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隔12年回歸,王寶強新劇上演極限博弈!

「我已經好多年沒拍劇了!」闊別電視劇圈多年的王寶強,近期以一部現實主義生活流罪案劇《棋士》回歸小熒屏。在這部作品中,他攜手陳明昊,上演了一出善惡交織、極致博弈的「貓鼠遊戲」。

《棋士》講述了2000年的南方小城,一個普通的圍棋老師崔業在一起信用社搶劫案中不幸被劫為人質,為了自保他不得不協助犯人逃脫追捕,從一名普通棋手變成犯罪策劃師,並逐漸走向失控的故事。

作為一部現實主義生活流罪案劇,王寶強從一開場就捕捉到了崔業身上的小人物氣質。他以樸實、木訥的形象出場,被學生捉弄,被當眾奚落,與後期的陰沉暗黑形成極大反差。王寶強直言塑造這種小人物的精髓是要「接地氣,讓觀眾看完有話說」。從《盲井》中的元鳳鳴,到《天下無賊》中的傻根,再到圈粉無數的許三多,王寶強飾演起這類小人物駕輕就熟,他表示這些人物身上都隱藏著自己的某種個性,就像打不死的小強,生存能力都特彆強。但他並不認同劇中崔業的人生選擇,在採訪中,他反覆提到:「人生如棋,一步錯,步步錯。雖然崔業棋技很高,但他的人生棋下得很爛,所以他才會有這樣的結局。」

在《棋士》中,陳明昊飾演了與弟弟黑白殊途的警察哥哥崔偉,劇中與弟弟崔業有不少互相博弈的對手戲。在《漫長的季節》中有過出色表演的陳明昊,這次再度出演警察一角。相比過往瀟洒自如的警察形象,他直言這次的警察演繹起來更難,需要處理更多親情和家庭相關的情感細節,也面臨著情理與法理的內心衝突,角色更細膩。談及劇中哥哥對弟弟的掌控欲,他表示,「人都是被命運裹挾著前進的,需要不斷去捋清思路,但有時候越捋越亂,但生活還得繼續。」

初次合作的二人一見如故,在拍攝時,陳明昊和王寶強不約而同地選擇扔掉過往的表演經驗,反而尋找出了超越劇本的刺激感,「我們倆見著就掐,誰也看看誰不順眼,都戳在命門上,有今兒沒明兒的那個感覺,那氣氛就覺得要出事。」

談及《棋士》的創作初衷,王寶強表示:「我想通過這部劇讓觀眾思考,在生活當中會遇到很多困難,但是你要選擇對的路去走,你才能看到光、看到希望。你的人生不怕慢,就怕你選錯了,選錯了沒有好的結局。」

在採訪中,時隔12年重返電視劇圈的王寶強仍然保持著對演員身份的敬畏。面對網友對他在《hello!樹先生》中封神演技的評價,他回道:「有點神化我了。我們做演員,每一場戲都把它當作第一次拍戲來認真對待。」從草根代言人到如今國民度極高的男演員,王寶強一直都在挑戰著自己作為演員的極限。他說激勵自己的一直都是生活,就像許三多的經典台詞:「好好生活就是做有意義的事」,「我有時候也分不清自己是許三多,還是許三多是王寶強。」

南周文娛:據說《棋士》是一部原創劇集,寶強老師作為主演同時也是監製,是怎麼想到做這樣一個故事的?

王寶強:因為好多年沒拍劇了,想給電視劇的觀眾帶來一部不一樣的作品,想演一個不一樣的角色、體驗一下不一樣的人生。其實作為一個演員有時候會比較被動,我有自己的團隊就可以創作自己想拍的東西或者是市面上很少見的類型劇。這樣的話即便我不拍戲,我也知道自己在做什麼,一直在推動著新的項目,內心會有踏實感。

我覺得作為監製,必須認清自己的職責是什麼,就是要搭好班底,幫助導演解決問題,保持好劇的品質。

南周文娛:陳明昊老師也算是懸疑劇的專業戶了,什麼打動你接下這部戲?

陳明昊:寶強找的我,我真挺感動的,他見我後就說哥哥有了,說你來我就踏實,有他這句話,我也挺踏實的。最終還是人決定的,就是你跟誰合作、在一個什麼樣的氛圍內創作,這是一個什麼樣的劇已經不重要了。

南周文娛:兩人一拍即合的感覺,是一見面就達成了嗎?

王寶強:昊哥答應來的時候,我心裡真是踏實,終於找到哥哥了。我就怕昊哥不來,但是我覺得還是要有信心,這個哥哥還是很有戲的,從頭到尾包括後邊人物的複雜性,有呈現他自己的生命,我覺得哥哥的這種責任感和形象,只有昊哥的這種演技和能力才能呈現出來的,想不到還有誰可以去演。所以我覺得這種感覺其實也是和昊哥惺惺相惜的。

陳明昊:這個故事是圍繞著親情展開的,落點也在這上面,所以就要相信這兄弟倆。如果你要認為這是一個難題,我覺得就解決不了,那就不行。因為應該一上來(感覺)就得是對的,這不是一個在創作過程中要去解決的問題。

南周文娛:影片中這種複雜的兄弟關係表演的時候是怎麼拿捏的?

王寶強:其實我從王寶強那個角度去看崔業,他的棋技很高,但他的人生棋下得很爛,輸得一塌糊塗,他的人生是失敗的,無論是對他哥還是對他的妻子,都是失敗的。他就應該是墜落深淵的一個結局。我覺得從任何一個方面來說,崔業都是反面教材,不能去學,不管多麼艱難的時候,你還是要選擇正當的方向。

為什麼哥哥最後依然輝煌,因為哥哥是正確的,哪一步都是盡心儘力,對自己的工作也好、家庭也好,唯一的問題就是他覺得對弟弟關心不夠。我覺得崔業舉報哥哥那一刻也是複雜,因為那是他哥,他不希望哥不好,也不希望哥太好,他就怕哥哥知道叼出來的魚是誰,所以那一刻崔業就想了一個招,弄著冰塊呲溜呲溜地說話。人性很複雜,他有多面性,它在某一個階段、某一個時刻的時候他是怎麼想的其實是挺微妙,也挺複雜的。直到哥哥最後發現叼上的這條大魚是他弟弟的時候,他內心也有很多複雜的情緒交織在一起,很崩潰。

南周文娛:這次您飾演的崔偉是一名警察,在《漫長的季節》里你也演了一個警察,這次有什麼新的嘗試和突破?

陳明昊:警察肯定有他的這種職責、社會功能,所以大家可能對他有一個特定的印象,這也是演警察的一個難點。但這回不一樣的就是它展示了警察在生活中的方方面面、他內心的這種變化,比如他有什麼東西是割捨不掉的,我覺得更細膩了。

南周文娛:你之前飾演過各種有故事的小人物,這次崔業這個角色跟以往的一些小人物有什麼不一樣的地方?

王寶強:我覺得小人物其實都有一個共同點,就是接地氣。其實拍戲最重要的就是讓觀眾在看完之後有共鳴、有話說。生活中你換個角度去想,每一個人都是小人物,你覺得你權力已經很大了,但是你在上級面前也是一個小人物,上級上面還有人,就是人外有人、天外有天。但你如何呈現這個人物,更多的就是在這個語境下,在你的生活現狀中呈現出不一樣的人生,要和觀眾有共性的地方,這是挺關鍵的。

陳明昊:我發現你演的這些角色生存能力都特彆強,就像打不死的小強,很多時候看似被動,就被他轉化為主動了,這也挺是你的個性,可能你個人的東西在影響著這個角色。

王寶強:其實生活就是面對問題、解決問題,就像《士兵突擊》里的一段話:人活著就是問題疊著問題。就像剛才說的,你是監製的時候,你有一個新的身份,就多一份心中的責任,責任感承擔越大,你面對這些困難就有多大的壓力。

南周文娛:崔業從圍棋老師最後走向犯罪道路,跟哥哥有時候掌控欲太強有關嗎?

陳明昊:其實這個哥哥拿弟弟沒轍,因為他知道他在某些方面比自己強大,他天生就是天才,有些東西你再努力也沒有用。而且表面的風光永遠是表面,我作為大哥,給別人施加壓力的時候,你得擔當責任,誰願意去忙活,誰不想自己舒舒服服的。在這麼一個小地方發生了這麼一件大事,就全都裹挾進去了,都想往清楚里捋,但有時候越捋越亂,但是生活還得過。

王寶強:其實人生每個階段、每一步,你能力再大依然有自己的困境。不用去羨慕別人,要過好自己的人生,我演崔業時體驗到的,包括生活中經歷過的,都是一樣的。

其實我特別喜歡崔業和哥哥最後那場戲,從那個地方走到門口那兒聊,跟崔偉說,「哥,我還是喜歡春天,」因為春天那時候特別好,他還沒有走上犯罪之路。然而他講這個的時候,就意識到自己已經回不了頭了,就一步錯、步步錯,他必須錯著走下去。所以他才會有這樣一個結局。生活中會遇到很多困難,但你要選擇對的路去走,才能看到光、看到希望。你的人生不怕慢,就怕你選錯了。

南周文娛:整部戲裡二位的對手戲應該是最多的,現場拍攝的時候感受怎麼樣?

陳明昊:肯定挺爽啊。因為好多戲情緒挺大的。我們倆見著就掐,誰也看誰不順眼,而且都戳在命門上,就是那種有今兒沒明兒的感覺,說來就來了。有好多地方就是哥倆碰上也不知道怎麼,但那氣氛就覺得要出事,你一言我一語的,有的東西超越劇本了。

王寶強:我和昊哥都拍戲這麼多年,其實我們這次想扔掉以往經驗,看看沒有劇本的感覺是什麼樣。我們看過劇本,知道大概的一個感覺狀態,但是有時候你會想打破那個模式的東西,找出來那個東西反而更加刺激。

南周文娛:作為觀眾看過您在一些作品中都貢獻了妖嬈的舞步,比如《漫長的季節》,包括這次《棋士》路透的一個花絮,裡邊也有跳舞,想問你是怎麼保持這種鬆弛感的?

陳明昊:鬆弛感不代表不認真,比較享受就會有鬆弛感。我跟寶哥也學習了許多,寶哥也鬆弛,他的表演特別自在。你看他那些角色,都是他自己的那個感覺。演員他就必須得吸引你,他可能什麼都沒演,他就能吸引你。你才願意聽他說話,才願意看他要幹嘛,我覺得這就是天生的演員。

南周文娛:網友們一直認為你在《hello!樹先生》裡邊貢獻了教科書級的表演,你怎麼看待這樣的評價?

王寶強:那太坑了,有點神化我了。我希望觀眾不要帶著以前那些太根深蒂固的影子來看待一個新的角色。每一部戲都是一個新的開始,我們做演員,都是把它當作第一次拍戲來認真對待的。

南周文娛:作為手握好幾部代表作、國民度很高的演員,現在激勵你不斷挑戰自己,不斷前進的是什麼?

王寶強:生活吧。其實拍《士兵突擊》對我來說影響還挺大的,像許三多這個角色,當時那種我自己也分不清自己是許三多,還是許三多是王寶強,他的成長心路歷程,比如裡面的很多台詞,現在都記憶猶新:「想要和得到中間還要做到」,「好好活就是做有意義的事」,「生活在於平淡,艱巨在於漫長」。其實很多事情就是在自身,像許三多一樣,就一步一個腳印的,腳踏實地生活,要好好活著,多拍好作品回饋給觀眾,就是這樣。

因為影視成就了我,我也想借影視給觀眾帶來快樂、帶來情緒價值,這是我們工作的價值和意義,並不是你有多有名、多有錢。所以我在和觀眾探討一部作品、大家一起交流的時候那種成就感、幸福感、活著的意義感特彆強。

南周文娛:剛入行的時候大家都叫你草根代言人,那你覺得現在的王寶強還是草根代言人嗎?

王寶強:我覺得這個不是我來定義的,我只能做好我自己,盡自己的能力去做到極致,具體你說我是草根代表還是勵志代表,我覺得我說了算,但是我知道我要走好我人生每一步,我要正確面對它,因為時間就是最好的證明。我希望我50歲可以再拍戲,到 60 歲了,我依然有我自己的作品,70歲了觀眾依然還能喜歡我,而不是因為一個稱號、標籤把自己給固化了。

柴穎瑞 張旖純

責編 孟雨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