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不同節氣、不同季節都有不一樣的應時食材,跟著二十四節氣變化,吃好了更健康!春分時節調配飲食,以抑肝陽,育腎陰,健脾氣。今天我們就給大家介紹一菜、一粥、一茶。
香椿炒雞蛋
雞蛋打入碗中,加食鹽攪拌後,再將切碎的香椿放入攪勻,待鍋內放油燒熟後放入鍋中煎炒2-3分鐘即可食用。
春分時節,香椿剛發芽,香味濃郁,鮮嫩清脆,口感和營養都是最好的。除了香椿炒雞蛋,香椿拌豆腐、香椿魚、涼拌香椿等是香椿的常見吃法。
中醫認為,香椿味苦,性寒,有清熱解毒、涼血止血、澀腸止瀉、醒脾開胃之功效。現代醫學研究發現,香椿富含鈣、鐵、磷、蛋白質等多種元素,還含有大量的粗纖維、胡蘿蔔素、維生素e等,有抗衰老的功效。春分後,香椿逐漸上市,正適合食用。
此菜營養豐富,作為從樹木里長出的嫩芽,香椿有很強的生髮之性,可助肝氣在人體內升發,可疏肝健脾,調和脾胃,尤宜春分時節食用。
需要提醒的是,由於香椿中含有的硝酸鹽和亞硝酸鹽含量要高於一般的蔬菜,烹制香椿時,應先用熱水焯一下再吃更健康。
黃芪大棗蓮子粥
黃芪30克煮水,取黃芪水加粳米、大棗15克、蓮子15克煮粥。其中的黃芪性微溫,味甘,入脾、肺經,可補氣健脾、昇陽舉陷、益衛固表、補氣行血;大棗性溫味甘,入心脾胃經,可補中益氣、養血安神、養心補脾、保護胃氣;蓮子性平,味甘澀,入心、脾、腎經,可益腎固精、補脾止瀉、養心安神、養心血、益腎氣、交通心腎。
春季肝鬱脾虛,脾胃虛弱,常有氣血虧虛,痰濕困阻,故常見乏力、春困現象。此粥可健脾益氣,補益氣血,故能增氣力,提精神,尤宜春分時節飲用。
太子參大棗陳皮茶
太子參3克、大棗3個、陳皮3克。開水沖泡,代茶飲用。每日3-5杯。此茶太子參性平味微苦甘,入脾肺經,可補氣健脾、潤肺生津、補肺氣、養陰生津;大棗性溫味甘,入心脾胃經,可補中益氣、養血安神、養心補脾、保護胃氣;陳皮性溫味辛苦,入脾肺經,可理氣健脾、燥濕化痰。
三者合用補脾氣,健脾胃,化痰濕,適宜春分時節氣血虧虛、脾胃虛弱,痰濕偏盛者飲用。
陰陽平衡少酸增甘
春分時節,氣候溫和,陽光明媚,大自然陰陽各佔一半,「天人相應」,日常養生,要遵循陰陽平衡的原則,保持機體功能的平衡協調穩定。
適時增減衣物,避免外邪侵襲。避免抑鬱焦慮急躁易怒,保持良好的情緒,多到室外運動,踏青、登山、郊遊,有助於呼出寒冬的濁氣。要注意經常打開門窗通風,保持室內空氣清新。宜早睡早起,以養肝腎陰,平抑肝陽。
葯食養生要平抑肝陽、健脾益氣、育腎養陰,以保持陰陽平衡。飲食以清淡為主,少酸增甘,以養脾氣。宜食甘平補脾之品如瘦肉、雞蛋、牛奶、蜂蜜、豆製品等;時令蔬菜如薺菜、萵筍、豆芽等;可增強人體脾胃之氣。蔥、姜、香椿、韭菜、山藥、土豆、雞肉等有補脾腎之功,亦可適量食用。
本組文/李金輝(北京老年醫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