罵一句郭德綱大紅大紫?兩年前被老郭怒懟的公式相聲夫婦怎樣了?

李宏燁「相聲夫婦」創作的《萬事如疫》和《不疫而飛》再次尬翻全國後,3月21日,李宏燁因點贊了一篇名叫《致說相聲的博士兩口子:別後悔站在郭德綱面前》的文章,再次蹭上了熱搜。



值得一提的是,這篇文章是2018年「相聲夫婦」剛剛參加完相聲有新人後發表的。

此舉一出,立馬引來了網友的熱議,不少網友認為,這次「碰瓷」一年半前的文章,無非又是一次蹭熱度的行為。

原作者也是一臉懵,一覺醒來以後就莫名其妙就被頂上了熱搜。因此作者本人的社交平台上也表示,他什麼都不知道,非常的無辜。



2018年8月,李宏燁「博士夫婦」參加了東方衛視的《相聲有新人》節目,面對相聲界的宗師級人物郭德綱,他顯得傲慢無禮、趾高氣昂,甚至指著郭德綱的鼻子說話。

節目一經播出,便遭到了廣大網友的謾罵。



然而,李宏燁夫婦並沒有因此而放棄相聲演出。離開《相聲有新人》的舞台以後,李宏燁一直活躍在相聲界。

兩年的時間內,他曾受邀參加過文聯的活動,還拿過馬季的大獎,在相聲圈內也能夠算得上是一位有分量的人物了。

然而,這就能夠證明「公式相聲」已經成功了么?或許,答案依舊是否定的。

一、「相聲藝術家」or「相聲愛好者」

在李宏燁所點贊的文章裡面,有這樣一句話:

「沒有誰能隨隨便便成功,喜愛十幾年、參加四十多次綜藝節目、出了三本書、加入曲藝協會,也只能證明你們是一對卓越的『相聲愛好者』」。



很顯然,作者對於這對「博士夫婦」的態度還是保持懷疑的。

那麼,相聲從業者與相聲愛好者,到底有什麼區別?

正如李宏燁在那期節目當中與郭德綱的辯論一樣:「我能夠讓所有零基礎的人上台說相聲,把自己覺得有意思的事說出來。」



郭德綱只回了一句:

「咱們不是一個行業。」



正如郭德綱所說的一樣:自古以來,文無第一,武無第二。相聲作為一門傳統藝術,自然在呈現方式上有所爭議。

然而,正如文章的原作者所說的那樣:健康的社會不只有一種聲音。無論是哪一種藝術形式,有爭議才會有進步,有矛盾才會有發展,這是不置可否的。

相聲作為一門語言類藝術,隨著德雲社近年來在各地商演的巨大成功,吸引了越來越多的人加入到聽相聲的行列當中。

但是,就像人人都會看電影一樣,並不代表這人人都會演戲。李宏燁在出發點上,便立錯了基本點。



況且,李宏燁在節目中的表現,才是讓觀眾最為詬病的一點。

狂傲自大、屢放厥詞,斜站著面對觀眾,對郭德綱指指點點。彷彿一上台便凌駕於所有人之上,甚至對於中國的傳統相聲不屑一顧。

在介紹相聲公式時,李宏燁便道出了一句:我們有自己的行話。一下引起了全場的「吁」聲。



當郭德綱提出對李宏燁的「公式相聲」產生懷疑時,李宏燁直接來了一句:您說我指點,沒事。



台下甚至有選手竊竊私語,說這人真不會聊天。



到節目最後,得知自己要被淘汰時,李宏燁甚至公然在場叫起了板,稱自己就不該來這節目,當郭德綱說他可以離開時,李宏燁又趾高氣揚的說:我們才是真正的《相聲有新人》。



這一連串操作,簡直驚呆了全場的選手與觀眾。不僅無禮,甚至缺乏對相聲藝術最基本的尊重。

相聲的確有很多包袱和套路,但為了「讓觀眾笑」而說相聲,本就失去了相聲這門藝術的初衷。

而把科學公式生搬硬套在相聲這樣一門語言類藝術當中,使原本就不靠譜的「公式相聲」顯得更為荒謬。

正如苗阜在《我為喜劇狂》節目當中說的一番話一樣:「相聲雖為小道,但其中大有深意,讓人笑過之後略有所思,方為相聲者!」



在離開節目以後,李宏燁甚至還在社交平台上面公開表示:直到現在,我仍然認為2018年7月24日是相聲歷史上最黑暗的一天。



常言道:先做人,再學藝。

很明顯,對李宏燁來說,他有些本末倒置了。

二、「他的相聲沒讓我笑過」

作為一名從上海交大畢業的博士生,李宏燁的身上,有著過於濃烈的優越感。

在這次點贊的文章當中,李宏燁厚顏無恥的在評論里回復:沒艾特我怎麼聽呢?



網友不禁大呼:這也太狂了!

這篇文章作者自稱自己也是上海交大的一名博士,甚至自稱在交大有過任教的經歷,論起來學歷,也並不比李宏燁低。

在這篇名為《致說相聲的博士兩口子:別後悔站在郭德綱面前》的文章當中,他客觀闡述了整個事件,並沒有偏袒某一方的意思。甚至還在文章中這樣指出:

「要想成為真正的相聲演員,恐怕得走出象牙塔,拋掉玻璃心,從最最基本的事做起——別怕低到塵埃里,那是會開出花的。」



作者能看出李宏燁身上的狂傲,但對此也表示理解,畢竟在之後的採訪當中,李宏燁也曾承認過自己的措辭有失偏頗。



然而,時隔兩年過後,李宏燁非但沒有領了這份情,甚至在評論當中大言不慚的說道:

「我們新語相聲已然自成一派,我要做的是怎麼去堅持這個門派的理念,而不是到處遷就。」

最讓人不解的是,在末尾他還這樣說道:「另外,我也不喜歡傳統相聲,包括德雲社和青曲社。」



眾所周知的是,相聲本身就是一門傳統藝術,無論再怎樣繼承和創新,都無法動搖它是傳統藝術的地位。

李宏燁自稱自己不喜歡傳統相聲,更指名點姓的道出了德雲社和青雲社的名字,更是讓人們唏噓不已。

在李宏燁「博士夫婦」在網上走紅以後,一位出身於清華的高材生李寅飛也在之後登上了《相聲有新人》的舞台,並且在登場時直言不諱的說道:「告訴大家,說相聲的博士也有正常人。」



在李寅飛的表演當中,包袱拿捏得當,笑料不斷,逗得滿場哈哈大笑,之後與郭德綱對話時更是幽默而不失尊敬,體現了極高的情商。

儘管最後沒有避免被淘汰的命運,但李寅飛還是用自己的實力在李宏燁臉上結結實實的留下了一個巴掌印。



創新固然沒錯,唯有創新才能夠賦予一門藝術永久的活力。但是,就連初中生都學過,對於傳統文化我們要繼承才能夠創新。

而在李宏燁的理論當中,他認為傳統的相聲並不是相聲,唯有他所創新的新式相聲才代表著相聲的未來。

對此,相信大多數人都是不予認同的。

記得郭德綱曾在節目當中說過:「公式相聲專場,在上海一個體育館,如果坐滿了,觀眾認同、花錢,你一定就是成功。」



不得不感嘆,郭老師的眼光還是毒辣的。

曾有網友親臨過李宏燁的表演現場,台下的觀眾稀稀拉拉,中途還有不少人退場。這位網友在結束表演後甚至表示,「他一次都沒讓我笑過。」

而李宏燁也用自己的行動表示了,中國的相聲,其實並沒有「公式」可言。

三、自己把自己變成了「跳樑小丑」

儘管李宏燁如願創辦了自己的文化公司,利用「公式相聲」創建了新的流派,成功出席了文聯,甚至奪得了「馬季杯」的榮譽證書。

但在大眾的眼中,他依舊是一個跳樑小丑。

早在一次演出當中,李宏燁夫婦在一場晚會上借用國足諷刺郭德綱,問為什麼埃克爾森改名為埃爾森,因為第二個字被師傅收走了,被網友質疑是在暗諷郭德綱與曹雲金的事件。



2019年上半年,李宏燁參演了一部名為《相聲有江湖》的電影,在電影當中出演的演員,幾乎都是在《相聲有新人》當中被淘汰的選手。

在電影情節當中,有許多醜化郭德綱的情節,將郭德綱設置成了一個「娘娘腔」。

然而,無論是演出也好,電影也好,至今為止,李宏燁自稱自己寫了五六百個相聲,但至今也沒有一個相聲能讓大眾留下深刻的記憶。

正經的作品沒幾個,倒是靠著罵郭德綱上了好幾次熱搜。甚至有網友調侃道:

「吃一口唐僧肉長生不老,罵一句郭德綱大紅大紫。"



無論是出於真心還是假意,李宏燁若是不糾正他那高傲自大的性格,無論做什麼,都像是在蹭熱度。

如果真心熱愛相聲,就應該將更多的精力投入到相聲的創作當中去,而不是「費盡心思」的通過歪門邪道來博得關注。

否則,李宏燁就算為他的「公式相聲」奮鬥一生,也充其量只能是一個「相聲愛好者」罷了。

作者:江上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