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晚,央視播出《中國夢·祖國頌——2022國慶特別節目》。在特別節目的短片《目光》中,李雪健憑藉精湛的眼神戲塑造4個人物,用無聲的演繹將奮鬥的力量傳遞給年輕一代,感動了無數觀眾。
國慶特別節目由「國旗飄揚」「國徽神聖」「國歌莊嚴」三大篇章構成,三大篇章各有側重相互映襯,每一篇章均由主題短片拉開序幕,依次點題國力提升、人民幸福和時代發展,在濃情中致敬奮鬥,祝福祖國。
在特別策劃的微電影《目光》中,李雪健和周冬雨飾演了祖孫倆。12年前,李雪健和周冬雨一起合作了電影《山楂樹之戀》,12年後他們合作短片《目光》為祖國慶生。
《目光》的開篇從一份「畢業意向書」切入,在祖孫兩人的無言對視中,展開了不同的時代故事。片中,李雪健和周冬雨總共塑造了四組不同身份的人物,他們是爺爺與孫女、鄉村校長與支教老師、老英雄與新兵、航天總師與年輕技術人員。
李雪健以精湛的演技用眼神說話,每一個眼神都飽含了多種情緒,在短短7分鐘內,演繹了慈愛的長輩、穩健的航天總師、充滿期許的老師、堅毅的退伍老兵。
「神州十四號」發射成功後,鏡頭隨著李雪健飾演的航天總師的目光,倒敘「神舟」系列的歷史進程,傳達出薪火相傳的逐夢力量。
當曾經從鄉村走出去的學生回到家鄉成為支教老師,李雪健飾演的鄉村小學校長與青年教師的遙望,目光中是信任、欣慰和希望。
老英雄曾經浴血奮戰,大學生新兵要為科技強軍貢獻力量,目光交錯間,是前輩用無聲的語言傳遞給年輕一代的精神。
「畢業意向書」有了答案,李雪健飾演的爺爺望向孫女,目光溫暖而慈愛,讓年輕人不再猶豫彷徨。
全片結尾處,李雪健的一句畫外音點亮了作品主題,「心中有祖國,哪裡都是奮鬥的舞台」,讓觀眾感受到質樸真切的家國大愛。
很多觀眾說,整台國慶晚會,短片《目光》是最大的亮點之一,李雪健一出場,就有了一種熱淚盈眶的感覺,「《目光》太感人了,李雪健老師的每一個眼神都有它自己的含義,每一秒鐘都有豐富的情感在傳達」「李老師因為聲帶受損說話困難,但是他的目光剛毅氣勢足」「雪健老師用眼神撐起全部,詮釋了什麼叫無聲勝有聲」。
據《目光》拍攝現場工作人員透露,為達到最好的效果,李雪健主動提出延長拍攝時間。拍攝過程中,即使現場等待的時間遠遠大於拍攝的時間,李雪健也不在休息棚里等待,而是在現場觀察拍攝細節,無數次主動要求重來,主動提出為老兵的形象增加更真實的疤痕,並戴上黨徽參與短片錄製。
和台詞相比,「目光」這種無聲的力量,更能體現出影視表演藝術的魅力:一個眼神、一個動作傳遞情感,觸發萬千思緒,勝過萬語千言。
《目光》中,分飾多角的李雪健把不同角色的深沉表達融入「目光」之中,無聲的表演給觀眾帶來震撼,也給國慶之夜的熒屏留下令人難忘的動情故事和家國情懷。
(原標題:7分鐘短片,李雪健「用眼神說話」感動無數網友!)
來源:藝綻
流程編輯:u027
版權聲明:文本版權歸京報集團所有,未經許可,不得轉載或改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