.49萬億背後:「三條主線」強支撐,市南、嶗山、黃島、膠州強拉動 - 天天要聞

財經分類資訊推薦

假睫毛產業帶這樣「煥」新 - 天天要聞

假睫毛產業帶這樣「煥」新

解碼2025外貿經濟新形勢及行業新趨勢、TikTok助力睫都商家出海銷售、睫毛產業出海合規解決方案……4月16日—20日,多家電商平台陸續來到青島路演,幫助假睫毛產業帶的企業拓展國內外市場。位於青島平度假睫毛產業帶的商家發現,假睫毛行業加速
QFII大舉加倉 - 天天要聞

QFII大舉加倉

【導讀】2025年一季度末QFII持倉動向曝光 中國基金報記者 吳君 隨著2025年一季報的披露,QFII在A股市場的最新投資動向浮出水面。 Wind數據顯示,截至今年一季度末,共有692家上市公司的前十大流通股東名單中出現QFII的身影,共持有80.63億股,期末持有總市值達到1172.13億元,較去年末增長3.15%。 我們一起來看看,今年一季...
...困於演算法「越跑越虧」!里程費跌破1元、抽成提高……平台與司機... - 天天要聞

...困於演算法「越跑越虧」!里程費跌破1元、抽成提高……平台與司機...

「完成2000單獎勵0.01元」,近日某網約車平台這一讓人匪夷所思的「獎勵新規」,在網約車司機圈裡炸開了鍋。司機們紛紛吐槽,這是變相侮辱。這0.01元的「天價獎勵」,也打破了網約車上線十餘年的最低紀錄。日前,青島市公布2025年一季度青島市網約車行業運營動態,日均完成5單以下的車輛22264輛,佔比達36.73%,也揭示了當下...
小縣大城的四個典型案例 | 《財經》書摘 - 天天要聞

小縣大城的四個典型案例 | 《財經》書摘

《小縣大城》周立 羅建章 著中信出版集團2025年3月文|周立 羅建章在城鎮化的歷史長河裡,小縣大城如同一顆遺珠,雖小卻蘊含著無盡的生機與活力。它的前世或許是默默無聞的小縣城,深藏在群山之間,被時間遺忘,被世人忽視。然而,隨著縣域經濟的崛起,一場悄然的變革開始在這裡展開。曾經的小縣城因為人口的集聚和產業的崛...
泛林 2025 年 3 月季度營收同比增長 24.4%,中國大陸貢獻 31% - 天天要聞

泛林 2025 年 3 月季度營收同比增長 24.4%,中國大陸貢獻 31%

IT之家 5 月 3 日消息,全球四大半導體設備企業之一的泛林集團 Lam Research 當地時間 4 月 23 日公布了其截至今年 3 月 30 日的 2025 年 3 月季度財務數據。在該季度中,泛林實現 47 億 2017.5 萬美元(IT之家註:現匯率約合 342 億元人民幣)銷售收入,同比增長 24.4%,環比增長 7.9%;其 GAAP 毛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