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以來各國股市紛紛下跌,歐美等國的股市跌幅尤其厲害。
到目前為止,美國納斯達克指數年內跌幅已經達到32.7%,在歐洲德國的指數下跌了16.5%,法國下跌了12.3%。
但是到目前為止,日本股市2022年度的跌幅僅3.9%,表現遠超歐美等國。
但就是這樣,日本依然成為了新一輪的風暴眼,一不小心就有可能引發類似1998年的亞洲金融風暴,而這一次的危害程度將遠超上一次。
01
目前歐美等國家的CPI高達8%以上,歐元區最新宣布的CPI甚至超過了10%,但是目前日本的通脹率依然低於3%,屬於典型的低通脹國家。
但即使如此,目前日本的通脹還是遠高過去的30年。
所以,多年不漲的工資,現在變成了負增長了。雖然日本沒有給員工減薪的習慣,但因為物價漲了,所以相當於減薪了。
其實,還有一個更嚴重問題,日本人的工資在匯率折算之後,已經成為了低工資水平。
如果把今年各個國家的平均最低時薪換算成日元,就會發現日本平均時薪簡直低的嚇人。日本最低時薪不超過1000日元,盧森堡、美國加州、澳大利亞的時薪約為2000日元,是日本時薪的兩倍,德國、英國也都超過1500日元,也都比日本高出不少。
當然,如果我們把上面的工資換算成美元,日本的工資同樣是最低的。
02
因為不同國家的收入本來就是用了不同國家的貨幣的,為了方便比較,就要把它換成同一個貨幣。
偏偏的今年以來,日本的匯率是全世界的主要國家當中跌得最厲害的。所以把它折成任何一個主要貨幣,在日本工作獲得的日元收入,打折成其他貨幣,肯定就是少了很多,這就是日本的工資顯得比其他國家工資低很多的一個很重要的原因。
今年以來,美元指數上漲超過15%,日元對美元已貶值約30%,跌至30年來的低點。
與此同時,與年初相比,日元對歐元和英鎊也各貶值了10%左右。
甚至在亞洲,日本對越南盾也都貶值了20%左右。
無疑,日元的貶值就是現在日本金融的最嚴重問題,也成為了社會問題。
03
而且,雖說現在通脹比歐美低,但卻是近30年來日本的最高水平。
在過去30年,日本沒有多少的通脹,甚至可以說是通縮,也就是說,日本的物價基本上不怎麼漲,所以日本的工資也不怎麼漲,這是一個相輔相成的。
物價不漲,所以工資就不需要漲,老闆沒有責任要給你漲工資,普通員工也沒有理由可以要求加工資。
另外一方面,因為工資不漲,成本沒有增加,所以日本的企業也不需要去提高物價來消化。這也造成了日本沒有通脹的怪現象。
但現在,日本的通脹漲起來了,工資卻加不上去。造成了員工的實際收入的負增長。
收入沒有增加必然導致減少消費,消費減少就會造成企業投資慾望不強,進一步影響經濟。哪怕日本央行一再的堅持貨幣寬鬆,在這種情況下也難以刺激經濟。
04
1998年的亞洲金融風暴,從東南亞各國的匯率崩盤開始,繼而擴散到更多的亞洲國家。
而現在面臨匯率崩盤的變成了日本。
9月下旬跌破了145之後,日本央行不得不出手救市,而到上周,日元匯率進一步跌破150,日本央行再一次出手救市。
但是,未來美聯儲還會有數次加息,一旦日本央行放棄救市,或者救市失敗,那麼新一輪的亞洲金融風暴就不遠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