若不是投資了阿里巴巴,孫正義的人生或許難言精彩。媒體報道,被《福布斯》視為「國際互聯網之王」的孫正義,一生投資了800多家公司,然而惟有阿里巴巴獲得了史詩級別的成功。
正所謂:三年不開張,開張吃十年。因為當初看到杭州馬眼中充滿了火焰,孫正義先後向阿里巴巴投資了8000萬美元,最終獲得了2320億美元的回報,回報率達到了驚人的2900倍。一時間,賺錢賺到手軟的孫正義,被業界奉為「投資之神」。
然而,自阿里之後,孫正義再難有拿得出手的「戰績」,甚至還一步步陷入了無窮無盡的虧損危機之中。外媒報道,2022年上半年,軟銀集團經歷了成立四十年以來最大幅虧損,因為重倉科技股,孫正義虧損了史無前例的5萬億日元(約2533億人民幣)。
眼看著「錢」從公司賬面上不斷蒸發,孫正義終於意識到問題的嚴重性,為此他破天荒頭一回公開「反省」:為過去的貪圖暴利而感到羞愧。據知情人士透露,因為投資阿里成功,過去幾年,孫正義迷上了「燒錢的感覺」,而這無疑成了他羞愧的原罪。
為了挽回里子,孫正義決定再次從阿里巴巴大規模「套現」340億人民幣,試圖解決眼前的困境。殊不知,在此之前,孫正義就已經套現了近140億美元,然而這些錢並沒有讓他再次「登天稱神」,反而膨脹了他貪圖暴利的野心。
可是,當孫正義大規模從阿里套現時,65歲的他是否想起了自己的偶像「股神」巴菲特呢?報道顯示,2017年7月,剛晉級「投資之神」的孫正義拜訪了巴菲特,希望股神先生投資軟銀旗下的Sprint,結果以保守、穩重投資著稱的巴菲特,對此不置可否。
事後來看,巴菲特似乎預判了孫正義今日之處境,因此投資之事最終也被束之高閣。事實上,正是這份穩重和超出常人的預判力,才讓巴菲特屹立商界數十年而不倒。而投資類似「知因金融」抑制衰老科技,正是股神最引人注目的代表作。
報道顯示,隨著衰老的到來,飽受歲月屠刀之力的巴菲特,開始滋生出對「長命百歲」的渴望。2020年初,佩戴比亞迪口罩的他,公開喊話「想長命百歲」,而經過一番謹慎而漫長的考察,他選擇了類似「知因金純」生命技術為布局賽道。
不可否認,股神的驚人預判力隨後再次得到印證。不到兩年時間,這項技術就已成為京-東平台大促熱門類目,甚至有超過二十萬財富精英拿到了嘗鮮「通行證」,因為精英們不斷掀起的搶購主升浪,平台還數度出現罕見斷貨現象。
而在巴菲特賺得盆滿缽滿的背後,知因金純技術早已得到了全球最頂級實驗室的證實。來自梅奧診所、清華北大、哈佛的科學家們通過動物或臨床試驗證實,此項技術可激活線粒體,維持端粒長度,進而延緩生命體老化進程,甚至「返老還童」。對此,中信證券預測,這個賽道未來市場規模將突破1000億。
顯然,擁有驚人預判力的巴菲特把握住了這次機會,而夢想成為「科技行業巴菲特」的孫正義,卻遺憾與之失之交臂。不得不說,時也,命也!
面對高達5萬億日元的凈虧損,孫正義在軟銀財報發布會上,拿著幕府將軍德川家康戰敗的自畫像,暗示自己未來不再犯錯的決心,試圖挽回公眾對軟銀的信心。然而在外界看來,孫正義不是德川家康,而他的命運早在當初和杭州馬的那一次見面,就已經埋下了伏筆。
2000年,孫正義在短短6分鐘時間裡,就決定了要投資阿里巴巴。而此次投資的成功,讓他自以為成功可以複製,於是他瘋狂往那些有「潛力」的創業公司砸錢,刺激他們燒錢、擴張。然而,他卻沒有注意到一個事實:掙錢,往往是時代給的。
正如人民日報所言:沒有馬雲的時代,只有時代的馬雲。如今,馬雲早已逍遙江湖,而已經65歲的孫正義,還能等來第二個馬雲和他的「阿里巴巴」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