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蘇省在縣域經濟發展上是非常有成效的地區,雖然已有部分強區縣陸續被並區,但至今仍擁有許多在國內縣市中經濟實力超強的縣市。
但省內的發展不均衡也是非常明顯的,這點不僅反映在民生上,在資金、財稅上的差距也是非常明顯的,也就是GDP可能算差距偏小的。不過GDP會存在核算尺度不一的狀況,所以還是從真金白銀來觀察更客觀。
下面我們就通過2021年省內一般預算收入前20強縣市的分布來了解下吧。
從入圍縣市看,區域發展不均衡是較為明顯的。蘇南地區不僅擁有縣域發展天花板級的崑山市,它在2021年的一般預算收入要高達466.9億元,是全國縣市中的巨無霸。而且四小龍中的另外三個都超過2百億元、太倉和宜興也均在百億元以上。相當於蘇錫下轄的6個縣市直接瓜分了榜單中的前六強。
常州下轄的溧陽市也有87.3億,排名第八;也就鎮江的縣市略遜吧,丹陽和句容排名偏下,而且揚中市還未能上榜,這也是蘇南所有縣市中唯一在全省20強之外的。
以縣市數量論蘇南地區是偏少的,但蘇錫常鎮四城的10個縣市中有9個在前20強之內,可見發展強度之高。江北縣市眾多,只上榜了11個,而且整體排名靠後。
南通和泰州是屬於江北縣域中發展較好的,南通市4個縣市全部入圍一般預算收入前20強,泰州下轄的泰興和靖江也在其列,而且收入上也是在江北縣市中領先的。同為沿江的揚州市就要遜色許多了,不但只有儀征市上榜,而且2021年一般預算收入僅只有48.2億元,排名全省第19位,而且在2021年被蘇北的沛縣趕超,也被邳州市逼近了。
但蘇北五市下轄的縣市還是最弱的,不管從民生水平還是從財稅角度來看。在全省縣市一般預算收入前20強中來自蘇北的縣市只佔有4席,其中較高的東台和沭陽也就剛過60億元,而徐州下轄的沛縣和邳州市都只有50億元左右,整體排名都要靠後的。
蘇北的另外兩市淮安和連雲港無一縣市在財稅上能夠入圍前20強,確實這兩個城市也是整個江蘇在縣域經濟上較為弱勢的。雖然像盱眙縣這種名聲在外的特色產業縣,但無奈經濟體量上實在是有點偏小了。
綜上所述,江蘇縣域經濟發展水平上其實和各大市差不多的,整體趨向於蘇南>蘇中>蘇北的態勢,其中蘇南和蘇北之間的差距過大。這也是江蘇省雖然整體經濟體量大於浙江不少,但論發展水平還是略遜於浙江的主要原因,浙江省的縣域發展要更為均衡一些。
這也是江蘇省未來發展道路上需要解決的,那就是消弭南北之間的經濟差距,加快蘇北縣域的經濟發展,這樣才能儘快走向共同富裕,讓全省各區域共享經濟發展成果。
最後請諸位查閱下表,來了解2021年江蘇省縣市中一般預算收入能居於前20強的具體榜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