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爾集團李敏:清華博士紮根研發一線 親歷中國家電行業科技「破圈」

2022年10月10日06:51:22 財經 1570
海爾集團李敏:清華博士紮根研發一線 親歷中國家電行業科技「破圈」 - 天天要聞海爾集團李敏:清華博士紮根研發一線 親歷中國家電行業科技「破圈」 - 天天要聞

青島新聞網獨家】

(記者 李麗濤 寧冠宇)

「以前大家買好家電,首選是日系、德系,而現在提到好家電,第一反應都是我們國產品牌。」這對於在家電行業深耕了小十年的李敏來說,是莫大的肯定。2014年,清華大學博士畢業的李敏加入海爾,參與到家電產品的研發工作中。從關注產品性能到關注用戶體驗,摒棄閉門造車提倡開放創新,海爾的研發理念讓李敏看到家電行業的多種可能。

從研發人員到業務總監,李敏一路成長,見證了海爾持續創新突破,國內家電行業也從跟跑到領跑,迎來高質量發展的時代。

海爾集團李敏:清華博士紮根研發一線 親歷中國家電行業科技「破圈」 - 天天要聞

以用戶需求為導向 清華博士「入海」研發家電

「海爾最吸引我的,是永遠以用戶的需求為出發點做研發。」2014年,即將從清華大學博士畢業的李敏,在海爾的校招台前駐足許久,一句「打造全球領先的美好生活解決方案服務商」的理念將這名高材生留了下來。材料學出身的李敏加入海爾的產品研發部門,入職「第一課」就教會了她「用戶需求」的重要性。

在其他家電品牌還執著於冰箱傳統性能指標的固化標準時,海爾率先提出關注「用戶需求」。「每次提報方案的硬性要求就是必須有用戶交互,沒有用戶交互的方案都是要打回去重做的。」李敏說,這些在當時看來有些嚴苛的規定,卻能讓產品研發的全流程,都有用戶的參與。

比如,針對用戶吹空調後常見的鼻塞、頭暈、乏力等「空調病」,海爾與67萬用戶交流出各種各樣的空調設想,最終互動出一款更智慧、更健康、能吹自然風的天樽空調,解決了空調行業的百年難題。

海爾的冰箱、空調等家電技術引領行業發展,作為幕後研發人員的李敏倍感驕傲。「和家人出去逛街,會專門把他們帶到海爾專櫃看看,告訴他們這些爆款產品里,有我的一份心血。」

海爾集團李敏:清華博士紮根研發一線 親歷中國家電行業科技「破圈」 - 天天要聞

跨界技術「碰撞」奇蹟 開放創新打開研發新天地

經過不斷地學習實踐,李敏屢屢將自己的專業知識與用戶需求結合,設計創新方案。但單學科知識支撐的研發難免有局限,如何做出超越能力範圍的優秀產品?「開放創新」是李敏在海爾學到的第二課。

彼時,海爾推出了乾濕分儲冰箱,根據用戶體驗,海爾想要迭代研發一款新冰箱,能讓三文魚、草莓等不易存儲的食材,在延長保鮮期的同時依然保持營養和口感。李敏將食材高品質存儲的路徑進行了深入全面的技術拆解。「控制冰箱內的氧氣濃度是關鍵所在。」但此前,業內從未有任何企業探索過冰箱氧氣濃度的問題,一切都是空白。

此時,海爾打造的開放創新平台提供了有力支持。通過平台鏈接的全球20萬+專家、100萬+創新資源,李敏邀請了燃料電池、工業氣體、船舶運輸、水處理等行業專家和創新資源進行跨界交流,最終從醫療領域的富氧膜技術中獲得了靈感,鎖定突破方向。

隨後,通過海爾平台鏈接全球資源網路,吸引了中科院、膜材料初創公司等先進資源參與進來,與海爾研發、產業等團隊共創,最終實現了行業首台MSA低氧保鮮冰箱方案的落地,冰箱低氧保鮮技術更是獲得了36項國際專利。在此基礎上,海爾還主導了首個IEC國際保鮮標準,把冰箱評價維度由單一的製冷效率,拓寬到用戶更關心的保鮮效果上。

「沒想到醫療與冰箱技術跨界融合會產生這麼大的『化學反應』,這是開放創新帶給我們的驚喜!」如今回憶起來,李敏依然感嘆連連。

海爾集團李敏:清華博士紮根研發一線 親歷中國家電行業科技「破圈」 - 天天要聞

她是「斜杠青年」 用數據智能為創新加速

「誰能想到三十多歲還要從零開始學python,學數據建模。」李敏調侃自己加入海爾後成了一個一專多能的「斜杠青年」。入行近10年,當年的清華博士如今成長為海爾的中堅力量。她所在的HOPE創新生態平台,圍繞用戶需求進行24小時不間斷創新,為智慧住居、產業互聯網、大健康等賽道的創新發展注入「科技能量」。與此同時,資源方也通過平台加速科技成果產業化,並在創造價值的過程中獲得分享,共創共贏。

在「十四五」規劃綱要提出要「形成以企業為主體、市場為導向、產學研用深度融合的技術創新體系」的大背景下,海爾三大平台加速融通創新。其中HOPE創新生態平台引入科技創新資源,海創匯進行加速孵化,卡奧斯開展生態賦能,三大平台聯手發力,加速科技創新創意和成果轉化至產業鏈,最終成為人們美好生活的一部分。

積累了足夠的研發實踐經驗後,李敏搶單成為海爾HOPE創新生態平台的業務總監,負責為研發引入學術界、產業界最領先的成果,讓有限的研發人員與無限的外部研發資源聯動起來,快速形成技術方案,以提升創新的效率和質量。如今,她帶領團隊建立起企業技術需求庫、動態情報庫、技術資源庫,用數據智能發掘、推薦和對接更多創新資源。

在李敏看來,個人的成長離不開企業的發展。「家電行業從關注產品到關注用戶體驗,企業從研發生產變成美好生活解決方案的服務商,我很期待行業未來還會出現怎樣的新形態,但不論何時,我堅信我們海爾的研發團隊能繼續引領行業前進。」對於未來,李敏充滿期許。

財經分類資訊推薦

關稅戰下 中國外貿進出口表現亮眼背後的底氣 - 天天要聞

關稅戰下 中國外貿進出口表現亮眼背後的底氣

4月美方挑起關稅大戰,對我國的外貿企業是一個嚴峻考驗。5月9日,海關總署對外發布了前4個月外貿數據。4月當月,我國貨物貿易進出口3.84萬億元,增長5.6%。其中,出口2.27萬億元,增長9.3%;進口1.57萬億元,增長0.8%,進出口雙增長的規模,創造了歷史同期第二高,帶動前4個月外貿整體增長達到2.4%。外貿數據反映的是千萬家...
美商家曬關稅賬單:進口3000美元付關稅4600美元 - 天天要聞

美商家曬關稅賬單:進口3000美元付關稅4600美元

高額關稅下,美國的小企業主受到嚴重衝擊。來自紐約的埃斯納爾曬出了他的高額關稅賬單,賬單顯示,關稅的費用已經超過了他進口商品本身的費用。埃斯納爾經營著一家男士護理用品公司,他向記者展示了剛剛收到的一筆關稅賬單,他從中國進口的商品總額大約是3000美元,但由於徵收了150%多的關稅,他僅關稅就要支出4600美元。而...
中國一重陸文俊被查,涉嫌嚴重違紀違法!去年公司虧了超37億元,股價下跌 - 天天要聞

中國一重陸文俊被查,涉嫌嚴重違紀違法!去年公司虧了超37億元,股價下跌

每經記者:楊煜 每經編輯:程鵬,董興生5月9日,據中央紀委國家監委網站消息,中國一重集團有限公司黨委常委、副總經理陸文俊涉嫌嚴重違紀違法,目前正接受中央紀委國家監委紀律審查和監察調查。 在中國一重集團有限公司(以下簡稱「一重集團」)官網,陸文俊已被從集團公司領導班子中撤下。 陸文俊同時擔任中國一重(60110...
增量政策再出「組合拳」,為中國經濟注入更多確定性 - 天天要聞

增量政策再出「組合拳」,為中國經濟注入更多確定性

降准降息、設立服務消費與養老再貸款、發布公募基金重大改革方案……近日,一攬子金融政策發布,進一步穩市場穩預期有了「強心針」。自從去年推出增量政策以來,隨著經濟形勢的變化,我國不斷加大宏觀調控強度,一....
讀懂IPO|勝軟科技棄A赴港,會計差錯頻現,4年4換會計師事務所 - 天天要聞

讀懂IPO|勝軟科技棄A赴港,會計差錯頻現,4年4換會計師事務所

本文來源:時代商學院 作者:陸爍宜圖源:圖蟲創意來源丨時代商業研究院作者丨陸爍宜編輯丨鄭琳會計差錯頻現、IPO關鍵期更換會計師事務所,棄A轉港的山東勝軟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下稱「勝軟科技」)能否成功叩開港交所的大門?北交所官網顯示,2023年
百威亞太,調整蓄勢 - 天天要聞

百威亞太,調整蓄勢

2025年第一季度,百威亞太在複雜市場環境下展現出戰略定力。5月7日,百威亞太發布的2025年首季報顯示,公司實現營收14.61億美元。細究財報細節,百威亞太正通過主動調整蓄力長期增長,短期數據的波動,反而凸顯出管理層「以退為進」的經營智慧
提振消費看供給側:誰真正走進了消費者的心? - 天天要聞

提振消費看供給側:誰真正走進了消費者的心?

2025年,「提振消費」成為中國經濟的關鍵詞。從中央政策到地方實踐,從產業升級到消費場景創新,如何讓消費者從「不敢買」轉向「主動買」,均直接向供給側改革的深層邏輯——誰能真正讀懂消費者的心,才能在多元化需求中精準破題。
關稅考驗中國企業出海韌性,什麼商家受影響最大?誰定力強? - 天天要聞

關稅考驗中國企業出海韌性,什麼商家受影響最大?誰定力強?

作為全球最大的程序化廣告平台,TTD(The Trade Desk)的業務覆蓋全球225個國家和地區。在當前關稅風暴席捲全球的背景下,中國企業出海有何新動向?從服務中企出海的第三方角度,TTD給出一些觀察。「關稅衝擊以來,沒有品牌的商家受影響最大。」TTD中國區資深業務拓展總監吳昱霖日前受訪表示,和TTD合作的基本上都是根基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