追星沒底線?BTS捲土重來獲格萊美提名,中國粉絲:亞洲之光

2020年12月22日17:55:12 娛樂 1350

文/黃衫女

近年來,韓娛圈風波不斷,各大知名愛豆被曝戀愛、劈腿、當爹、霸凌不說,光是BTS涉嫌「辱華」以及傷害中國粉絲感情之後拒不道歉一事,便足以令人失望了。

在惡性事件爆發僅1月之後,BTS在格萊美獎上喜獲提名再次引發了國內飯圈的躁動。

令人意外的是,即便BTS的所作所為已經觸碰到底線,仍然有不少粉絲頂住壓力高舉「支持」的旗幟,盛讚其為:亞洲娛樂史首例、亞洲之光……

追星沒底線?BTS捲土重來獲格萊美提名,中國粉絲:亞洲之光 - 天天要聞

在面對有所質疑的普通網友時,粉絲們的態度也十分強硬,堅定地認為網友們的指責是出於對BTS火遍全球的嫉妒。

同時,他們還從諸多文字、用詞等細枝末節中努力摳出BTS對中國友好、不懷有惡意、官方態度側面「實錘」沒有給BTS定罪等等細節,試圖說服大眾重新看待BTS。

對此,網友們大多表示不相信,同時也開始疑惑起BTS粉絲們十足的底氣與為愛豆開脫的決心。

追星沒底線?BTS捲土重來獲格萊美提名,中國粉絲:亞洲之光 - 天天要聞

的確,BTS所涉及的事件性質更惡劣,不同於戀愛、結婚等「偶像失格」行為,他們所影響的不只是個人人氣、粉絲心情,而是諸多原本不了解他們,甚至不認識他們的海外民眾。

最不可原諒的是,倘若BTS真是出於誤會而發言不當,大可以通過解釋或道歉降低影響、平復大家的心情。

但他們在引發爭議之後便徹底選擇性忽視了他人的感受,只顧著所謂的言論自由。

追星沒底線?BTS捲土重來獲格萊美提名,中國粉絲:亞洲之光 - 天天要聞

要知道中國粉絲在BTS飯圈裡可不屬於小眾群體,他們的中輸成績高達79萬張,可以說是BTS百萬銷量的締造者。

因此,有氣性的普通粉絲在受到如此不公平、不合理的對待時,早就選擇脫粉了。

正如當年在中國最紅的韓國演員——張娜拉,在發表不當言論之後被粉絲放棄,最後只能重回韓國娛樂圈。

而時至今日仍然有如此多的中國粉絲為BTS說話,可見他們的愛確實是真誠又卑微了。

追星沒底線?BTS捲土重來獲格萊美提名,中國粉絲:亞洲之光 - 天天要聞

但如此堅定、執著的他們真能得到愛豆的青睞嗎?

事實好像並非如此,雖然力扛銷量,但BTS在通稿中提到最多的是歐美粉絲。

雖然生日應援花費大價錢,還特意選擇在長城搞活動,但BTS卻手寫日文向櫻花妹妹道謝。

雖然特意代表國內普通網友向BTS表示歉意,但愛豆好不容易更新一次動態,卻絲毫不提及自身存在的問題。

可見,中國粉絲的遷就和寬容似乎並沒有換回一絲絲尊重或善意,反而是變本加厲的忽視。

追星沒底線?BTS捲土重來獲格萊美提名,中國粉絲:亞洲之光 - 天天要聞

粉絲們的努力不僅沒有討好愛豆,同時還引發了國內民眾對追星行為的厭惡,就連韓星粉絲都被貼上負面標籤,連累了許多什麼都沒有做錯卻被莫名其妙當作「NC」的飯圈女孩、男孩。

最重要的是,卑微的態度不止損害了粉絲們的個人尊嚴,還連累了國家、民族尊嚴,讓人十分無奈。

想為自家愛豆多做一些事,這一想法不難理解,但為了追星丟失底線,這真的值得嗎?

追星沒底線?BTS捲土重來獲格萊美提名,中國粉絲:亞洲之光 - 天天要聞

大家可別忘了,自己的身份不只是追星者,更是消費者,換句話說是藝人們的衣食父母。

倘若沒有粉絲關注、花錢,那麼偶像的價值也不復存在。

因此,偶像也可以看作是服務行業,稱職的偶像應該努力為粉絲帶來快樂,而不是讓粉絲陷入為難。

倘若大家能認清自己的位置,避免被追星影響工作、學習或是過度投入藝人的生活,那麼追星帶來的就是快樂和滿足。

因此,也希望追星族們能理性看待藝人,不要為了偶像而喪失底線,畢竟底線只有一條,偶像可是有千千萬呢。

娛樂分類資訊推薦

不管你多節儉,這6類東西該扔就扔吧 - 天天要聞

不管你多節儉,這6類東西該扔就扔吧

過期藥品與保健品:家中的小藥箱往往是容易被忽視的地方,一些過期的藥品和保健品不僅失去了原有的效用,還可能產生有害物質,誤服將對健康造成嚴重威脅。大掃除時,務必檢查並清理這些過期物品,確保家庭用藥安全。
李曉旭:在《織造府》塑造從未有過的賈寶玉 - 天天要聞

李曉旭:在《織造府》塑造從未有過的賈寶玉

「上海觀眾以包容態度看待新編劇目,《織造府》演出現場的熱烈感覺撲面而來。」4月11日、12日,南京市越劇團團長,梅花獎、白玉蘭獎得主李曉旭攜新劇《織造府》登陸上海東方藝術中心,她分飾曹雪芹、賈寶玉兩角,帶領一群年輕演員展示不一樣的《紅樓夢》故事。《織造府》作為畢派小生,李曉旭對上海充滿感情,「我是畢春芳...
(文化中國行)傳統曲藝混搭相聲「圈粉」年輕人 - 天天要聞

(文化中國行)傳統曲藝混搭相聲「圈粉」年輕人

中新社合肥4月13日電 題:傳統曲藝混搭相聲「圈粉」年輕人 作者 傅天騁 黃梅戲遇上相聲曲藝,歷史人物「穿越」舞台,安徽方言化身「爆梗」——在安徽合肥一家相聲館裡,每天都上演著傳統曲藝與青春潮流的奇妙碰撞。劇場創始人薛培森透露,自推出「新派皖韻相聲」以來,「95後」至「00後」觀眾佔比突破80%,百餘座位周周爆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