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民營經濟是高質量發展的澎湃動力。今年以來,我市高度重視民營經濟發展,做好「加減法」,力促民營經濟高質量發展。
翻開今年以來我市民營經濟發展的畫卷,起筆不凡,落畫精彩。1-8月,我市累計新發展個體工商戶14435戶,同比上升2.02%。截至今年8月,全市現有個體工商戶16.70萬戶,資金數額210.31億元;有私營企業67297戶,註冊資金3495.65億元。
「加」資金獎補 「減」稅費負擔
馬鞍山南實科技有限公司有個「三級跳」,2019年新增為規上工業企業,2021年獲市專精特新、省專精特新稱號,2022年獲得專精特新小巨人稱號,預計可獲小巨人獎勵100萬元。
民營企業獲得「真金白銀」的背後,是我市出台以製造業為主體促進現代產業高質量發展「1+N+X」政策。市財政在預算中安排5億元用於支持中小企業(民營經濟)發展,支持民營企業依法平等享受國家及省市各項優惠政策。
減與加總是相輔相成。針對民營企業,我市出台電力接入工程「零投資」政策,鼓勵實行工業用地彈性出讓,實行過渡期土地政策,落實各級稅費政策和涉企收費清單制度,截至目前,共落實各項稅費支持50多億元。
「加」營商服務 「減」門檻限制
「省級技術創新示範企業、科技保險補助、安徽省高新技術企業認定等產業政策支持資金,以往需要申報、審批,現在通過平台,資金馬上就能到賬。」安徽科達機電股份有限公司負責人表示,「免申即享」新模式讓企業把時間和精力都投入到生產經營中。
我市打造「採石會客廳」品牌,推行「政策找企業」,依託「惠企通」服務平台實施產業政策「免申即享」。截至目前,平台已註冊企業2416家,實現631項細化政策全程網上辦理。
做好服務,更要破除門檻限制。我市推進公平競爭,印發了《妨礙民營經濟公平參與市場競爭專項排查整治工作實施方案》,破除針對民營企業設置的各類不合理市場准入、退出限制,清理針對民營企業實行的區別性、歧視性優惠政策。
政策是行動的先導,我市開展制止濫用行政權力、限制民營經濟公平參與市場競爭的檢查工作,清理針對民營企業實行的區別性、歧視性優惠政策。2022年以來,全市共審查增量規章、規範性文件以及其他政策措施282件。
「加」資金保障 「減」金融風險
近日,在我市融為「益企」暢聊會上,招商銀行馬鞍山分行為安徽金晟達生物電子科技有限公司發放信用貸款「電費貸」5000萬元。
我市加強信用體系建設,推廣「稅源貸」「出口貸」「稅融通」等信用類貸款擔保產品,截至8月底,發放信用類擔保貸款92戶,共計3.41億元。與此同時,對民營企業首次、輕微違法違規行為建立容錯機制,按照包容審慎監管的原則,不斷完善信用修復機制,對符合條件的失信企業積極開展信用修復工作。
民營企業,減少金融風險是很重要的工作。為大力清理和防止拖欠民營企業賬款,我市建立清欠工作投訴舉報機制、約談機制、例會機制、懲戒機制等長效機制。相關部門定期摸排機關、事業單位和國有企業拖欠中小企業賬款情況,嚴格落實《保障中小企業款項支付條例》,強化政府投資項目審核和預算約束,從源頭預防和防範化解拖欠問題。
記者 鄔剛 通訊員 孟艷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