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通財經app獲悉,1月19日,北京華脈泰科醫療器械股份有限公司(簡稱:華脈泰科)申請科創板ipo審核狀態變更為「已問詢」。中信證券為其保薦機構,擬募資12.93億元。
招股書顯示,華脈泰科是國內一家專註於血管疾病治療領域創新產品及療法研發與應用的高新技術企業,主營業務為主動脈、外周及冠脈、神經介入及通路領域醫療器械產品的研發、生產和銷售。
針對需要依靠高難度外科手術治療的a型主動脈夾層,華脈泰科創新設計全球首款一體式免縫合的多分支人工血管覆膜支架系統,實現術式簡化創新,拓展手術可及性,有望提高患者救治率。在外周及冠脈血管介入治療領域,針對cto再通的臨床難題,公司創新研發超聲導管系列產品,利用超聲技術實現在介入無植入理念下治療血管慢性完全閉塞病變(cto)及嚴重鈣化病變的療法創新。
截至招股說明書籤署日,華脈泰科已有8款產品取得了nmpa醫療器械產品註冊證,2款產品取得了歐盟ce認證。公司產品已覆蓋全國31個省、自治區和直轄市的400餘家醫院,包括首都醫科大學附屬北京安貞醫院、復旦大學附屬中山醫院、中山大學附屬第一醫院、海軍軍醫大學第二附屬醫院(上海長征醫院)等國內知名三甲醫院。
財務方面,於2019年度、2020年度、2021年度,公司實現營業收入約為4894.44萬元、5000.17萬元、8882.69萬元。凈利潤分別約為-3281.25萬元、-1.26億元、-1.20億元。
隨著業務發展擴大,公司需要在產品開發、註冊審批、市場推廣等諸多方面投入大量資金。報告期內,公司經營活動產生的現金流量凈額分別為-3,332.59萬元、-665.88萬元、-3,379.61萬元及582.73萬元。
需要注意的是,華脈泰科持續虧損的主要原因系公司產品上市時間相對較短,已上市產品尚未實現大規模商業化,未形成明顯規模效應;且公司在研產品項目進度持續推進且有產品正在開展臨床試驗,導致報告期內公司研發費用投入較大;同時為實現對人才的長效激勵機制,公司對員工實施了股權激勵,導致報告期內的股份支付費用較高。公司未來盈利主要取決於現有產品營業收入的增長以及在研產品成功上市後的銷售情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