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近期,白宇帆深陷爭議的漩渦之中,且爭議熱度持續居高不下。
究其原因,他這幾年的資源好到讓人眼紅。
一部接一部的熱劇,而且合作的都是像富大龍、于和偉這樣的實力派前輩。
按道理來說,能和這些大咖合作,演技肯定差不到哪兒去,可他偏偏反其道而行。
被質疑演技,被嘲諷長相。
01
《護寶尋蹤》里,白宇帆的演技問題暴露無遺。
尤其是情感戲部分,簡直就是「災難現場」。
就拿他飾演的考古研究生方堃得知導師犧牲那場戲來說。
按道理,導師對一個學生而言,亦師亦父,是人生路上的重要引路人。
導師犧牲,學生應該悲痛欲絕、傷心不已才對。
可他在演這場戲時,臉上沒有太多悲痛的表情,眼神里也沒有那種失去重要之人的空洞和哀傷。
就是單純的在念台詞,機械地說著悼念導師的話。
肢體動作極度僵硬,全然無法把那種椎心泣血的痛苦傳遞給觀眾。
再看看其他演員在類似情感爆發場景中的表現。
富大龍在面對戰友犧牲時,那顫抖的雙手、泛紅的眼眶以及壓抑著的哭聲,將那種悲痛又憤怒的情緒詮釋得十分到位。
觀眾彷彿能切身感受到他的痛苦。
辛柏青在得知自己多年的心血被破壞時,面部肌肉的微微抽搐、充滿絕望的眼神,讓觀眾也跟著揪心。
他和這些實力派演員一比,差距就像鴻溝一樣明顯。
表演太平淡,無法讓觀眾入戲,更難以引起觀眾的情感共鳴,這也難怪很多觀眾吐槽他在這部劇里的演技,說他完全撐不起主角這個角色。
在《城中之城》里,他的演技更是呈現出一種極端的狀態:
時而用力過猛,時而又平淡無奇。
他飾演的銀行新人陶無忌,是個有抱負、想在金融界闖出一片天的年輕人。
在表現角色初入職場的興奮和幹勁時,他的表演太過誇張。
走路帶風,
說話聲音高昂。
臉上的表情過於豐富,給人一種很浮躁、不踏實的感覺,完全不像一個初入職場、小心翼翼的新人。
其中一場他和同事討論工作方案的戲。
為了表現自己的積極和自信,手舞足蹈,聲音大到蓋過了其他人。
表情也很浮誇,讓人感覺他不是在認真討論工作,而是在刻意表現自己。
這種用力過猛的表演讓角色顯得很不真實。
而真正到了需要展現情緒的時候,他又表現得平淡無奇。
比如得知自己信任的領導背叛了公司。
他本應該有震驚、失望、憤怒等複雜的情緒。
但他只是簡單地皺了皺眉頭,語氣平淡地說了幾句台詞,完全沒有將角色內心的波瀾展現出來。
再對比劇中其他人,完全就像兩個世界的人。
演技被詬病,外貌也同樣。
02
在帥哥美女濟濟一堂的娛樂圈,白宇帆的相貌著實算不上出類拔萃。
和那些憑藉高顏值吸粉無數的男明星比起來,他沒有立體精緻的五官,也缺乏讓人一眼就心動的偶像氣質。
他生就一副質樸且硬朗的面容。
放在人群中,就是那種很容易被忽視的類型。
既無高挺鼻樑,又缺深邃眼眸,精緻下顎線亦不見。
五官組合起來,便是一張極為普通的臉,讓人難以第一眼就記住。
在這個「顏值即正義」的時代,尤其是娛樂圈,顏值往往是吸引粉絲、獲得關注的重要因素。
很多明星靠著帥氣的外表,輕鬆就能收穫大量粉絲,各種代言、綜藝邀約不斷。
他這種平凡的長相,在娛樂圈這個大環境里,從一開始就不佔優勢。
沒有高顏值帶來的粉絲基礎,想要獲得關注和認可,難度可想而知。
那麼問題來了:
演技沒有,長相沒有憑什麼資源如此逆天?
在我看來,和他自身獨特的氣質分不開。
出身軍人家庭,父親是退役軍人。
受父親影響,他從小就有軍人夢。
2013 年,他考入南京藝術學院影視學院,2015 年響應大學生徵兵入伍的號召,毅然參軍。
起初於演出隊擔任文藝兵,而後前往基層部隊磨礪自身,其間還參與了南京那場為期4天3夜的抗洪救災工作。
這段軍旅經歷,在他身上留下了深深的烙印,讓他有了堅毅、剛強的氣質。
這種氣質,於當下的娛樂圈而言甚是難得。
現在很多男明星走的是花美男路線,長相精緻帥氣,但缺少陽剛之氣。
他身上的這股堅毅勁兒,讓他在一眾男明星里很突出。
而且他還是「劇拋臉」。
能輕鬆駕馭不同類型的角色,演什麼像什麼。
質樸的,溫柔的、正義感的。
這種能在不同角色間自由切換的能力,讓導演們看到了他的潛力,自然也願意給他更多機會。
除此之外,他選劇本的眼光也有很大關係。
他很擅長挑選那些口碑好、質量高、有深度的作品。
而且這些作品大多都符合主流價值觀,容易獲得觀眾的認可和喜愛,也更容易出圈。
除了這兩點之外,還有一個重要的原因,是他有個好團隊。
03
一個好漢三個幫。
白宇帆能有現在的好資源,背後的團隊和平台也起到了關鍵作用。
他簽約的公司對他很重視。
在資源分配、形象包裝、宣傳推廣等方面都下了很大功夫。
在宣傳上,公司會根據他參演的作品,制定有針對性的宣傳方案,通過各種媒體渠道,提高他的曝光度和知名度。
而且公司還會幫他對接各種優質資源,讓他有機會和業內頂尖的導演、演員合作,不斷提升自己的演技和業內地位。
除了公司,一些大的製作平台也很看好他:
正午陽光。
正午陽光以製作高質量的影視作品著稱,旗下有很多優秀的導演和編劇,在業內的影響力很大。
《山海情》《開端》《歡迎光臨》......
他出演的這些劇都是正午陽光出品的。
正午陽光之所以願意捧他,原因有二。
一方面是看中了他的潛力和可塑性,另一方面也是因為他肯吃苦、敬業的態度得到了團隊的認可。
在拍攝《山海情》時,為了更好地詮釋馬得寶這個角色,他提前去寧夏農村體驗生活,和當地村民一起勞作,學習他們的生活習慣和方言。
這種敬業精神讓劇組人員對他讚不絕口。
有了大平台的力挺,他自然能拿到更多優質的劇本和角色,資源也就越來越好。
當然,突然與挑戰並存。
雖說白宇帆目前資源不錯,但他的演藝之路並非一帆風順,未來也面臨著不少挑戰。
就拿轉型來說,對他而言就是一道難題。
他之前演的角色大多是一些比較質樸、接地氣的形象,像農村青年、基層工作者等。
這些角色確實讓他收穫了不少觀眾的喜愛,但也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他的戲路。
如果他一直局限於這類角色,很容易讓觀眾產生審美疲勞,對他的演藝事業發展也不利。
如果想要打破困境,他可以嘗試一些性格複雜的角色。
通過挑戰這些高難度角色,向觀眾展示他的演技和可塑性。
除了轉型,他在演技上也還有很大的提升空間。
他需要不斷學習和磨練,提高自己的表演技巧。
在情感表達上,要更加細膩、真實,讓觀眾能真正感受到角色內心的喜怒哀樂。
在台詞功底上,也要進一步加強,做到台詞清晰、富有感染力,更好地詮釋角色。
而且,隨著觀眾審美水平的不斷提高,對演員的要求也越來越高,他必須不斷提升自己,才能滿足觀眾的期待,在競爭激烈的娛樂圈站穩腳跟。
我們也期待白宇帆能在未來的作品中,給我們帶來更多的驚喜,用實力證明自己的價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