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名導演易小星在宣傳自己新劇的時候,當場破防,怒噴某動漫主播——
因為他13歲的女兒在看動漫直播時,被推送了「成人玩具」?
他講了件讓他「氣到發抖」的事:
「我女兒13歲,看個動漫直播,結果被哄騙購買了軟色情玩具!你告訴我這是給孩子準備的嗎?」
要知道,動漫直播間一向是青少年聚集的場所,不少都是小學生、中學生在看。
這事兒最諷刺的地方是:不是反對動漫的家長群體最先站出來,而是二次元自己人實在看不下去了。
一位老粉絲直接評論:「別再拿二次元當遮羞布了,二刺螈不是二色螈。你做的不是亞文化推廣,是給整個圈子抹黑。」
當然這已經不是第一次有人打著「二次元」的名號,干著臟事。
在很多家長和不熟悉圈子的人眼中,「二次元」幾乎成了「低俗」、「不良」、「沉迷網路」的代名詞——
但這鍋,從來都不該二次元自己背。
問題的根源,不在動漫本身,也不在喜歡動漫的孩子們,
而是一些唯利是圖的主播和商人,把「二次元」當成了遮羞布。
他們知道這個圈年輕、情緒容易調動、流量集中,
於是用「宅文化」「虛擬角色」作幌子,
背地裡掛起情趣用品、軟黃小說、乃至「擦邊女主播」的鏈接。
於是,外人看到了:
「你說你喜歡VTuber,結果我點開鏈接,發現是賣情趣用品的。」
「你說你在看動漫,結果直播間里討論的是『未成年蘿莉戀愛題材』。」
你以為這是中二?
不,這是蓄意污染標籤、引導青少年性消費的誘餌式內容包裝。
真正的二次元,是少年在《海賊王》里學到的信念、是女孩在《EVA》中掙扎的人格投射、是人們在《你的名字》里落淚、在《未聞花名》里治癒。
不是性暗示,不是低俗化的「角色帶貨」,更不是掛羊頭賣肉的直播亂象。
動漫,是孩子的幻想世界;而成人用品,是成年人的私密選擇。
兩者原本沒有任何交集,直到某些人,為了流量和傭金,把最純粹的愛好,拖進了最骯髒的交易。
如果你也曾因為「喜歡動漫」被大人誤解,如果你也覺得這個圈子被帶偏太久,那就別沉默。因為你越沉默,那些人就越覺得自己可以「肆無忌憚地拿二次元當擋箭牌」。
守住我們喜歡的世界,從看清楚誰在污名它開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