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為創始人任正非在華為內部一篇題為《整個公司的經營方針要從追求規模轉向追求利潤和現金流》的文章中,表達了他對未來經濟形勢的判斷。
他表示,華為應改變思路和經營方針,從追求規模轉向追求利潤和現金流,保證渡過未來三年的危機。「把活下來作為最主要綱領,邊緣業務全線收縮和關閉,把寒氣傳遞給每個人。」
對全球經濟衰退的擔憂正在加劇,許多科技公司已宣布大規模裁員和凍結招聘以削減開支。
從蘋果和Meta,到微軟和Netflix——在大流行期間蓬勃發展的科技行業正顯示出低迷的跡象。
這個消息令人沮喪,足以引起焦慮,迫使專業人士為了保住工作而超越自我。
你怎樣才能讓你的職業免受經濟衰退的影響?
1. 多元化收入來源
不要只依賴一種賺錢方式——這是「最好的反危機策略」。
理想情況下,尋找不同垂直領域、地域和技能組合的工作,以使您的收入組合多樣化並最大限度地降低風險。如果你的其中一個演出停了,你會更容易找到替代品,比如說——你收入的 30%,而不是一下子失去所有東西。
但是,除了自由職業者或同時從事多項工作之外,還有其他選擇。
你總能找到一家為你提供多個項目而不僅僅是一個項目的公司,從而在保持更舒適的工作環境的同時最大限度地降低風險。
2. 參與零工經濟
隨著越來越多的人在工作方面需要靈活性和自由,自由職業者的勞動力繼續增長。根據自由職業者平台的信息 2022 年輕自由職業者經濟影響報告,僅在美國,截至 2021 年就有超過 600 萬獨立專業人士。
報告稱:「據估計,這些勞動力在 2021 年的收入為 2,470 億美元,高於 2020 年的估計值 2,340 億美元。」
對靈活就業人員的需求增加是「擺脫企業奴役的絕佳機會」並增加收入潛力——無需辭職或換工作。
3. 留意「麻煩的跡象」
由於今年餘下時間前景不明朗,風險投資家警告他們的投資組合公司要為更艱難的時期做好準備。
一些初創公司已經採取了行動。
例如,瑞典金融科技巨頭 Klarna於去年 6 月成為歐洲最有價值的金融科技獨角獸,當時估值 460 億美元,上周宣布計劃裁員約 10% 的全球員工。
他們是風投支持的公司,燒光了現金……快速招聘,並指望風投不斷湧入現金。現在情況發生了變化,他們被迫削減開支。
總是對與你合作的公司進行三重檢查,因為你經常可以看到大規模支出出現問題的跡象,並考慮那些對自己的資金有意識且對利潤透明的自力更生的企業。
4. 投資於你的技能
即使在最具挑戰性的時期,也有一些技能需求量很大。
「每一次危機都是機會。」
建議是研究趨勢技能,與人力資源或團隊領導交談,以「找出如何成為有價值的資產」。
「僱主欣賞並提拔渴望學習的才華橫溢的員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