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9月30日《長津湖》上映以來,一直佔據著影視第一的熱度,今天過去上映四天,《長津湖》的票房已經突破14億,可謂一騎絕塵。
網上有很多對《長津湖》的好評,觀眾們看完,既能感受到這部電影帶來的震撼,又能被真實的歷史吸引。
不過,今天我注意到,有一條名為「電影《長津湖》的缺憾是什麼」的話題衝上了熱搜,大家你一言我一嘴,一直在討論這件事。
直到進去看,才發現內容讓人淚目,是啊,《長津湖》的缺憾,真的不少。
有觀眾說,《長津湖》的缺憾就是剛從電影院出來興沖沖看影評結果看到一群顛倒黑白的腦癱,電影之所以叫電影是因為它是一種表現手法,是一種藝術創作,只有為其觸動才會心生感動,要是面面俱到全部拍完了那幹嘛還要上電影院看,為啥不在家看紀錄片呢?
事實也是如此,《長津湖》自上映之後,遭受了諸多非議,有很多所謂公知和大V用紀錄片的標準去要求電影,顛倒黑白抹黑《長津湖》,看來人民群眾的眼睛還是雪亮的。
也有觀眾說,缺憾,就是不能讓所有安全回來的抗美援朝的老兵都親眼看到還原度最高的長津湖。缺憾,就是不能讓所有英雄們看到,這如你們所願的盛世。
《長津湖》,致敬最可愛的英雄們。
《長津湖》就是拍給我們的志願軍先烈的,他們的奉獻讓我們有了今天的幸福生活,真希望如今的盛世他們能看到。
有觀眾表示,其實哪怕再有缺憾再有人黑,我還是覺得它帶給我的感動是真實的,他讓我從心底里增加了幾分對這個祖國的熱愛和對英雄的敬佩,我覺得這就夠了,電影本身肯定就是與現實不一樣的這又有什麼關係呢?
本身電影就沒有為絕對的真實歷史負責的義務,從沒見到哪個人因為《拯救大兵瑞恩》是虛構的而去攻擊它,但大群的公知攻擊《長津湖》,就讓人很懵,他們的目的到底是什麼?
比如下面這位網友,你上那麼多次廁所,應該怪的是你的腎功能吧?電影沒法幫你,但醫生可以。
有觀眾表示,如果說真正的有缺憾的地方,那就是一些帶節奏的影評,真的讓我目瞪口呆的驚訝。自從長津湖上映以來,就湧現出一大批所謂的「影評人」「歷史專家」,各個都以大v自居,以上帝視角的名義一次又一次的顯擺著自己。蹭熱度就蹭熱度唄,還如此冠冕荒唐的言之鑿鑿,可以求放過嗎!真的,請不要以自己成見或者濾鏡,就中傷別人。如果用心去觀看電影,那你一定可以了理解每一句話背後真正意義和含義是什麼。
對這樣所謂「影評人」不滿的評論還有很多,有觀眾就覺得:「缺憾就是我只有三天假,只能在後面擠出時間可能才能夠二刷。有些一天天紅V什麼大v的裝b影評人消停點吧,對國內的一部電影挑三揀四,對外國的電影捧上天,這麼喜歡舔米國的腳底怎麼不直接去米國啊,在這裡幹什麼啊我們是要弘揚革命英雄主義和革命愛國主義精神,你們覺得不好去米國舔腳底啊!「
有觀眾創作了漫畫,畫中是伍萬里,伍千里和雷公一起生活的畫面,看得人十分感懷。
也有影評號認為,《長津湖》最大的遺憾就是志願軍們沒有看到現在美麗的中國。來之不易的和平大家要好好珍惜,向他們致敬。
名叫「歐美電影館」的影評人認為,缺憾是有的,不存在完美的電影,但電影讓觀眾了解到有那麼一段歷史,觀眾看後想去了解更多抗美援朝的史料,也感受到了志願軍的精神這就夠了!
也有觀眾直接表示,每部作品都會有遺憾,都不是最完美的,但我覺得它最大的「遺憾」就是那些為我們奮鬥而付出的英雄們無法親眼見證如今昌盛的中國,但他們努力拚盡全力過,也沒有什麼好「遺憾」的了。
有人說,電影看了,非常不錯,缺憾是這類電影看得太少了,像《長津湖》這類好的電影不夠多,建議每一年最少都拍一部,讓那些雞蛋裡挑骨頭的人閉嘴。只有帶著感情看了的人才能知道愛國和了解歷史是每個中國人的義務,我們應該銘記那些歷史,銘記那些英雄,就算我們叫不上他們每個人的名字,但我們也應該記得他們為了今日的中國所付出的!愛國應該是每個中國人刻在基因里的東西!
更有觀眾直言,缺憾就是沒在美國上映,希望歷史迴轉,把現在的二鬼子聞著外國香屁的人扔到戰爭中,省的在這天天放臭屁。
更有觀眾表示,自己要被所謂的「影評人」氣死了,先輩們替我們創造幸福生活是讓我們為了甜咸豆腐腦戰十頁。而不是讓一群腦癱在紀錄片上映時屁也不放票房慘淡,然後在這種時候指手畫腳!跪久了站不起來是吧?晦氣!
從大家的表達中,看得出大部分觀眾對於所謂公知攻擊《長津湖》的行為非常不齒,電影本身的缺憾歡迎大家討論,可那些陰陽怪氣攻擊電影的人,就不知道他們是何居心了。
4天14億,《長津湖》是人民認可的好電影,在看電影之前,千萬不要被所謂的「公知」影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