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15日,工行、農行、中行、建行、交行、郵儲這六大國有銀行和招商銀行的存款掛牌利率都悉數下調。16日,中信銀行、光大銀行、民生銀行、平安銀行、浦發銀行、廣發銀行等銀行發布公告,宣布下調定期存款利率。有業內人士則表示,各大銀行將存款利率下調,主要是為了降低融資成本,這樣更有利於銀行向實體經濟讓利。
而我們則認為,各大銀行都紛紛降息,主要有以下三大原因:第一,各種銀行理財產品的收益率正處於下滑通道之中。與此同時,國債利率近期也在不斷下行,9月份發行的國債利率也下降了0.15個百分點。而理財產品和國債的整體收益率的下降,肯定會降低銀行存款的利率。
第二,儲戶的存款數量大幅增加。受到疫情反覆,以及實體經濟不景氣的影響,現在居民存款總額在快速增加。資料顯示,僅2022年上半年,我國住戶存款餘額就增加了10萬億,單是這半年的新增存款數量,超過了過去一年的新增存款數量。現在各大銀行手裡並不缺錢,而是擔心貸款放不出去。
第三,各大銀行將存款利率下調,主要是為了降低融資成本,給實體經濟讓利,也給貸款買房者減壓。由於受到疫情反覆的影響,今年國內實體經濟下行壓力比較大,而且各種投資和消費需求持續低迷。各大銀行希望通過降息,能夠減輕企業和購房者的還貸壓力,並且刺激居民消費增長。
現在問題來了,各大銀行都紛紛降息了,對於老百姓的生活會有什麼影響呢?首先,儲戶們的存款利率下降了,利息收入就減少了。拿工商銀行的3年期存款利率來看,定期存款利率則從2.75%下調至2.60%,下調15個基點。如果儲戶有100萬存在工商銀行,一年光利息損失就達到1500元。這也是銀行希望大家把存款用於消費支出。
再者,銀行的房貸利率下降了,這對於購房者來說是利好消息。去年下半年,銀行的房貸利率還是5.8%以上,現在一下子跌到4.25%,每個月的還貸壓力會減輕許多。不過,之前的購房者今年還將繼續執行原來的房貸利率,只有到了明年初,才可以享受到現在優惠的房貸利率了。實際上,銀行降息就是為了鼓勵老百姓買房置業,從而達到刺激樓市回暖的效果。
最後,較高的物價還會持續一段時間。由於各大銀行紛紛降息,這會導致存款出現一定的分流現象,一部分人覺得把錢存在銀行裡面不划算,還不如用於消費支出。此外,由於消費類貸款利率也下降了,很多人都會選擇加大貸款消費的需求,這樣國內消費需求會出現一定程度的反彈,今明兩年通貨膨脹不會馬上過去。
近期,各大銀行紛紛下調存款的利率,主要是希望減輕存款快速增長的壓力,降低實體經濟的融資成本,刺激老百姓消費需求,當然也是為了鼓勵人們購房,以恢復樓市的繁榮。而各大銀行在下調存款利率之後,會給老百姓的生活帶來三個方面的影響:①儲戶的存款收入將會減少;②購房者的還貸壓力將會減輕;③較高的物價還會持續一段時間。對此,大家也要有一個心理準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