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關泰國「噶腰子」的傳聞,泰國一直在喊冤,說自己也是「躺槍」的受害者。
但擱不住,越來越多的事實表明,泰國的某些利益集團,似乎並不那麼清白,甚至有可能屬於其中的重要股東。具體的這裡就不說了,大家肯定已經都看過很多相關消息。
還有王星的表情,也挺說明問題。
好了,咱們還是接著說這回「拔插頭」的事情。
從上世紀90年代起,緬甸妙瓦底縣的電力、燃油和網路,就開始由泰國方面供應。
這其中包括當地普通居民的日用,但更多的則主要供給了後來的那些「犯罪園區」。
注意,他們已經不止是「電詐園區」了,而是集電詐,人口綁架和販賣、器官交易為一體的「犯罪集團」。
說到這兒,有人可能會問了,泰緬兩國邊境上這麼多犯罪團伙,他們不擔心名聲臭掉,影響國家形象和最能搞錢的旅遊業嗎?
要把這個問題說清楚,確實需要多嘮叨兩句。
你先看這次「驚天動地」的行動。
為了表示政府方面的重視,泰國總理佩通坦要求國家安全委員會對邊境地區斷電措施進行監督,並授權副總理兼國防部長普坦與國家安全委員會召開緊急會議,制定具體措施,
會後,泰國副總理兼國防部長普坦親自下令,當天就切斷對泰緬邊境的緬甸5個地區的電力、互聯網和燃油供應,並警告如有怠慢者將被調職。
對,你沒看錯「如有怠慢者將被調職」。
光調職能有多大威懾力?連殺雞儆猴都捨不得做。
這真的不得不讓人懷疑,泰國政府剷除泰緬邊境犯罪集團的決心,究竟有幾成?
只是,話又說回來,就算泰國方面真下決心根治這個問題,也不是光靠他們自己就能搞定的。
實際上,作為長期根植於此的犯罪園區,發電機早已是他們的標配了。還有供應發電機的燃油,園區內也有大量囤積。
斷網這個,不排除他們會通過衛星設備繼續聯網。這方面因為前期動靜很大,相關犯罪集團或許已經制定了相關預案,專防的就是這一招。
(「三斷」前夜的妙瓦底。據悉這裡有10萬名從業者,分布著36個犯罪集團。)
當然,或許有人還會問了,除了隔空「拔插頭」,中國和泰國難道不能跟緬甸方面搞個聯合執法,派軍警直接端掉妙瓦底呢?
答案是,真的不太行。
咱們就拿素來霸道不講武德的美國舉例。
美國警方要想抓捕那些墨西哥毒販,也不會公開出動大量軍警單方面撲過去抓人,通常先是給一邊墨西哥政府施壓,一邊提供各種情報和裝備支持。然後配合墨西哥警察聯合執法,撒網抓人,捉住後再想法子把人引渡到美國。
老實說,面對那些武裝販毒軍閥,墨政府的執行力已經很不堪了,但也好歹要強過如今的緬甸政府。
在緬甸的很多地區,根本就不存在這麼一個「聯合執法」的對象。
緬甸,是一個亂成一鍋粥的國家。
緬甸共有135個民族,主體民族是緬族,佔比68%,主要居住在中部的「七省」——這也是古代緬甸王國的大致統治區域。
而其餘的那些少數民族,則聚居於周邊的「七邦」,這些地方很多都是19世紀末英國人通過不光彩的手段,強行划進英屬緬甸的。
在那之前,「七邦」的很多地區,有的還處於無政府的部族狀態;有的則屬於大明/大清的邊疆地區,由中國皇帝冊封的土司管理,比如果敢和佤邦北部。
因此,緬甸建國後這些少數民族聚居地對緬中央政府的認同感並不強。
原本國情民情就很複雜,緬軍政府還長期搞「大緬族主義」。
而被排擠的134個緬甸少數民族,則個個武德充沛,沒一個好惹的。在他們看來,與其如此窩囊的活著,還不如自立山頭,按照本民族的規矩我行我素。
以至於產生了這麼一種說法——「緬甸有多少個民族,就有多少反政府武裝」。
緬甸政府要敢來「指導工作」,那就用槍杆子做回應,直接給他打回去。
而且,這些少數民族武裝之間,以及各武裝的內部,也長期上演著爭權奪利和複雜的恩怨情仇。
折騰到現在,這些軍閥財閥勢力們大都已經放棄了完全獨立的政治需求。其中的一些甚更像是個掛著政府名義的黑幫——他們想要國家的權力卻又不想承擔國家的義務。對這些人而言,有了國中之國的「里子」就足夠了。
因此我們看到,在他們「治理下」的某些區域,儼然成了法外之地,主要經濟來源就是電詐、人口販運、器官摘除、販毒、賭博和色情等犯罪活動。
比如,妙瓦底所在的克倫邦最大的軍閥蘇奇督,緬甸克倫國民軍總司令,這位「蘇大帥」和他的家族,普遍被認為是kk詐騙園區等一系列犯罪集團的幕後大boss。
蘇奇督名聲很差,但緬甸政府就是奈何不了他,中國和泰國也無法干涉緬甸的「內政」。
不過,在泰方的壓力下,近期蘇奇督還是組織召開了一次相關會議。
別看這個會議室不大,可是聚集了妙瓦底的一眾大小頭目。會議由克倫國民軍領導人蘇奇督主持,他手下幾個頭目悉數到場。包括第3軍區指揮官蘇貌溫、第4軍區指揮官蘇木童(控制妙瓦底城區電詐園區)、第2軍區指揮官蘇丁溫(控制妙瓦底南部園區)。
另外還有民主克倫佛教軍。出席會議的是副司令蘇瑞瓦、參謀長蘇山昂以及一名旅長。
作為此地最大的兩支武裝,克倫國民軍和民主克倫佛教軍打打殺殺了幾十年,最近才相對消停了點,面子上還算過得去,但背地裡的矛盾紛爭依舊不少。如果說他們的共同之處,那就電詐、人口販賣+嘎腰子了。
很有諷刺意味的是,他們的這次會議,卻在一本正經地討論了肅清電詐和人口販賣的「五點要求」。
開會的人,幾乎不是犯罪園區的真正幕後負責人,就是電詐的實際操盤手。
你說這會開完了,他們回去要幹什麼?
繼續囤柴油、發電機,開發備用網路技術支持...
總之,這次泰國政府舉措的邏輯看起來很簡單:妙瓦底的犯罪集團依賴電力和網路運作,切斷它們,就能讓園區癱瘓。
但問題是,這些犯罪集團真的是主要靠電網存活的嗎?
徹底的「斷根」,應該是精準打擊它們的資金流。詐騙集團的核心不是表面上的電力,而是錢。他們通過複雜的金融網路洗錢,將受害者的錢轉移到海外賬戶、虛擬貨幣...
這麼看,「拔插頭」,對它們而言,或許也不過是製造一陣子「技術性麻煩」罷了,象徵意義大於實際意義。
原創文章,未經授權,拒絕一切形式轉載和改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