進入五月中旬,距2025年高考已不足一個月。應屆學子和家長緊張備考的同時,「高考周邊」也在持續火熱銷售。其中,「考題」顯然是關注度最高也最有「文章」可做的部分。一時間,「絕密」預測卷滿天飛,名師和ai齊上陣……對待種種「押題」路數,考生還需端正心態,勿被紛繁說法擾亂節奏。
高價試卷能押題?
踩上知識點就算
「不算泄題吧?2025高考預測卷已曝光,速來!考試就像抄答案」「年年押中,拼的是硬實力」……衝刺階段,能夠幫助考生培養手感、保持應試狀態的成套試題是必不可少的。相較售價幾十元的模擬試卷,一些試卷打出「預測」甚至「押題」的名號,換用厚實的牛皮紙袋包裝,價格便飆升至三四百元。
記者發現,與往年相比,今年的試卷還出現了搶先預售、限期優惠、限時銷售等模式。一家機構在直播間稱,所出押題卷5月起發售,優惠價每套298元,5月10日恢復原價398元,6月1日停止銷售。
為什麼5月才發貨?商家給出的理由顯得頗為神秘,「是為了避開每年高考命題的『反押題』,並加入三四月份的新信息,使得押題更新更准。」這樣的表述無形中營造出與命題組「鬥智斗勇」,或許能「押中」高考真題的氛圍。
那麼,這些高價試卷的「押題」戰績如何呢?在某考卷詳情中,以2024高考真題為例,列舉了各科多道「押中」題目,細看卻令人啞然失笑。一道數學幾何題,真題為五面體,押題卷為三稜錐,題干、設問均不相同,因均考查了「二面角的大小」,即判定為「押中」。一道物理解答題,只是與真題共同考查了「粒子在圓筒形磁場中做螺旋線運動」的情境,也視作「押中」。更誇張的是,在另一家機構所出的押題卷中,一道化學選擇題只因「均涉及物質間的相互轉化」,同樣劃歸為押中範疇。如此寬泛的判定,顯然與慣常認知相去甚遠。
曾購買過此類試卷的李同學告訴記者,押題卷的題量題型,包括答題卡等,與正式考卷頗為相似,主要提供一種「考前感覺」,有精力的話可以練手,但指望「押中原題」並不現實。「本來試題就是圍繞著知識點有各種變化,考查同一個知識點就算押中的話,學校模擬考不都押中好多回了?」
大模型幫忙預測?
噱頭十足為引流
除了各家機構推出的傳統「名師押題」,記者發現,近期爆火的ai大模型,也陸續被不少社交平台上的博主引入「押題」陣容,配合充滿噱頭的圖文視頻標題,顯得十分吸睛。
「deepseek超強預測2025高考押題全流程,用演算法打敗高考的篩選!」有博主感慨,「ai真的太神奇了,僅用38秒鐘就給出了完整的出題內容和思路框架,讓我們覺得非常的震驚!」視頻中,她從教大家輸入指令,讓ai大模型自動生成高考題目切入,侃侃而談。
為佐證ai押題的可行程度,博主將自己通過1號軟體生成的數學題目,與去年的真題共同輸入到2號軟體中,讓2號軟體來對比判定,得到「總體相似度高達87.5%」的結論。
乍聽之下,如此高的相似度令人稱奇,然而這一結論是如何得出的呢?當記者暫停視頻畫面,細看2號軟體給出的相似度數值分析表,發現ai完全拋開具體題目,只是將真題與生成的預測題的題型,以及大致考查方向分別列出進行對比,例如二者均包含基礎題和難度題、數學文化元素、集合複數概率等考點,即判定為「相似度極高」。較之傳統押題密卷而言,精準度更是無從談起。
但這並不影響一眾博主彷彿發現新大陸般的激動,相關帖子的收藏、點贊量也非常可觀。在「投喂deepseek近五年的高考數學題,得到2025的預測卷」帖子下,儘管博主曬出的卷子難度較高考差了一大截,評論中仍不乏「求資料」的聲音。而從博主回復來看,要麼需私信關注,要麼需申請加群,還有的則直接掛出鏈接。記者看到,某博主出售的「歷年高考真題+deepseek預測2025高考題」,已有111份銷量。
「用ai輔助學習是可行的,讓它生成考題,需要對考點掌握透徹,對指令輸入盡量細緻。」對此有網友評論,「要是有這個能力,哪兒還需要做ai出的題啊!」
掃描版成了平替?
為獲利盜版橫行
更有甚者,竟從形形色色的押題密卷中進一步發掘「商機」,推出高考押題卷的「平替」,即掃描電子版,做起複習資料的「二道販子」。
「目前已經出了大部分,五月份會全部出完。」記者諮詢一位賣家,對方發來一份資料截圖,稱已上傳了十餘家機構所出押題卷,後面還會陸續更新王后雄、天星、張雪峰等所出的押題卷。「包更新,以後掛上去的也都可以下載。」該賣家已獲114份銷量。
店主購買一份押題卷,將其掃描為電子文檔,再作為商品出售,通過網盤「發貨」。甚至無需親自購買紙質押題卷,而從其他賣家處購買電子文檔,再低價轉賣,可謂一本萬利。消費者只需支付幾十元錢,就能獲取這些資料,自行列印即可。記者看到,社交平台上這樣的資料「吆喝」比比皆是,評論中不乏「資料齊全,更新速度快」「各科都有,省下大幾百」等表述,而這屬於典型的盜版行為。
在各版「押題卷」外,還有考生和家長不滿足於「預測」,而對一些所謂「捷徑」心動不已,導致落入詐騙分子的陷阱。去年高考前夕,多地教育部門整理匯總與高考相關的詐騙套路,其中兜售「高考試題及答案」被高頻提及。
不法分子通過製作釣魚網站,用發簡訊、貼廣告、網頁彈窗等方式借口出售所謂的「高考真題和答案」,一旦點擊後就會以「預付訂金」等名義要求受害者付款,或是借傳送「樣題試卷」的名義向受害者發送非法鏈接,套取用戶信息。考生切不可心存僥倖,在網上購買所謂的考題答案,給犯罪分子可乘之機。
延伸
討彩頭買安心 更要多些理性
護身符、文昌塔、孔廟香囊……臨近高考,一些與「掌管學習」傳說相關的文創生活類產品受到考生歡迎,價格也隨之水漲船高。
有商家不失時機,推出印有「金榜題名」「學業有成」等字樣的酥油蠟燭。記者看到,這樣一對能燃燒7天左右的蠟燭,價格從40元起步,到上百元。而普通蠟燭印有「吉祥如意」等字樣,同樣能燃燒7天,一對售價僅二三十元。
此外,種種與考試本身並不沾邊兒的商品,也借勢大力營銷。某飲料品牌在高考倒計時100天之際,推出2025高考限定新品「狀元罐」,大紅色罐體印製著卡通狀元郎的形象。每箱12罐,售價為60元左右,優惠後也要50元,平均每罐4至5元。而普通包裝版本,每箱容納20至24罐,以24罐規格計,價格為75元左右,平均每罐3元。換了一個包裝,售價提升就超過三分之一。
哪怕沒有現成產品,只要排列組合一番,便可稱為「定製禮盒」。一份禮包內含四罐可樂、芬達等飲料,罐體印上祝福語,加上一小朵毛絨向日葵、祝福卡片,即售價49.8元。如再多加一小盒5顆裝的巧克力、毛絨小鴨子等,即售價79.8元。而記者細看發現,禮盒中所放入的唯美斯巧克力為代可可脂製品,網購平台上的5顆裝每盒售價僅5元。
「專註思維、改善記憶」「備考衝刺季,高分搶先跑」……衝刺階段,不少主打「補腦」的學生保健品同樣熱銷。這些魚油、神經酸藻油類產品被包裝為「學霸套餐」,打出「成績噌噌長」的名號,十分吸睛。不過在一些產品的評論區,面對「有用嗎」的諮詢,有購買者稱「沒辦法量化」,有的則稱,「就一保健品,你能指望它有啥作用,吃不壞人就行。」
事實上,截至目前,我國尚未批准具有「補腦」「增強記憶」等保健功能的保健食品。已批准的具有「緩解體力疲勞」「增強免疫力」等功能的保健食品,也不適用於補腦、增強記憶和緩解腦力疲勞等。
來源:北京晚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