沒有圍牆,不收門票,來貴陽街頭感受路邊音樂會

2025年05月10日07:53:06 娛樂 1418

原標題:沒有圍牆,不收門票,開放參與

來貴陽,感受一場路邊音樂會(探訪)

沒有圍牆,不收門票,來貴陽街頭感受路邊音樂會 - 天天要聞

路邊音樂會觀眾熱情高漲。

沒有圍牆,不收門票,來貴陽街頭感受路邊音樂會 - 天天要聞

樂隊登上路邊音樂會舞台。

以上圖片均為雲岩區融媒體中心提供

貴州省貴陽市老東門城牆上,有一座造型獨特的文昌閣:三層三檐,九角攢尖,屹立400餘年而不倒,是貴陽的歷史地標之一。兩年前開始,一場場路邊音樂會在這座古建筑前唱響。

石板地、古城牆,架子鼓電吉他……歷史建築與現代旋律的碰撞,給市民遊客帶來驚喜,也為貴陽這座旅遊城市增添魅力。

無門票,零距離,沒有商業參與,兩年來,路邊音樂會在貴陽街頭持續唱響,截至目前已舉辦400餘場,每個人都有機會參與其中,共享音樂文化盛宴。

「音樂成為無形的紐帶,將大家凝聚在一起」

暮色漸合,燈光點亮古老城牆,樂手抱著吉他撥響前奏,一場「勞動者之夜」專場路邊音樂會就此開啟。民警一曲輕快的說唱,消防員打起快板;台下觀眾晃著手機電筒,為各行各業的奮鬥者喝彩。這個「五一」假期,貴陽市各地相繼舉辦不同主題、不同形式的路邊音樂會,吸引市民遊客駐足,沉浸於歌聲的海洋。

路邊音樂會,在貴陽早有傳統。1937年,音樂團體築光音樂會開始在貴陽街頭巷尾唱響抗日救亡歌曲,用音樂凝聚抗戰力量。80多年後,從文昌閣斑駁的城牆下,到甲秀樓的飛檐翹角前、黔靈山公園的蔥鬱林木間,當地音樂人的街頭表演時常吸引市民遊客駐足欣賞,猶如一場場小型音樂會。2023年,當地文旅部門敏銳地抓住這股潮流,將零散的路演整合為「貴陽路邊音樂會」品牌,在城區地標建筑前設置場地,為音樂愛好者提供表演舞台。

「台下觀眾黑壓壓一片,不得了!」說起在路邊音樂會登台演出,78歲的「美聲大爺」秦賢志難掩興奮。

「美聲大爺」這個名號是網友起的。年輕時就愛好唱歌的秦賢志,退休後重拾舊好,常與同伴在黔靈山公園練歌。有一次,文昌閣路邊音樂會現場,男高音歌唱家張英席正在演出,觀眾區里的「粉絲」秦賢志忍不住放聲跟唱,中氣十足。工作人員遞過話筒,秦賢志絲毫不怵,這段視頻迅速在互聯網上收穫百萬點擊量。之後,秦賢志還收到路邊音樂會的邀請,有機會與張英席同台合唱。

「我們以不同主題辦專場,比如結合貴州民族文化、邀請知名音樂人、舉辦城市『對對碰』專場等。」雲岩區委宣傳部副部長張婷介紹,「當然,我們也保留了路邊音樂會一直受群眾歡迎的形式——全場大合唱,普通人可以通過我們的公眾平台留言報名參與。」

就這樣,來自各年齡段、各行各業的音樂愛好者踴躍登台。夢想成為說唱歌手的帥氣少年楊嘉逸勇敢亮相,帶動觀眾隨節拍搖擺;利用閑暇時間苦練歌技的計程車司機劉國紅放聲高歌,與台下觀眾齊聲歡唱……「音樂成為無形的紐帶,將大家凝聚在一起,讓城市文化生活更加豐富。」秦賢志說。

「既能展示音樂,又能推廣我們的特色文化」

折耳根樂隊是貴州的一支本土樂隊,他們是第一場路邊音樂會的樂器「贊助」者。成立於2018年的折耳根樂隊,由視力障礙者和健全人組成,大家因為熱愛音樂相聚在一起。

樂隊為啥取名「折耳根」?「折耳根是我們本地人喜愛的特色美食,植物精華部分生長在黑暗的地方,生命力頑強,這也是我們樂隊想傳遞的精神。」樂隊鼓手陳昌海說。

一次,在路邊音樂會舞台,折耳根樂隊翻唱了幾首大家耳熟能詳的歌曲,上千觀眾打開手機電筒,照亮舞台並與他們合唱。有些樂隊成員雖然看不見,但聽覺極為靈敏,「我能感受到觀眾就在身邊,台上和台下融為一體,那種歡樂的氛圍非常感染人。」吹奏手楊盼說。

音樂會上,折耳根樂隊還演唱了一首原創作品《彈珠珠》。「這是一首方言歌曲。彈珠珠,揪麻雀,躲貓貓……講述的是我們記憶中的童年趣事。」陳昌海說。路邊音樂會結束後,樂隊迅速走紅,他們推掉了許多商業演出,專心在自己經營的樂光里推拿館一起工作、排練,創作更多的原創作品。「路邊音樂會給了我們嶄新明亮的舞台,我們想走得更遠。」樂隊成員表示。

路邊音樂會興起後,來自貴陽本地的市集樂隊也開始關注具有民族特色的原創音樂。「路邊音樂會既能展示音樂,又能推廣我們的特色文化。」市集樂隊主理人李乾說,貴州的民族樂器和唱法技藝獨具一格,傳統手藝等非物質文化遺產都可以跟音樂很好地結合。

張婷介紹,目前,已有80餘支樂隊、1500餘位音樂人登上了文昌閣路邊音樂會,10餘位本地音樂人還將音樂會作為原創作品的首發平台。「我們鼓勵和扶持本地音樂事業發展,每場都爭取加入一支本地原創樂隊,為原創音樂人提供更多表演和展示作品的機會。」張婷說。

「讓音樂融入城市的建設與發展之中」

坐上小板凳,80後短視頻博主鍾棠將手機對準舞台和觀眾,捕捉路邊音樂會的精彩畫面。作為路邊音樂會的新媒體志願者,鍾棠幾乎場場不落,「享受音樂,宣傳家鄉,一舉兩得!」

招募新媒體志願者是貴陽路邊音樂會的一大特色。「沒有門檻,想參與的都可以加入。」鍾棠所在的拍攝組有數百名志願者,在他們的傳播下,73場文昌閣路邊音樂會全網曝光量超50億次。

「路邊音樂會為大家提供了滿滿的情緒價值,我們全力以赴做好保駕護航,讓音樂會可持續、能持續。」張婷說。

動輒上千人的一場活動,確保公共安全至關重要。「每場音樂會,都需要公安、交管、衛生健康等部門參與統籌協調。」貴陽文旅部門相關負責人介紹,文昌閣地處貴陽老城,人多車多,交管部門積極引導,確保行人安全、車輛暢通。

音樂會同樣重點關注線上觀眾的體驗。「有觀眾留言反映現場燈光太暗,下一場我們就增設了燈牌;反映網太卡,我們就聯繫電信部門來解決。」雲岩區委相關負責人說,路邊音樂會現場能容納上千人,還有很多人通過網路直播觀看,大家的感受同樣重要。

在不同的時間點,貴陽市各區推出了不同主題的音樂會,如「一二·九」運動紀念日,烏當區推出紅色主題的路邊音樂會;「六一」兒童節前夕,雲岩區推出了「六一」專場;花溪區靠著大學聚集的優勢,上演高校藝術學院之間的「巔峰對決」。

「通過培育音樂文化,打造音樂產業,讓音樂融入城市的建設與發展之中。」雲岩區委相關負責人表示,路邊音樂會既豐富了群眾文娛生活,也賦予城市文旅發展新活力,裝點了貴州特色的「詩和遠方」。

截至目前,貴陽市已舉辦400餘場路邊音樂會,現場觀眾達300餘萬人次,共有7萬餘名市民遊客登上過路邊音樂會的舞台。以路邊音樂會為契機,貴陽正在培育一批文商旅融合的特色品牌,全面提升旅遊產品供給能力,將「愛樂之城」這張新名片擦得更亮。

(來源:人民日報)

娛樂分類資訊推薦

沒有圍牆,不收門票,來貴陽街頭感受路邊音樂會 - 天天要聞

沒有圍牆,不收門票,來貴陽街頭感受路邊音樂會

原標題:沒有圍牆,不收門票,開放參與來貴陽,感受一場路邊音樂會(探訪) 路邊音樂會觀眾熱情高漲。樂隊登上路邊音樂會舞台。以上圖片均為雲岩區融媒體中心提供在貴州省貴陽市老東門城牆上,有一座造型獨特的文昌閣:三層三檐,九角攢尖,屹立400餘年而
馬雲今日回歸阿里?本人回應:沒聽說 - 天天要聞

馬雲今日回歸阿里?本人回應:沒聽說

據界面新聞5月9日報道,近日社交媒體盛傳「馬雲5月10日回歸阿里,將要重啟大集團模式」。對此,馬雲回復稱「沒聽說」。 公開資料顯示,馬雲1964年9月10日出生於浙江杭州,系阿里巴巴主要創始人之一,阿里巴巴原CEO、董事局原主席。2006年,馬雲卸任阿里巴巴總裁職位;2013年,卸任阿里巴巴集團首席執行官。 2019年9月10日,...
683億!美國「鞋王」斯凱奇賣身背後:一場逆襲與掙扎的故事 - 天天要聞

683億!美國「鞋王」斯凱奇賣身背後:一場逆襲與掙扎的故事

還記著老牌運動品牌斯凱奇嗎?昔日「鞋業大王」,如今竟靠「賣身」求生。2025年5月5日,斯凱奇宣布接受巴西投資巨頭3G資本的收購要約,交易金額高達94.2億美元(約合人民幣683億元)。這次交易,成為全球鞋類行業史上最大規模的私有化交易,也是斯凱奇成立33年來最戲劇性的轉折。從「美國第二運動品牌」到被資本吞併,斯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