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清輝:A股商譽侵蝕業績情況頻現 IPO企業賬上商譽是監管關注重點

2022年10月08日06:42:16 財經 1963

著名經濟學家宋清輝對北京商報記者表示,A股商譽侵蝕業績的情況屢見不鮮,IPO企業賬上商譽更是監管層關注的重點,這容易導致企業上市後出現業績「變臉」的情況。

宋清輝:A股商譽侵蝕業績情況頻現 IPO企業賬上商譽是監管關注重點 - 天天要聞

商譽值高企 長晶科技靠併購「撐起」IPO

成立不足四年時間,江蘇長晶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長晶科技」)要向資本市場發起衝擊。近期,深交所官網顯示,長晶科技創業板IPO獲得受理,公司擬募資16.26億元。闖關A股背後,長晶科技也有其迅速IPO的「秘訣」,即頻繁併購,自成立以來先後拿下了A股公司長電科技旗下深圳長晶半導體有限公司(以下簡稱「深圳長晶」)100%股權、江陰新申弘達半導體銷售有限公司(以下簡稱「新申弘達」)100%股權。此外,就在今年,長晶科技還「吞下」了分立器件廠商江蘇新順微電子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新順微」)。

擬首發募資16.26億元

深交所官網顯示,長晶科技IPO正式獲得深交所受理,公司擬募資16.26億元。

據了解,長晶科技是一家專業從事半導體產品研發、生產和銷售的企業,公司主營產品按照是否封裝可以分為成品(分立器件、電源管理IC)和晶圓兩大類,廣泛應用於消費電子與工業電子領域,並持續拓展汽車電子領域市場。

從主營業務收入構成來看,分立器件產品為長晶科技貢獻營收比例較高,2019-2021年以及2022年一季度,該產品實現銷售收入分別約為8.73億元、11.37億元、16.2億元、3.53億元,佔比分別為84.55%、86.56%、87.12%、86.55%;電源管理IC產品實現銷售收入分別約為1.57億元、1.74億元、2.35億元、5436.29萬元,佔比分別為15.25%、13.21%、12.62%、13.32%。

此次創業板IPO,長晶科技擬募資16.26億元,投向年產80億顆新型元器件項目、年產60萬片6英寸功率半導體晶元擴產項目、高可靠性功率器件及電源管理IC項目、第三代半導體及IGBT技術研發項目以及補充流動資金,分別擬投入募資5.23億元、2.85億元、2.29億元、1.9億元、4億元。

截至招股書籤署日,長晶科技實際控制人為楊國江,通過上海江澄、上海江昊和上海傅譽合計控制公司34.38%的股份,上海江昊為公司控股股東。

履歷顯示,楊國江1971年出生,本科學歷,清華大學EMBA在讀。

IPO背後靠併購撐起

成立不足四年時間,長晶科技快速IPO背後靠併購撐起。

2018年12月,長晶科技便迅速啟動併購,瞄準了A股公司長電科技旗下的分立器件銷售業務以及分立器件自銷業務。

據了解,長電科技是全球第三大半導體封測龍頭企業,主要為晶元設計企業提供封測服務。為進一步優化資源配置、專註半導體封測代工業務,長電科技將從事分立器件銷售業務的子公司深圳長晶及分立器件自銷業務進行了剝離,為了承接公司分立器件自銷業務及團隊,長電科技於2018年11月新設子公司新申弘達,以便於完成本次交易的資產交割。

2018年12月10日,長晶有限(長晶科技前身)與長電科技簽訂《股權轉讓協議》,約定長電科技將新申弘達100%股權轉讓給長晶有限,交易對價為1億元;此外,長電科技將深圳長晶80.67%股權也同步轉讓給了長晶有限,作價1.61億元。

深圳長晶剩餘19.33%股權由楊國江、范榮定、楊澄平等人持有,當年12月,長晶科技也從上述自然人中拿下了深圳長晶19.33%股權,交易對價合計3866.67萬元。

由此,在2018年年晶科技併購了深圳長晶100%股權和新申弘達100%股權。值得一提的是,楊國江曾有過在長電科技的任職經歷,2002年6月-2007年12月,曾任長電科技深圳分公司總經理。

除此之外,長晶科技2020年10月完成了對江蘇海德半導體有限公司(以下簡稱「海德半導體」)100%股權的收購。據了解,海德半導體原系長晶科技主要的二極體封測服務及集中委託成品採購供應商之一,主要從事二極體的研發、設計、生產和銷售。對於上述收購,長晶科技表示,為了提升公司在封測產能方面的自給能力,進一步控制和優化封測成本。

而在申報上市之前,長晶科技也剛拿下了新順微控股權。

新順微曾欲獨立IPO

在長晶科技併購的眾多公司中,新順微體量較大,公司還曾做過上市輔導,欲獨立IPO。

據了解,新順微成立於2002年,成立至今主營業務均為分立器件晶圓製造,經過近20年的發展,已成為行業內主要的半導體分立器件晶圓製造企業之一。截至招股書籤署日,新順微擁有5英寸、6英寸晶圓製造產線,產能可達到130萬片/年。

新順微向下遊客戶供應的晶圓類型涉及二極體、三極體、MOSFET等。晶圓系分立器件的主要原材料,決定了器件的功能和電性參數,經劃片、封裝為分立器件成品後,最終應用於消費電子、工業控制等諸多領域。

2021年2月,據江蘇證監局披露的企業輔導備案信息公示顯示,新順微擬A股IPO,已進行上市輔導備案。不過,最終並未正式提交招股書。

今年3月,長晶科技完成對新順微控股權的收購,此後,經交易各方協商,長晶科技於6月收購寶辰投資、上海匯付、金浦新興、金浦創業等4名股東合計持有的新順微8.89%股權。

截至招股書籤署日,長晶科技合計持有新順微76%直接或間接股權並控制新順微98.17%表決權。

長晶科技也表示,收購新順微後,公司在部分分立器件產品領域具備了IDM全產業鏈能力。財務數據方面,2021年以及2022年一季度,新順微實現凈利潤分別約為1.13億元、5121.28萬元。

頭頂9.46億商譽

頻繁併購也推高了長晶科技商譽。

數據顯示,截至2022年3月31日,長晶科技合併報表商譽賬麵價值為9.46億元。值得一提的是,相比公司近年來業績表現,長晶科技商譽值高企。

財務數據顯示,2019-2021年以及2022年一季度,長晶科技實現營業收入分別約為10.72億元、13.39億元、19.02億元、4.13億元;對應實現歸屬凈利潤分別約為1.04億元、6643.24萬元、2.44億元、4532.43萬元;對應實現扣非後歸屬凈利潤分別約為9555.31萬元、1.31億元、2.23億元、4148.06萬元。

宋清輝:A股商譽侵蝕業績情況頻現 IPO企業賬上商譽是監管關注重點 - 天天要聞

著名經濟學家宋清輝

著名經濟學家宋清輝對北京商報記者表示,A股商譽侵蝕業績的情況屢見不鮮,IPO企業賬上商譽更是監管層關注的重點,這容易導致企業上市後出現業績「變臉」的情況。投融資專家許小恆亦指出,頻繁併購帶來的商譽減值風險不容忽視,一旦收購資產未完成業績承諾,會直接侵蝕公司業績。

在招股書中,長晶科技也提示風險稱,若未來收購的相關資產組經營業績受到經濟形勢、產業政策、市場競爭等因素影響,無法實現預期的經營業績,則公司可能面臨商譽減值的風險,從而對公司的業績表現帶來不利影響。

針對相關問題,北京商報記者向長晶科技方面發去採訪函,不過截至記者發稿,對方並未回復。原標題:商譽值高企 長晶科技靠併購「撐起」IPO

北京商報記者 馬換換

財經分類資訊推薦

黔東南保險行業協會開展2025年度車險理賠服務質量現場測評 - 天天要聞

黔東南保險行業協會開展2025年度車險理賠服務質量現場測評

進一步推動黔東南州財險公司改善車險理賠服務質量,提升保險消費者滿意度,在國家金融監督管理總局黔東南監管分局的指導下,根據《車險理賠服務現場測評工作指引》的要求,5月23日,黔東南州保險行業協會於2025年5月23日對黔東南州15家財險公司開展了車險理賠服務現場測評活動。本次測評以報案環節、調度環節、現場查勘環節...
全國統一大市場建設加快向縱深推進 - 天天要聞

全國統一大市場建設加快向縱深推進

央視網消息(新聞聯播):習近平總書記指出,當今世界,最稀缺的資源是市場。市場資源是我國的巨大優勢,必須充分利用和發揮這個優勢。要深化要素市場化改革,建設高標準市場體系,加快構建全國統一大市場。今年以來,全國統一大市場建設向縱深推進。
全球頂尖投資機構集體發聲! - 天天要聞

全球頂尖投資機構集體發聲!

【導讀】全球頂尖資產管理機構共話「全球資產配置與中國機遇」中國基金報記者 曹雯璟 吳娟娟全球經濟格局深刻變革、地緣政治複雜多變。在此背景下,如何進行有效的資產配置,如何把握中國市場的獨特機遇,成為當前投資界最為關注的焦點。5月20日,由中國基金報主辦的首屆全球資產管理論壇在深圳舉行。論壇圓桌討論環節聚焦...
深圳證監局:個別私募向外部出借股票,相關人員涉非法經營被偵辦 - 天天要聞

深圳證監局:個別私募向外部出借股票,相關人員涉非法經營被偵辦

來源:深圳證監局近年來,深圳證監局在日常監管中發現,轄區部分私募機構從事讓渡產品投資管理職責的「通道」業務,將投資管理職責委託他人行使,未獨立行使投資決策權,未恪盡職守, 未履行謹慎勤勉義務,違反《私募投資基金監督管理條例》(以下簡稱《私募條例》)以及《私募投資基金監督管理暫行辦法》(以下簡稱《私募管...
公募改革「觸及靈魂」,中國正破解金融的世界性難題 - 天天要聞

公募改革「觸及靈魂」,中國正破解金融的世界性難題

中國公募基金行業長期存在「規模至上」的發展偏差,固定管理費模式導致基金公司過度追求規模擴張,卻忽視基民投資回報,導致「基金賺錢、基民不賺」的行業痛點。證監會出台《推動公募基金高質量發展行動方案》,是中國資本市場治理模式的突破性探索,打破傳統固定費率框架,通過利益綁定機制倒逼行業回歸 「代客理財」 本源...
中國汽研與引望簽署戰略合作協議 - 天天要聞

中國汽研與引望簽署戰略合作協議

IT之家 5 月 25 日消息,據中國汽研消息,5 月 22 日,中國汽車工程研究院股份有限公司與深圳引望智能技術有限公司簽署戰略合作協議。中國汽研黨委副書記、董事、總經理劉安民,黨委委員、副總經理王紅鋼,引望 CEO 靳玉志、CTO 卞紅林出席簽約儀式。劉安民表示,中國汽研與引望在產品研發、科技創新、平台賦能等方面始終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