萍水相逢的一次指路 這位好心姑娘多了一家山東親戚

海報新聞記者 賀輝 張旭 報道

「紀念一下,第六個年頭吃到大爺家種的石榴」「每逢瓜果成熟時節,總能吃到最好最甜最快的那一批」「也經常回寄東西給他們,你來我往的,就感覺成了遠方的親人」……每次收到山東爺爺孫洪正寄來的土特產,在北京工作的賈永婷都會把這份幸福「曬」在微信朋友圈裡,這樣的幸福已經持續了六年。

這還要從六年前的一次偶遇說起。2018年9月的一天,賈永婷正在換乘地鐵時,遇到了到北京辦事問路的孫洪正。見孫洪正用的老年機沒法導航,賈永婷熱情的給他指路,發現兩人正好順路,就邊走邊聊。

孫洪正回憶,當時已經晚上快11點了,人生地不熟的他遇到了熱心人,賈永婷和另外兩位陌生人都主動提供幫助。賈永婷怕他晚上在街上睡覺受涼感冒,拿出身上僅有的一百多元現金,讓他去住旅店。

「人家不沾親不帶故的,要幫助我給我錢,我不好意思要,給她退回去三次,她又給我裝兜里三次。」孫洪正說,他想讓賈永婷留個手機號,對方也不肯。再三推脫後,兩人各讓一步,他收下了現金,條件是賈永婷留下手機號。「我心想真遇到個好人,等回到家再想辦法感謝她。」孫洪正回憶說。

賈永婷並沒有把這件小事放在心上,半個月後她突然接到了一個從山東煙台打來的電話。「爺爺說家裡的石榴熟了,想給我寄點,我說不要,在他的堅持下給我寄了好大一箱。」賈永婷說,那些石榴特別大,辦公室的同事都很羨慕。

「她給我回信說石榴真好吃,我心想好吃什麼呀,不過是自己種的東西而已。」孫洪正說,讓他沒想到的是,過了幾天居然收到了賈永婷給他寄來的三箱山西老家特產。「咱沒什麼能感謝的,想再給賈永婷寄點東西。後來我給她寄點什麼,她都給我回寄,就這麼過了得有一年。」

從那以後,兩人不時互寄一些家鄉的特產。「5月的櫻桃、10月的石榴、11月的花生,春節前的小米、秋天的梨和板栗,平時還給我寄點小米、海鮮之類的。」賈永婷說,這些土特產都是孫爺爺自己種的,還會貼心地在石榴上標註「甜」「酸」。賈永婷一般會在網上選一些山西特產,直接寄到孫爺爺家。

「俺老伴成天念叨,說賈永婷這麼好,到時候能不能到咱家來我看看。」孫洪正說,他老伴也一直把這個素未謀面的「遠方親戚」放在心上,經常在電話里聊幾句。

2019年國慶節假期,賈永婷去煙台萊州看望孫洪正和老伴。「後來我結婚生子,老人都托親戚給我發了紅包。你來我往的,就感覺成了遠方的親人。」賈永婷告訴記者。

賈永婷和丈夫、孩子到萊州看望孫洪正老兩口

過去的六年間,除了經常互寄一些禮物、土特產,逢年過節兩家都會來往。2023年國慶節假期,趁著孫洪正的孫子舉辦婚禮,賈永婷和丈夫、孩子一起去萊州看望孫洪正老兩口,還一起合影留念。「孫爺爺還給小朋友準備了長命鎖和鐲子,真的很感動。」賈永婷說。

近期,孫洪正的手機聽筒出了點故障,電話里聽不清。賈永婷偷偷給孫洪正買了一部新手機,並把兩家合影的照片都下載到手機里,給孫洪正寄了過去。

賈永婷給孫洪正買的新手機

「隔著三千里,當時幫助我,現在還一直關心我和老伴,我們之間的情誼越來越深厚,可以說勝過親戚。」今年已經八十多歲的孫洪正告訴記者,他和老伴經常在手機上翻看兩家的合影。「我老伴有時候半夜睡醒一覺,還會打開手機看看她孩子的照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