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17日,中國統計局公布了2022年的經濟增長數據:
全年的gdp121萬億人民幣,扣除通賬後年化增長3.0%。
怎麼看待這個3.0%的數據呢?
不同維度有不同的結果。
但海外的分析師認為:
2023年但凡跟中國概念相關的資產都有可能迎來一波新的牛市。
視頻傳送門
過去的2022年發生的情況,相信大家心中都有數。
但有幾個關鍵數據,還真的有必要仔細再來看一看。
2022年中國全年的gdp達到了121萬億人民幣,扣除通貨膨脹之後增速為3.0%。
如果按照當前的匯率計算,大約為17.9萬億美元。
那該如何看待這些數據呢?
首先我們跟歷史數據比一下。
扣除2022年特殊的疫情相比:
3.0%的年化gdp增長速度,是自改革開放以來增速最低的年份了。
如果橫向來比,也就是2022年全球主要經濟體的增長數據來看:
3.0%的增速已經是最快的增長速度了。
如果我們再跟美國的gdp對比,假定美國仍然是22~23萬億gdp數字的話:
中美兩國的gdp,已經有可能達到80%這個歷史性的整數關口了。
此前還沒有任何一個經濟體能夠達到美國的80%gdp這樣一個水平。
當然中國的強大我們會非常自豪,但我們也要能夠看到這些數據裡面呈現出來的一些小風險和危機。
第一就是,過去2022年中國的消費慾望和傾向的降低其實蘊含不小的風險。
2022年社會零售總額下降了0.2%。
這樣的消費情況,僅比2022年疫情最嚴重的時候略好一點而已。
再看一下2022年的投資。
雖然固定資產投資年化增速有5.1%,但如果就看房地產的話。
2022年全年房地產投資下降了10%。
這個數據是歷史上從來沒有出現的。
包括2020年商品房的銷售面積和銷售價格跌幅都接近1/4,尤其是售價的跌幅大於面積的跌幅。
說明平均房價已經正在下降了。
我自己還關注另外一個數據,就是人口數據。
2022年中國首次出現了人口的凈減少,人口的結構發生了一個變化。
可能眼前沒有那麼緊急,但在中長期上,對於中國經濟的健康發展肯定有非常深遠的影響。
當然以上我關注的這些是風險因素。
但無論是增速趨緩,還是人口結構的調整......
都是一個國家經濟發展到一定階段必然會碰到的問題。
無論是美國、歐洲還是日本、韓國......
都在不同的階段碰到我們類似的情況。
風險有必要積極應對,但不必過於擔憂。
在2022年這樣的背景數據之下,2023年中國的經濟有可能在基數較低的情況下交出一份更好的答卷。
根據目前各省市提交的23年經濟增速目標,平均有可能達到5.5%,甚至更高的gdp增長。
就算按照世界銀行國際貨幣經濟組織相對比較保守的預測。
23年中國的經濟增速也會在4.5%以上。
與之對比,對美國最樂觀的增速評估也只有不到1%。
所以不少華爾街的分析師都認為:
中國將成為23年全球經濟增長最大的貢獻國,沒有之一。
無論是國內消費的復甦反彈,還是接下來大概率的寬鬆貨幣政策。
都有可能帶動a股海外的中國概念股,甚至跟中國所有相關的各類資產,可能出現一些不同幅度的上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