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歷震蕩回落後,下周A股市場10月行情收官的同時將迎來11月首個交易周。
對於後市市場整體表現,業內機構在看好當前A股權益資產中長期配置性價比很高、中期市場機遇大於風險的同時,也強調尚缺乏更多積極催化因素,市場磨底仍將延續。在後市具體配置方向上,醫藥、軍工、信創、半導體等獲得機構看好。
影響後市投資大事件
科創板股票做市交易業務10月31日啟動
上交所10月28日晚表示,經中國證監會批准,10月31日,首批科創板做市商將正式開展科創板股票做市交易業務。據悉,做市商開展做市交易業務的股票信息將刊登於上交所官方網站「科創板做市商信息」欄目,方便投資者查詢。作為配套措施之一,10月28日,上海證券交易所與中國證券金融股份有限公司、中國證券登記結算有限責任公司聯合發布《科創板做市借券業務細則》,並自發布之日起施行。
銀保監會:人民幣長期走強趨勢不會改變
10月28日,銀保監會相關部門負責人表示,今年以來,銀行業保險業全力支持實體經濟發展,穩住宏觀經濟大盤,防範化解重大金融風險,著力實現「穩增長」與「防風險」的平衡。下一步,將持續提升服務實體經濟質效,全力支持穩住宏觀經濟大盤。此外,該負責人強調,上升時期的經濟必然形成上升的貨幣,人民幣長期走強的趨勢不會改變。
前9月吸收外資保持兩位數增長
10月27日,商務部新聞發言人束珏婷在例行新聞發布會上表示,1至9月,全國實際使用外資10037.6億元,同比增長15.6%,摺合1553億美元,增長18.9%。下一步,重點外資項目工作專班將圍繞新一批重點項目特別是製造業領域標誌性外資項目開展工作。
機構後市投資觀點
中信證券:情緒交易集中釋放帶來右側更好買點
隨著國內基本面和政策預期日益明朗,夯實市場中期修復基礎,本輪市場底部將二次確認,帶來右側更好買點。建議繼續堅持均衡配置,圍繞明年有估值切換空間和政策確定性強的品種展開,具體包括半導體、軍工白馬龍頭、信創、化工新材料、職業教育等。
中金公司:中期市場機遇大於風險
短期投資者悲觀預期的調整可能需要更多積極催化因素,但是考慮當前資產價格已經計入了相對悲觀預期,對後續市場環境不必過於悲觀。中期市場機遇大於風險,配置上仍以低估值、與宏觀關聯度不高或景氣程度尚可且有政策支持的領域為主。
中信建投:底部區域需要耐心
當前A股權益資產中長期配置性價比很高,進一步下跌空間有限,不宜過度悲觀,但A股難以出現大級別上漲,投資者應保持合理預期,耐心磨底。在基本面組合偏弱背景下,需要持續關注流動性預期和風險偏好的變化,尤其是美債利率的下行很可能是未來一個潛在積極因素。建議關注醫藥、風光儲、軍工、信創、半導體設備/材料等。
前海開源:預計2023年醫藥行業重新進入上升通道
三季報數據顯示,全市場機構醫藥行業持倉已降至歷史低位,低於醫藥行業在A股中市值佔比,醫藥行業整體估值處於歷史低位,對於各種悲觀預期已經反映較充分。預計從2023年開始,醫藥行業將有部分公司陸續進入集采後周期,政策帶來的業績擾動大概率基本結束,基本面重新進入上升通道。多重因素共振下,醫藥當前時點下行風險有限,長期來看獲取超額收益的概率較大。
諾安基金:基建、設備等行業或將迎來機會
展望四季度,A股絕大部分公司的估值已進入合理區間。地產產業鏈整體的風險目前可控,10月過後,此前疫情受損的行業或在一定程度上得到緩解,龍頭公司的韌性和可持續性將被重點關注。同時,伴隨經濟復甦的要求,逆周期下有擴張需求的基建、設備等一系列行業及公司或迎來機會。
嘉實基金:電動車、計算機等行業成長空間較大
新能源、智能汽車、化工等產業將成為中國經濟中重要的增長動力,成為未來五年帶動經濟增長的新引擎。當下,電動車、計算機、電子、軍工和醫藥等經典成長行業都處於歷史估值較低的位置,同時成長空間較大,經濟轉型的背景也要求這些產業中周期仍然保持較快的增長。
編輯:於紅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