身著百衲衣 悟得玄妙理 再聊「百衲衣」

2020年12月15日11:25:28 娛樂 1237

前日拙文聊過「百衲衣」,今再說百衲衣。

百衲衣,多塊碎布片拼湊縫製而成的衣服,或者經年穿著磨損後打了多塊補丁的衣服,經千補萬衲,稱為百衲衣。

身著百衲衣  悟得玄妙理  再聊「百衲衣」 - 天天要聞

嚴格說,百衲衣是修行人的功德衣、袈裟,據《十誦律》載,衲衣得名於五衲衣,即(一)有施主衣,(二)無施主衣,(三)往還衣,(四)死人衣,(五)糞掃衣。又說,佛祖初度五比丘時就提倡著五衲衣。

在《西遊記》第三十三回中描寫悟空扮真人「頭挽雙抓髻,身穿百衲衣。手敲漁鼓簡,腰系呂公絛。」看悟空扮的真人,這身打扮,這行頭,百衲衣分明就是修行人的標配嘛。

身著百衲衣  悟得玄妙理  再聊「百衲衣」 - 天天要聞

但我想補充的是,同是「百衲衣」,要看穿在誰的身上。

百衲衣,穿在修行人的身上,是功德衣、袈裟,因為修行人穿著它禮fo、誦經、弘法。穿在叫花子身上,是乞丐服;穿在小孩子身上,是「百家衣」;穿在模特身上,就是時裝。

身著百衲衣  悟得玄妙理  再聊「百衲衣」 - 天天要聞

所以,同是百衲衣,因為穿著者不同,也就賦予了百衲衣不同的含義。然,普通人穿不穿百衲衣不重要,對於修行人而言,是提倡穿百衲衣的,因為百衲衣對於修行人有著特殊的意義。首先,修行人的修行過程,是通過修正言行意,以期達到一種理想的境界,而,這個過程應該符合特定風格的生活方式,用這樣的方式來覺悟。

我想,修行人身著百衲衣,去行腳、化緣、誦經、打坐的持修,其意義是重要的。記不得是哪位大師說過「百衲衣的意義,是讓我們不貪戀世間財物」,除卻對穿著的貪求以及貪戀物質享受的慾望,就是不去眷戀攀緣貪圖權貴和名利。修行人只有穿百衲衣,才能體現出,捨棄榮華富貴一心向道的精神。

身著百衲衣  悟得玄妙理  再聊「百衲衣」 - 天天要聞

可見,百衲衣真正是修行人的功德衣。千家飯足可求,百衲衣不害羞。

有詩曰:「化一缽千家飯,穿一領百衲衣。枕一塊頑石,落一覺安然睡。對一派清溪,悟一生玄妙理。」

這分明是一種覺悟、一種境界,達到了這種境界,著百衲衣都是時尚、是榮耀、是美德,使百衲衣入詩都充滿了美好和浪漫。

身著百衲衣  悟得玄妙理  再聊「百衲衣」 - 天天要聞

白分檻外千峰雪,紅上爐邊百衲衣。

——明代•釋函是

三生石濕垂蘿雨,百衲衣薰煮茗煙。

——明代•李昌祺

然而,現如今,穿百衲衣的修行人越來越少見了。有人說,也許是現在經濟條件好了不需要「苦修」了。但我不這麼認為,我甚至懷疑不願意穿百衲衣的修行人是不是真正的修行人?

若連穿百衲衣這樣看似簡單的事情都做不好,又怎能克服「貪嗔痴慢疑」?連「貪嗔痴慢疑」斗克服不了,又怎能算是真正的修行人?

身著百衲衣  悟得玄妙理  再聊「百衲衣」 - 天天要聞


身著百衲衣  悟得玄妙理  再聊「百衲衣」 - 天天要聞


身著百衲衣  悟得玄妙理  再聊「百衲衣」 - 天天要聞


身著百衲衣  悟得玄妙理  再聊「百衲衣」 - 天天要聞

文/蘆薈原創

娛樂分類資訊推薦

一句話葬送22年努力,他曾9次登上春晚,46歲人設崩塌慘遭網暴 - 天天要聞

一句話葬送22年努力,他曾9次登上春晚,46歲人設崩塌慘遭網暴

前言他曾經9次登上春晚的舞台,後來更是有幸拜了三位大師當師傅。可後來卻因為他的一句話,導致他在46歲的時候被網友網暴,一夕之間他22年的演藝生涯就此覆滅。曾經風光無限的他,現在的如今過的如何了呢?一夕間為泡沫「這輩子就是一衝動捐贈了你,孩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