防範化解重大經濟金融風險,這些底線堅決守住!

2023年01月19日18:00:12 財經 3362

編者按:2023年是全面貫徹落實黨的二十大精神的開局之年。近期召開的中央經濟工作會議對經濟工作作出重要部署,為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開好局起好步定向領航。開局之年,中國經濟發展的優勢在哪?如何推動經濟運行整體好轉?人民網記者邀請權威專家學者,談認識、明方向、謀落實,展示我國經濟大船乘風破浪向前的信心。

安全是發展的前提,發展是安全的保障。有效防範化解重大經濟金融風險是中央經濟工作會議明確提出的2023年重點經濟工作任務之一。今年,如何在推動經濟運行整體好轉中防範化解風險?怎樣助力高質量發展?多位專家日前接受了人民網「強觀察」欄目記者採訪。

多措並舉 確保房地產市場平穩健康發展

中央經濟工作會議將房地產的部署放在防風險部分,以「確保房地產市場平穩發展」開篇,並提出了「三保」:保交樓、保民生、保穩定。

「這是中央經濟工作會議首次提出房地產『三保』。」住房和城鄉建設部科技委房地產市場專家委員會委員、浙江工業大學副校長虞曉芬表示,保交樓是穩經濟強信心的基礎,也是保民生的重要舉措。

此外,會議明確提出,推動行業重組併購,有效防範化解優質頭部房企風險,改善資產負債狀況。

防範化解重大經濟金融風險,這些底線堅決守住! - 天天要聞

北京市朝陽區某房地產項目。人民網記者 張桂貴 攝

2022年,一些頭部房企債務風險凸顯,成為影響經濟運行的一個重要風險因素。8月,住建部、財政部、人民銀行等出台措施,通過政策性銀行專項借款方式推進保交樓;11月,人民銀行和銀保監會聯合發布《關於做好當前金融支持房地產市場平穩健康發展工作的通知》,從供需兩端全面發力;同月,人民銀行表示,擬向商業銀行推出2000億元的免息再貸款,支持商業銀行提供配套資金用於支持保交樓,封閉運行、專款專用 。

與之同時,9至11月,房地產開發貸款累計新增1700多億元,同比多增2000多億元;四季度,境內房地產企業債券發行1200多億元,同比增長22%。

當前,努力促進房地產與金融正常循環是金融部門的工作重點之一。今年1月10日人民銀行、銀保監會聯合提出實施改善優質房企資產負債表計劃等四項行動;13日,有關部門起草了《改善優質房企資產負債表計划行動方案》,引導優質房企資產負債表回歸安全區間。

中國宏觀經濟研究院綜合形勢研究室主任郭麗岩認為,頭部房企對於房地產市場的穩定至關重要,一系列金融支持政策的舉措體現出中央保交樓、保民生、保穩定的堅定決心,有助於市場恢複信心,確保房地產市場穩定健康發展。

加大監管 築牢防範金融風險安全底線

中央經濟工作會議提出,要防範化解金融風險,壓實各方責任,防止形成區域性、系統性金融風險。

防範化解重大經濟金融風險,這些底線堅決守住! - 天天要聞

來源:中國人民銀行官網

人民銀行網站發布的《2021年四季度央行金融機構評級結果》顯示,對4398家銀行業金融機構的評級,大部分機構在安全邊界內(1-7級),高風險機構(8-d級)連續6個季度下降,較峰值壓降過半。從機構類型看,農合機構(包括農村商業銀行、農村合作銀行、農信社)和村鎮銀行風險最高,高風險機構數量分別為186家和103家,資產分別占本類型機構的5%、7%。

「近年來,金融風險有一些新情況新變化。」中國人民大學重陽金融研究院執行院長王文分析,除了房地產領域的金融風險外,也需要注意地方性中小銀行、村鎮銀行、信託公司的潛在風險。

對此,王文表示,防範化解金融風險,相關主管部門重視還不夠,地方政府也要履行好屬地管理責任。「今年有望出台的金融穩定法,將明顯提高重大風險防控能力,為守住不發生重大金融風險底線發揮重要作用。」

「防止形成區域性、系統性金融風險作為一項持續性任務,既要重視當前風險,快速排查處置,也要籌劃構建風險風控長效機制。」郭麗岩建議,下一步要加大對金融市場的監督力度,健全權責清晰、分工明確、運行順暢的監管體系,加快金融監管數字化智能化轉型,開發智能化風險識別、評估、預警模塊,著力增強風險監測的前瞻性和穿透性。

持續可控 加強政府債務管理

中央經濟工作會議要求,在有效支持高質量發展中保障財政可持續和地方政府債務風險可控。防範化解地方政府債務風險,堅決遏制增量、化解存量。

財政部部長劉昆接受媒體採訪時表示,截至目前,我國政府債務餘額佔gdp的比重,低於國際通行的60%警戒線,也低於主要市場經濟國家和新興市場國家水平,風險總體可控。

在王文看來,化解隱性債務是防範化解地方政府債務風險的關鍵。「隱性債務,指地方政府在法定政府債務限額之外,直接或間接以財政資金償還等方式舉借的債務。而舉債主體往往是地方政府融資平台公司。」

「規範管理地方政府融資平台公司,是防範地方政府債務風險的重要內容。」劉昆表示,財政部將進一步打破政府兜底預期,分類推進融資平台公司市場化轉型,推動形成政府和企業界限清晰、責任明確、風險可控的良性機制,促進財政可持續發展。

防範化解重大經濟金融風險,這些底線堅決守住! - 天天要聞

來源:財政部官網

記者梳理髮現,近期財政部官網披露的一份提案答覆針對地方政府債務風險明確,要堅持中央不救助原則,做到「誰家的孩子誰抱」。

「一些地方政府存在僥倖心理,認為這些隱性債務,最終中央會兜底。」王文表示,對此,財政部提出「進一步打破政府兜底預期」「誰家的孩子誰抱」等是一次提醒,各地方政府要加快融資平台公司改革,分類推進市場化轉型,建立良性融資機制,實現隱形債務清零,清除隱性債務形成的土壤。

延伸閱讀:

「開局之年論發展」系列報道之一:拼經濟促發展,擴大內需這樣干!

「開局之年論發展」系列報道之二:加快建設現代化產業體系 從這些方面發力

財經分類資訊推薦

成大器者,必須經歷的三項修鍊 - 天天要聞

成大器者,必須經歷的三項修鍊

導語:一名優秀的管理者,必須要經歷三項的修鍊。是哪三項修鍊呢?本文與大家探討。最近,和企業家朋友聊天,我有一個明顯的感受:大家都不怎麼談增長目標了,都在說要向內看,做好管理。這是好事。外部環境越困難,就越要向內看,練好基本功。
暴跌712億!康方生物美國合作方,跌慘了 - 天天要聞

暴跌712億!康方生物美國合作方,跌慘了

陰霾散去,中國的創新葯企又往前走了一大截。 4月25日,港股上市公司康方生物(HK9926)宣布, 派安普利(商品名:安尼可)獲美國食品藥品監督管理局(FDA)批准兩項適應症,用於治療晚期....
特朗普的「服軟」背後:中美貿易戰的最新變局與中國經濟的韌性 - 天天要聞

特朗普的「服軟」背後:中美貿易戰的最新變局與中國經濟的韌性

在全球貿易格局的風雲變幻中,中美貿易戰一直是國際經濟舞台上的焦點。5月4日,美國總統特朗普在接受全國廣播公司(NBC)節目採訪時的一番表態,引發了廣泛關注。他表示「願在某個時候」降低對中國商品加征的關稅,因為當前的高關稅已經讓這兩個世界上最大的經濟體的貿易往來陷入僵局。這究竟是特朗普的權宜之計,還是中美...
最新,歸屬凈利潤最高的103強個股! - 天天要聞

最新,歸屬凈利潤最高的103強個股!

序股票名稱最新價(元)成交量成交額換手率%歸屬凈利潤1工商銀行7.01645萬45.47億0.24842億2建設銀行9.06224萬20.38億2.34834億3農業銀行5.42656萬35.56億0.21719億4中國銀行5.53311萬
債務重組協議簽署及股權解封等,11家上市公司發布重要公告 - 天天要聞

債務重組協議簽署及股權解封等,11家上市公司發布重要公告

一、蒙草生態:喜獲"綠色長城"建設入場券蒙草生態聯合體,以2.04億元中標內蒙古阿拉善左旗防沙治沙鎖邊工程,將在蒙甘邊境築起一道抵禦黃沙的生態屏障,讓"三北"防護林工程再添璀璨明珠。二、領湃科技:儲能賽道再落關鍵一子旗下領湃儲能與新疆科匯電
理財公司披露「成績單」,整體盈利能力提升 - 天天要聞

理財公司披露「成績單」,整體盈利能力提升

4月30日,興銀理財、光大理財、蘇銀理財、寧銀理財等多家理財公司披露2024年度報告,行業經營情況浮出水面。數據顯示,行業整體盈利能力持續提升,部分理財公司凈利潤增速突破20%。經營數據亮眼從凈利潤指標來看,股份行理財公司在行業中佔據領先地
年輕人如何避免掉入消費主義陷阱? - 天天要聞

年輕人如何避免掉入消費主義陷阱?

在物質豐裕的時代,消費主義陷阱如同隱形的漩渦,悄然吞噬著年輕人的財務健康與精神世界。它通過廣告轟炸、社交媒體渲染、金融工具誘導,將「買買買」包裝成生活意義的源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