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我說我現在最「害怕」的電影演員是王迅,你是不是感到奇怪?
王迅?是不是就是那個喜劇演員?總出現在搞笑賽道的那個?
但是這次在電影《怒水西流》中,他是真的給觀眾一個大大的驚喜和意外!王迅在電影里飾演了一個看似老實無害實則暴力「變態」的反派,真的讓我覺得之前低估了這個演員!
開始的時候,只是看到他在養豬場給小豬剪尾巴,一邊回答警察的問題一邊割,人物看上去還是比較憨厚的,但是很難和殺人犯聯繫在一起。
這種人物從憨厚到殺人犯複雜性的轉變,在電影中看起來非常絲滑,有兩方面原因:一方面是因為演員的演技加持,另一方面是因為導演主創對於這部電影氛圍的把握。
日全食、暴雨中的蘆葦盪、豬屍體里的人耳朵、陰鬱的河灘……所有的視聽元素營造出了非常強烈的犯罪懸疑氛圍,電影中的每個人都像被一張無形的大網包裹,越掙扎就越難以逃脫。
而張曉軍只是這張大網的其中一環,這張網裡還有他的母親閆慧茹(劉敏濤 飾)、弟弟關小偉(段博文 飾)、姐姐張曉娟(呂曉霖 飾)。這個家庭中的每個成員都在以一種畸形的依存關係互相控制著。
暴力的滋生是從這家中的父親開始的——他對妻兒家暴,張曉軍甚至被打聾了一隻耳朵,全家人都生活在父親的陰影中。雖然父親這個角色從頭到尾都沒有出現過,但源自於他的暴力卻以不同的方式繼續影響著每一位家庭成員:張曉軍的乖張扭曲、閆慧茹的病態溺愛、張曉娟的冷漠自私、關小偉的膽小懦弱……這種暴力不僅在家族中蔓延著,甚至還指向了無辜的受害者。
張曉軍看似很兇悍,受害者對他極為恐懼,會害怕得發抖,實則他對母親的依賴是重度的。在一場戲中,當他發現母親失蹤後,失心瘋一樣崩潰地喊著「媽媽」,這場戲讓我印象非常深刻——按理來說,一個三、四十歲的成年男性,一般都稱自己的母親為「媽」,而張曉軍卻如同孩子一樣叫著疊字「媽媽」。這種心理上的「退行」,反而更加符合張曉軍暴力之下隱藏的不安與恐懼。聽說這個細節還是王迅自己加的,簡直神來之筆!
這種恐懼感來自於失去與不可控,他害怕失去母親的庇護,更怕他長久以來用暴力強迫他人服從的習慣被打破。劉敏濤演的母親閆慧茹這個角色,其實非常不好詮釋,是一個慈母與「修羅」的結合體,她既要在孩子面前展現出極度的包容,又要在行兇的時候毫無人性。這其中有切換,有融合,劉敏濤演得特別好。
我個人覺得閆慧茹做出的最恐怖的事,就是收養了關小偉。當時還是孤兒的關小偉無意中目睹了張曉軍的犯罪行為,閆慧茹為了保護大兒子,竟然選擇把年幼的目擊證人當成養子囚禁在身邊。如果代入關小偉的視角,整個故事將成為恐怖片,在一起生活的二十餘年,對關小偉來說,也是他在這個「牢籠」里的「刑期」。
劉敏濤在這部電影中顯露出非常大的能量和表演張力。她臉上既有溫柔,又有狠毒,開闢了新的「溫柔型惡女」賽道。
王迅更是讓人驚訝,喜劇不再是他身上僅有的標籤,而是讓我們看到了更多可能性!現實里王迅比劉敏濤還大兩歲,但在電影里兩個人演起母子完全沒有違和感!
如果已經看完電影,再回想他們出場的戲,你就會發現好演員真的在用細節演戲。劉敏濤看似在搪塞警察問話,實則在轉移注意力,把警察對「人」的提問,轉移到豬身上,反覆地說自己家的豬是沒問題的。
再看張曉軍,他出場時的狀態看似憨厚,實際呢?他在說話的時候根本沒有停下手裡剪豬尾巴的動作,這也暗示了他對暴力有一種依賴,依賴到他根本無法停下,無法拒絕「割」、「殺」對他的誘惑。
建議大家看這部電影的時候不要看手機,好電影不可錯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