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剛收官的《北上》中,歐豪遇到了一個和自己有 80% 相似度的角色——謝望和,他們都是在水邊長大的孩子,對那個時代的記憶也有很多重合之處,通過《北上》,歐豪彷彿回看了一遍自己的成長過程。
和謝望和一樣,歐豪也是在水邊長大的孩子,「他在運河邊長大,我在海邊長大;他的父親跑船,我的父親也跑船。我知道這艘船對一個家庭的重要性,不單單是養家糊口那麼簡單,還有一種很深沉的情感在裡面。」歐豪回憶,小時候自己常常跟著父親一起跑海運,可以說從小就是在船艙里長大的,「經常趴在那玩一晚上,困了倒頭就睡,和謝望和還真的挺像的。」
除了成長環境相仿,歐豪和謝望和對時代的記憶也有很多重合之處。比如,花街充滿溫情的鄰里關係,其實也正是那個年代鄰里生活的真實寫照。「我們家和鄰居的關係也非常好,大家互相照顧,特別溫暖,特別有人情味。」歐豪表示。除此之外,還有對北京奧運會的嚮往,對互聯網時代風起雲湧的直觀感受,作為90後的歐豪都有著切身體會。「這部劇最打動我的就是貼近生活,這種真實感和時代感讓我覺得很有意義。」歐豪說道。
《北上》播出之後,謝望和與夏鳳華之間青梅竹馬的感情打動了很多觀眾,成為人們眼中「理想愛情的具象化表達」。採訪中,談起對大華子的感情,歐豪表示其實是一種「後知後覺的喜歡」。在他看來,學生時代的謝望和,一直把大華子當哥們兒,時常不顧及對方的感受,開起玩笑來也常常沒有「分寸」。
但就像劇中謝望和說的那樣,他自己其實也不知道是從什麼時候開始,對大華子生出了一份別樣的情感。可能是在她一巴掌打醒創業失敗的望和的時候,也可能是在她帶著華子快遞奮力拚爭的時候……「小時候可能感覺不到,這種情感的變化是隱隱約約的,但是卻越來越深刻、越來越濃烈。」歐豪表示。談及搭檔的表現,歐豪更是讚賞有加。「我第一天看到她的形象的時候,就覺得她就是大華子。確實是非常大的突破,白鹿很勇敢,也很有天賦,這個角色前後反差特別大,但白鹿用自己紮實的演技給這個角色賦予了靈魂。」
近年來,歐豪出演了不少戰爭題材的影視劇,被網友稱作是「硬漢專業戶」。就在大家都以為,他會朝著這個方向一路深耕時,一部《北上》又讓人恍惚間回到了歐豪剛出道的時候,青春洋溢,少年感十足。
對此,歐豪笑稱,「《北上》可能是我最後一次演高中生。」他表示,在33歲的年紀,如果還純演高中生,一定會有一種違和感,因為人的言行舉止、神態各方面都是會變化的。但如果角色像謝望和一樣,有一定的篇幅,只有幾場高中生的戲,自己可能還是願意挑戰一下。「反正總而言之,就是什麼年紀幹什麼事。」歐豪笑著說。
至於未來的規劃,歐豪表示希望能有更多嘗試,以一個新人的心態去珍惜每一次來之不易的機會,「摸爬滾打,野蠻生長,希望每一步戲都能夠有所進步、越來越好。」
記者:任曉斐 編輯:江丹 校對:高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