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相是對自然的觀察和認識,分為三類:天相/人相/地(物)相/名相等。
天相,也就是星相,是最古老的天文學。通過觀察天體運動,總結星相規律,來分析可能發生的一些事,比如月亮和潮汐的規律,日食和月食的時間,同時天相也負責編撰曆法,對應一年四季十二節氣,幫助人們耕種收藏。古時候有司天監這樣的官職,其工作就是相天。而星相術迄今發展已經幾近失傳,取而代之的是隨著科學發展,天文台的各種觀測及預測,鮮少與天運、國運、人運聯繫起來。
名相:以人、商鋪、企業等事物的名稱運用命理等結合來推斷事物吉凶發展的方法,姓名、測字均屬此類。發展至今雖重視程度不高,但是很具有普世性。
人相:對人的身體所表現出來的一些特徵做出的總結,比如:天庭飽滿、地閣方圓多是大富大貴之相,三角眼/鷹鉤鼻多是惡人,腦後反骨多不忠等等。對人的相常見的有:面相/手相/骨相。相人術的根本不在於外表的好壞和美醜,而是內在的「神」,形神兼備才是好的相。目前人相得以傳承的流派不多,最著名的便是瀟湘派了。
地(物)相:就是我們說的風水、堪輿術。像家居風水/陰陽宅格局風水,這些都是地相的一種,萬事萬物都具備氣,所以萬事萬物都是風水格局的一部分。地相分陰陽,也就是宅相(陽宅風水)和墓相(陰宅風水)。風水是相術中至今流傳最為廣泛的一門術數,有著數千年的發展歷史,也流傳了大量的典籍,流派眾多,以八宅和玄空飛星最為普及,從某種程度上說,風水的發展也體現了人們從古至今對自身生活環境的關注和重視。而早在16世紀,西方傳教士來華之時就已經開始源源不斷地將我朝的風水典籍帶回歐洲,並譯為《環境科學》。義大利的羅馬天主教耶穌會傳教士利瑪竇在其所著的《利瑪竇中國札記》中,就記述了關於中國風水的見聞,並對風水的哲學背景做了評論:「肯定整個宇宙是由一種共同的物質所構成的,宇宙的創造者好像是有個連續體的,與天地、人獸、樹木及四元素(指西方傳統中源自古希臘的地、水、火、風4種元素)共存,而每樁個體事物都是這個連續體的一部分。」又說:「根據中國人的理論,整個物質世界人、動物以及混合體,都是金、木、水、火、土5種元素構成的。」中國的風水在西方極具普及性,反觀之國內卻飽受爭議,其實風水術是融合了天文、地理、命理,運用五行關係改善生活環境的方法。
中國地勢三條龍脈
中國流傳下來的風水流派主要有兩個,一是形勢派,其代表人物為唐代鳳水家楊筠松。這一派又被稱為「江西派」,這是由於其宗師楊筠松攜帶大量風水著作由長安而至江西,在這裡開始教徒授藝,將形勢派風水傳承發揚了下去。故江西風水被看做是形勢派的代表。這一派重於觀測山川地勢,以龍穴砂水為四大綱目,具有較好的實用性,流傳甚廣。二是理氣派,因為理氣派主要源起於福建並主要在福建傳播(此及浙江、4川等地),故又稱福建派。理氣派的起源,可以遠溯至周公卜河洛,後來春秋戰國時期陰陽學術盛行,晉代,郭璞就提出了理氣派的內容:「二十4山分陰陽,共成4十有八局。」理氣派代表人物眾多,著作頗豐,其中,《青囊海角經》是理氣派的經典著作。理氣派以八卦、十二支、天星、五行作為4綱,嚴格講究方位,並有諸多煞忌,其理論框架幾乎把易理涵蓋的範圍都囊括進行,陰陽、五行、河圖、洛書、八卦、星宿、神煞、納音、奇門等都是理氣派的依據和原理,所以,理氣派的理論極其複雜,常人難以理解掌握。不過對於我們日常的生活來說,理氣派中的八宅風水、命理風水、玄空風水是最常用的風水術數。在後續我會陸續跟大家分享一下具體的應用哦~
風水流派概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