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印閑生
為了讓全國人民過上
喜慶、祥和、溫馨的春節,
從1983年開始,
中央電視台每年舉辦一屆春節聯歡晚會
(簡稱「春晚」)。
歷屆春晚都湧現出不少經典的
歌曲、舞蹈、小品、相聲、雜技等節目,
也造就了諸多演藝界明星,
成為舉國上下津津樂道的
一道「文化大餐」。
1983年
1983年央視舉辦了首屆春節聯歡晚會。
第一屆春晚的總導演黃一鶴出身於解放軍文工團。深思熟慮後,黃導決定採用直播的形式吸引觀眾目光,並開闢了電話點播節目專線。
1983年春晚的電話轉播間
著名歌唱家李谷一成為春晚正式登台的第一位歌手。不僅如此,李谷一還創下了在首屆春晚一人演唱7首歌的記錄,至今無人打破。
1984年
由於1983年春晚收視爆棚、取得了空前的成功,1984年央視春晚更進一步,出現了第一批港台明星。
1984年春晚流傳的比較廣的節目,有馬季的相聲《宇宙牌香煙》,陳佩斯和朱時茂的小品《吃麵條》等。最紅的節目,非中國香港歌手張明敏演唱的《我的中國心》莫屬。
當時,張明敏只是一名業餘歌手,主業是香港九龍某電子錶廠的工人。
春晚導演黃一鶴在深圳的一輛中巴車上,偶然聽到司機磁帶里放出的張明敏唱的這版《我的中國心》。
那個年代香港和內地溝通渠道有限,加上張明敏也不是知名大腕,黃導為了請他費了好大的勁,後經新華社香港分社一位工作人員多方聯繫,終於找到張明敏。
黃一鶴從聲音中判斷張明敏應該有40多歲,但其實張只有26歲。因判斷失誤,黃導去機場接張明敏時都沒有接著。
為了能順利出演,黃一鶴給張明敏打登台演出的請示報告。
領導回復:政審一下。
這一查才知道,原來張明敏只是一名業餘歌手。
春晚唱完歌后,張明敏繼續回到香港電子錶廠工作。直到過了半年,他才知道自己已經紅遍大江南北。
張明敏《我的中國心》
1985年
1985年的春晚,黃一鶴總導演又進行了大膽創新,只是這次收效欠佳。
這一年,黃導把春晚舞台搬到了北京工人體育館,但由於設備條件的限制,燈光效果很差,再加上那時候大家都是黑白電視機,整個畫面黑乎乎的。劇組當時經費有限,連對講機都沒有,指揮只能靠有線耳機,偌大的會場一片混亂。
這屆春晚播出效果不佳,大年初三的《新聞聯播》還專門就此事向大家道歉。
這一年比較有名的節目有董文華演唱的《十五的月亮》,還有專程從美國趕來的加州喜瑞都市華裔市長黃錦波的《龍的傳人》。
黃錦波演唱《龍的傳人》
《龍的傳人》由中國台灣知名音樂人侯德健創作於1978年。
這首歌是對近代中國苦難經歷的宏大敘述,歌詞大家都很熟悉:遙遠的東方有一條江,它的名字就叫長江;遙遠的東方有一條河,它的名字就叫黃河……多少年炮聲仍隆隆,多少年又是多少年。巨龍巨龍你擦亮眼,永永遠遠地擦亮眼。
1986年
汲取了1985年春晚的教訓,1986年春晚重新搬到了演播室。這一年的春晚為老山戰鬥英雄楊晟、於民剛舉辦了現場婚禮。
這一年的春晚,有一首頗具現代氣息的歌曲閃亮登場:蘇小明的《軍港之夜》。
蘇小明演唱《軍港之夜》
那個年代海軍的條件非常艱苦。在除夕之夜,美麗清純的蘇小明用貼近戰士們生活的歌詞,一下子捕獲了海軍官兵們的心。
這首歌一經播出,曾任海軍司令員的葉飛將軍立即邀請部分同志,一起觀看有蘇小明參加的海政歌舞團演出。
葉飛將軍明確表態:「《軍港之夜》反映部隊生活,有海味,有兵味,不錯。革命歌曲也不一定非得都是進行曲,都是硬邦邦的口號,表現形式可以多種多樣。」
1987年
1987年的春節晚會被很多人看作是最成功、最輝煌的一屆。這屆春晚的導演從連續執導了4屆的黃一鶴變成了女導演鄧在軍。經過前面幾年的摸索,雖然舞台還是那個小舞台,但各種節目的配置都已經非常出色。
這一年有姜昆、唐傑忠的著名相聲《虎口遐想》,有馬季和一幫弟子的群口相聲《五官爭功》。當然,最火的主角還要數費翔。
群口相聲《五官爭功》
費翔生在中國台灣,父親是美國軍人,母親出生於哈爾濱。他1978年從台北士林美國學校畢業,以優異成績考入美國斯坦福大學念醫科,一年後轉入斯坦福大學戲劇系。
當時春晚在安排節目時,無法安排在大陸尚無名氣的費翔唱兩首歌。作為第一個回大陸表演的台灣歌手,原先只給他安排了一首反映海外遊子思鄉情切的《故鄉的雲》,可鄧在軍導演極力想促成一首慢歌、一首快歌的配搭。
最後,音樂編輯曾文濟想了個辦法,把兩首歌通過間奏編排在了一起,這才有了日後紅遍全國的《冬天裡的一把火》。
費翔
1990年
1990年的春節,央視把已經退出江湖3年的「春晚之父」黃一鶴重新請了出來。於是,在執導過1983、1984、1985和1986年4屆春晚之後,黃導再度出山擔任1990年春晚的總導演。這也是他最後一次擔任春晚總導演。
黃導在這一年的春晚上啟用了大批新人。
很多日後大紅大紫的明星,都是在這一年登上春晚舞台的。
趙本山,這位日後叱吒春晚21年的大腕,當時初出茅廬,還略顯青澀。他搭檔黃曉娟上演了小品《相親》,以三十多歲的年紀飾演了一位五十多歲的老頭。
小品《相親》
鞏漢林,首次登上春晚舞台的他與岳紅搭檔,表演了小品《打麻將》。
另一位初出茅廬的巨星是宋祖英。這位登上春晚舞台的湘西女子,以一身藍色旗袍、一首《小背簍》驚艷眾人。
這一年的春晚上還有一個流傳至今的節目,那便是陳佩斯和朱時茂表演的小品《主角與配角》。
春晚結束後的第二天晚上,在北京工人體育館,沉寂了半年的崔健舉辦公開演唱會,為即將到來的亞運會集資。
1984年亞奧理事會上,北京成功獲得第11屆亞運會舉辦權。這是中國改革開放以來舉全國之力,第一次申辦綜合性運動會。與後來的《北京歡迎你》類似,當時劉歡和韋唯還演唱了一首《亞洲雄風》,風靡全國。
劉歡和韋唯演唱《亞洲雄風》
話題回到崔健舉辦演唱會的那個晚上。節目開始前,他對北京工人體育館裡聚集的上萬年輕人說道:「我們全都是獲得機遇的人」。
伴隨著激烈的搖滾樂,在上萬名年輕人的瘋狂歡呼中,城市上空的氣氛被「爆燃」到極致。
正如演唱會那應景的名字:「從頭再來」。
1995年
1995年的春晚是20世紀90年代最精彩的春晚之一。
這一年的節目里,有大家耳熟能詳的歌曲《今兒個真高興》,有楊鈺瑩的《輕輕地告訴你》,宋祖英的《辣妹子》,老狼的《同桌的你》,劉德華的《忘情水》,有趙麗蓉、鞏漢林的小品《如此包裝》……太多太多經典。
趙麗蓉、鞏漢林的小品《如此包裝》
參加此次春晚的中國台灣女歌手孟庭葦後來曾專門寫過一篇博客,回憶1995年的北京之旅。
1999年
這年春晚紅了一首歌:《常回家看看》。
歌曲《常回家看看》
李瓊的《山路十八彎》,任賢齊的《對面的女孩看過來》,都是這一年春晚精彩的曲目。
而依照當年央視訪談類節目「實話實說」為原型創作的小品《昨天今天明天》,成為眾多觀眾心目中最好的春晚小品之一。
《現代閱讀》雜誌推薦
來源:產學研信息港官網
全新的經典解讀、專業的閱讀測評、科學的讀寫訓練,幫助青少年提升語文綜合素養!
刊 期 | 半月刊 |
定 價 | 10元 |
開 本 | 16開 |
頁 碼 | 64頁 |
印 刷 | 全彩 |
~可按需靈活訂閱~
訂閱方式
1. 全國各地郵局|郵發代號:18-106
2. 微信錢包→城市服務→中國郵政報刊訂閱→現代閱讀
3. 雜誌鋪官網及淘寶、京東、噹噹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