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之北看長興——2021上海長興島十四五發展推介會今天(29日)下午在長興產業園區舉辦,會上,上海長興島十四五發展規劃正式發布,長興總部經濟園一期項目同步亮相,8個重大產業項目舉行了集中籤約,包括區塊鏈產業園項目、無人艇項目、聯東U谷項目、思特奇項目、考拉悠然項目、中電投項目、高鐵電科項目與綜合智慧能源項目等,涵蓋海洋裝備、新製造、新能源等領域,將為長興十四五發展奠定堅實基礎。

如今長興已成為國內海洋裝備產業發展水平最高、產業最為集聚的地區之一。隨著中船長興二期、交大海洋裝備研究中心等一批重大產業項目相繼建設,未來長興產業發展勢頭將更加強勁,一個千億級的海洋經濟產業集群已呼之欲出。過去5年里,長興全面打響環境治理攻堅戰,不斷補齊生態環境短板,累計實施263公頃綠化工程,完成38.3公里水環境綜合整治。
「長興事、長興辦」也已經由理想變為了現實,市長興島開發辦整體上島辦公,區生態環境局長興分局、長興產業投資促進辦公室、區行政服務中心東部中心的相繼成立。與此同時,隨著陽光海悅科創中心、臨港長興產業園、長興海洋科技港二期等海洋經濟新平台新載體加快建設,地鐵小鎮加快謀劃推進,一個集「產、城、人、文」為一體的宜居宜業的現代化新城區正逐步成型。

市長興島開發辦投資處處長魏良亮表示,十四五期間,長興將著力打造「海洋長興、品質長興、數字長興、綠色長興、平安長興」,到2025年,基本形成「產、城、人、文」為一體的新興產業空間和生活社區。屆時,具有海洋文化內涵的宜居宜業宜創新型城鎮基本建成,海洋裝備產業集群力爭達到千億級,成為上海製造品牌重要承載地、海洋科技創新重要引領地、高質量發展重要增長極。整個島嶼的綠色發展水平、海洋經濟實力、創新策源能力與城鎮發展能級顯著增強,形成「一核、一軸、三片區」空間格局。「一核」主要指軌交商業商務核心區,「一軸」主要指島嶼主幹道潘圓公路,「三片區」主要指產業區、城鎮區和生態區。
市長興島開發辦規土處處長李洪濤表示, 長興2035國土空間總體規劃將充分利用島嶼區位交通、土地資源、岸線資源、生態文化等方面的綜合優勢,堅持海洋裝備島、生態水源島、景觀旅遊島三島定位,以產城融合為目標,以生態旅遊為特色,建成海洋經濟核心區、協同創新重點區、宜居宜業活力區。屆時,人口規模18萬人,建設用地規模51.5平方公里,並形成長興產業園區,鳳凰小鎮、地鐵小鎮與圓沙小鎮相呼應的城鎮結構。

長興企業集團總經理、長興產業園區董事長郁蔥介紹,今年園區共對接落實56個項目,其中,23個在建與擬落地項目總投資約177億元,總建築面積約235萬平方米。33個儲備項目中,有8個將於今天簽約落地。同時,園區僅用3年時間,稅收就望從4000萬元增至今年的10億元;加上園中園項目稅收,合計可達30億元。
下一步,園區將全力打造總部經濟。此次首發的陽光海悅總部經濟園,總建築面積13萬平方米,共91幢樓宇。園區將組建專業團隊,為企業量身定製落地方案;展開全方位對外合作,提供最優扶持政策,打造企業群密集、帶動輻射效應強的總部經濟新樣板。同時,將為所有駐園總部企業,預留充足的發展備用地,為企業打開更廣闊發展空間。
作者:上海電台記者盛陳銜
編輯:李書娥
責任編輯:朱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