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失了三個月的李佳琦網傳要重回直播間了!!!不過,從6月3日,李佳琦直播間突然停播後,這幾月來,關於他要回歸的傳言,早已是一波接著一波。一停就是三個月,其實,背後的原因真沒有這麼簡單!
去年,浙江消保委協會在雙十一期間就已經發現了李佳琦等一眾主播的違規問題,包括直播中出現不雅行為,產品外包裝無展示或未展示全面,並有誇大產品功效且頻繁提到其它平台等等違規。而這一次,在李佳琦停播三天後,浙江消保委協會再次發出通告,一再「翻車」,又一次消耗了廣大網友的信任。
到底是無知還是飄了?隨著名氣越來越大,不少內娛頂流明星都去過他出鏡間,李佳琦的熱度甚至比不少偶像愛豆還高,口無遮攔的「迷惑發言」,直懟顧客牙黃,面對楊冪公然開黃腔,引起了許多的網友的憤慨,紛紛聲討李佳琦的行為。
靠「女人飯」發家,卻不尊重女性,李佳琦屢屢迷惑發言真的是傷了無數粉絲的心。其實,無論是在哪個行業里,想要走得長遠除了要有過硬的專業素質外,德行、品質才是最終取勝的關鍵,可以說,李佳琦在這點上還是有不小的差距。
除了打擦邊球、開黃腔蹭熱度,李佳琦的吃相也很難看,從中間商到壟斷,站在道德制高點,以為網友謀福利為名,李佳琦成為了消費者的「代言人」,在獲得粉絲支持,擁有大流量之後,短期內消費者們的確用更便宜的價格,買到了心儀的商品。但是從長遠角度看,消費者絕對是吃虧的,永遠不要忘記「羊毛出在羊身上」這條商業鐵律,商業的唯一目的就是賺錢,李佳琦也不例外。
被李佳琦這樣的頭部主播牽制,品牌商們苦「大主播」久矣,想要打破這種被壟斷、被壓迫的模式,眼下免不了又是一場流量爭奪戰。何況,商場「櫃哥」出身的李佳琦推薦口紅一類美妝產品在行,在推薦其他品類商品確實「不太在行」,也給品牌商們找了很多「麻煩」;而且頭部網紅主播的營銷費讓商家們「壓力山大」,帶貨的時候熱熱鬧鬧,賣完一算賬發現,賠本賺了吆喝。
而對於另外一些品牌商來講,站在同一起跑線上,本來還可能擁有和其他同行掰掰手腕的機會,但一旦有其他品牌上了李佳琦的直播間,自己想不上都不行,不僅擔心被比下去,更擔心遭到拉踩。
「去大主播化」成為了品牌商們的主要任務,直播間里的「破價營銷」,實質是品牌商當炮灰,幫助主播吸引流量,而當低價賣貨一直成為直播間的常態,就失去了它廣告的本質。當平台頭部主播已然掌握了渠道話語權,他們與品牌商之間的關係必然會畸形失衡。
健康的直播間,不是單一地以低價來引流,長期低價賣貨,顯然是跑偏了。雖然「去大主播化」後,品牌的探索需要一段陣痛時期,但長遠看來,這也是企業生存必然要走的一步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