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電視台2025年的蛇年春晚,邀請了楊麗萍,岳雲鵬,郁可唯,李子柒,范軍,萬茜,周深等舞蹈、歌唱、相聲界的明星,不可謂聲勢不大,這些明星十塊,八塊,百十塊的邀請不來,估計得上萬,幾十萬的才能請來他(她)們。這對於前段時間,由於台里經濟效益不好,職工(包括台長在內)的月薪大量銳減到三、四千塊錢,在省城都得掰著指頭過日子。沒想到,在如此困難時期,河南電視台卻別出心裁,花費巨資大辦春晚,不切合實際的舉動,讓人費解。既然台里經濟困難,入不敷出,就應該勒緊褲帶過苦日子,一分錢掰成兩半花,節約,節儉,節省,抱著「三節」的原則,怎麼能這樣裝大,裝富裕,要以職工的幸福感,滿意度為前提,職工的切身利益高於一切。
在有限的資金範圍里,辦一場質樸,接地氣,略顯寒酸的晚會,也比那種花團錦簇的舞台上,演員們珠光寶氣的穿著要好的多。一場晚會的成功與否,是靠節目質量所決定的,演員用拿不出手,有「硬傷」的作品來表演,縱然賣力,汗流浹背,也很難掀起波瀾,帶來掌聲。春晚,就是一個讓人笑,讓人爽,讓人忘卻煩惱的美好時刻,如果過分的追求花里胡哨,離題萬里就得不償失了。
說句實在話,現在一本正經坐著看電視的人是少之又少,大多數家庭的電視機被束之高閣,成了一個擺設,可有可無,曾經伴隨著無數人歡樂和消遣的電視,竟出乎意料的落到如此地步,令人唏噓不已,扼腕嘆息,這是科技發展,時代進步的一個縮影啊!
電視台的虛假繁榮,也掩蓋不了衰退的窘境,如果就此固步自封,得過且過,不加以改進和改革,將很快落入被淘汰的命運,不是嗎?廣播,報紙,書刊的近乎消失,就可見一斑。要想把大多數人「聚攏」在電視機旁觀看節目,還得想想辦法,還得創新,開闊思路,拴住觀眾的心,使他們願意現(身),願意看。如今的娛樂方式太多啦,普通人都能接觸到網路,智能手機,在那小「窗口」里就可知趣聞逸事,各國的風土人情,乃至攻城略地,戰亂紛爭;不是非得以看電視為閑暇生活中的第一要務。
聯想一下法國的奧運會,人家可是有錢,卻能省則省,不搞舒服的住宿,奢華的場地,淡定從容,你說你的,我做我的,把錢投入到民生建設中去,但願各個電視台能不攀比而效仿之,以節目的花樣性和多樣性為先,給觀眾耳目一新的感覺。倘若如此,必定能在「夾縫」中走出一條雖然坎坷,但卻灑滿陽光的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