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拆彈專家2》:比劉德華的半條腿怎麼拍,更複雜的是黑貓

喜歡劉德華電影的觀眾都知道,近些年華仔參演的電影都跟「爆炸」有關係。

《風暴》里炸中環,《拆彈專家1》炸紅磡隧道,網友們更是戲稱:「華仔再多演幾部電影,HK就要被炸沒了。」

而如今這華仔參演的《拆彈專家2》把剩下的地標建築青馬大橋和赤鱲角機場也給炸乾淨了。

《拆彈專家2》上映一周內就斬獲了4個億,要知道2017年第一部的總票房才4個億。目前豆瓣評分更是達到了8.0,可以說是叫好叫座。

很多觀眾看完電影之後,除了對小核彈和世貿中心爆炸案等信息感興趣之外,還有一點也是比較好奇的,那就是華仔的斷腿是怎麼拍的?

不可能是真的鋸了吧。

鋸當然是不可能的,那可是劉天王的腿啊。

不過劉德華的演繹也並非是完全依賴後期製作。通過曝光的拍攝幕後可以看到,為了能拍出逼真的效果,劉德華真的戴上了假肢。

首先劉德華要把小腿用綠布包好,以便於後期加工,然後再在膝蓋處戴上真的假肢。

這種以假亂真的操作需要將腿一直處於後屈的狀態,你可以想像這有多麼不舒服,何況還要用這種姿勢奔跑。

年近六十的劉德華不斷摔倒,從不放棄,他說「有種大家都是新人時的拼勁」。瞧瞧吧,這才算敬業。

說回電影本身,除了「勞模」劉德華與實力派劉青雲,雙劉再飆戲看點,此片的誠意絕不是靠名氣收割粉絲。

影片一開始節奏就非常快,導演邱禮濤為了儘快讓觀眾進入情節,直接在片中引爆了一顆核彈,當威力巨大的爆炸橫掃機場的那一刻,真的是香港電影工業高水準的一次禮花式的展現。

不過這場爆炸只是個序幕,劇情展開還是按照一種階梯性遞升的節奏開始,而核心爆炸橋段也多達六處之多。

而劉德華飾演的潘乘風在劇中之所以會遭遇斷腿危機從而發生命運轉折,跟一隻黑貓有很大的關係。

可以說正是這隻貓搞垮了這位拆彈專家這隻貓被導演邱禮濤寄以厚望

《拆彈專家》已經是一種獨特的IP風格。這種風格並不是名字的簡單重複,邱禮濤在尋求改變。

第一部《拆彈專家》展現的是一種典型的反英雄主義,「不再有最後一秒營救,不再有完美結局的英雄」。

這種非傳統的方式已經達到了一定高度,而在第二部中更是在這條路上一路走到黑,徹底將英雄進行了黑化,從而展現人性深處的那種惡和靈魂救贖。而這一切在影片中直接表現出來的就是通過黑貓來實施轉折。

在遇到黑貓之前是電影開始後的第二次爆炸。這一單元主要任務就是為前後衝突埋下伏筆,展現潘乘風傳統英雄的一面。


劫匪搶劫後在女孩手裡放了一枚拉開保險的手雷,這個時候劉德華飾演的潘乘風首次出場。整個拆彈過程,可以說做足了傳統英雄的戲份,為了安慰緊張過度的女孩,潘乘風違規脫掉了自己的防爆服給女孩披上,更是用腋下夾住手雷淡定的從現場走出,可以說是完美的Superman。

這種「用生命拯救生命」的英雄主義和後來的改變形成了鮮明的對比。當初一個願意付出自己生命救人的英雄,最終卻淪為製造炸彈的匪徒,這種前後反差才是最驚人的,遠比炸彈要厲害的多。

輕鬆完成首秀展示之後,潘乘風這才遇到了人生的「黑貓危機」。

這次拆彈的事發房間布滿了各種電器線路,如同一處「電線叢林」,密密麻麻的線束如同繩索一樣糾纏在一起,讓人非常壓抑。這種密集的布線環境非常詭異,罪犯碰巧是IT工作者?

其實這並沒有那麼簡單,這是一種暗示,預示著接下來男主的內心也將面臨著鋪天蓋地的扭曲和壓抑。

而這次的炸彈設置也頗有意味,值得人去回味,讓人見識到編劇李敏的厲害。

炸彈被設置成兩人串聯的關聯機關,兩名受害者被分別綁在兩個房間的重力感應炸彈上,這就需要潘乘風和劉青雲飾演的董卓文必須同步拆解炸彈,不然就會發生爆炸。

分毫不差的同步操作既增加了電影的緊張感,也預示著兩個人命運的關聯性。這也埋下了潘乘風黑化的另外一個衝突和思考。

同樣是英雄,為什麼只有他發生了改變?這是一種機緣巧合,還是一種性格的註定。

兩人最終順利完成了拆解,當潘乘風讓董卓文和其他人離開,自己獨自清理現場的時候,遇到了那隻被關在微波爐里的黑貓。

接下來的動作改變了他的一生。當他毫無戒備地打開微波爐,準備放這隻黑貓出來的時候,炸彈隨即引爆。潘乘風被炸得面目全非,尤其是左腿更是血肉模糊。

失去左腿的潘乘風並沒有放棄,積極治療恢復想回到拆彈專家的崗位上。但是現實是殘酷的,潘乘風即使再努力,最終也失去了拆彈專家的職務,從而引發了後面其性格的黑化。

為什麼黑貓是英雄黑化的關鍵呢

黑貓更多的像是一種人性「暗黑物質」的象徵,當它被釋放出來,就如同潘多拉的盒子被打開,失去平衡的內心再也無法承載美好的品德,從而讓男主的心逐漸黑化。

這種黑化是徹底的,不僅和第一部一樣將英雄拉下神壇,更是徹底將英雄內心深處的「惡」進行了赤裸裸的揭露

這種鏡像的應用在電影中並不是第一次出現,早在2013年韓國電影《流感》中就有過出現。

導演金成洙在講述一場病毒引發的天災人禍時,就巧妙用上了貓這一神秘的動物。通過小女孩跟貓咪的互動,完成了波瀾壯闊的劇情推動。從貓咪受傷預示病毒的爆發,到通過尋找貓咪使得女孩和病毒抗體攜帶者成為朋友,從而為事件平息埋下了種子。貓作為媒介發揮了舉足輕重的作用。

黑貓因其具有極強的自愈能力,關於黑貓的傳說很多,除了在東亞地區有鎮宅辟邪之外,在歐洲也有「女巫精靈」之稱。

不過不管在哪其亘古不變的就是其具有強大的靈性,這也是很多導演喜歡借貓發揮的主要原因。神秘力量,不可控,尤其是一雙眼睛彷彿能直視人心。

在《流感》中貓成為信念的一種載體,看似複雜殘酷的世界因為貓咪的存在,保留下了希望的種子。而《拆彈專家2》中貓咪也成了一種「惡」。雖然被賦予了不同的寓意,但是更多的是一種人性的折射和縮影。

當黑化的潘乘風在埋設炸彈過程中負傷失去記憶後,整個黑化過程戛然而止。這種突然的斷片讓人性如同完成了「格式化」,再次回到了失衡的原點。

倪妮飾演的女友龐玲趁機騙潘乘風謊稱他是混入「復生日」組織的卧底,但騙人的伎倆很快就被潘乘風識破。

面對罪犯們的暴行,靈魂回歸的潘乘風還是逐漸清醒,完成了自我救贖,決定親手終結自己的計劃。最終潘乘風真的用自己的生命拯救了無數人的生命,回歸到了傳統英雄那條老路上

這種反轉讓觀眾大呼意外,但是也給人以更加深沉的思考。

人是怎麼發生改變的,打垮人的到底是內心裡的那隻「黑貓」,還是自己本身?

影片的最後,青馬大橋在核彈巨大的爆炸中斷裂,同時殞命的還有潘乘風。這種煙花樣隕落的結局,註定了是一場悲劇。

正如《無間道》中劉德華飾演的劉建明所說的「我以前沒的選,現在我想做個好人」。是真的沒得選,還是出來混遲早是要還的。


當黑貓被放出來之後,真的可以再被關進去嗎?顯然這是一值得探討的課題,正如導演自己給出的答案,只能通過失憶這種方式來完成救贖,將靈魂重新洗滌後才能重生,這才是把黑貓關進去的唯一方法。

潘乘風完成了「關貓」的願望,但是所有人都高興不起來,因為這種代價是巨大的。在爆炸的蘑菇雲升起的瞬間,不知道人們會是一種什麼感受,是否會感到後怕,害怕自己心中的那隻黑貓也會被放出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