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志剛是八一廠非常優秀的一位老演員、老戲骨,他參演過很多經典作品,例如《抓壯丁》、《野火春風斗古城》、《苦菜花》、《帶兵的人》等等,都是深受認可的口碑佳作。
事業發展得非常不錯的王志剛,生活中同樣收穫滿滿,不僅擁有一個始終陪伴在他身邊的賢妻,還培養了一對優秀的兒女,兒子和女兒甚至還成為了他的驕傲,讓他無比自豪。
進入新世紀後,從電影廠退休的王志剛便淡出演藝圈,和家人相伴,結果沒想到晚年卻遭到病魔纏身,飽受癌症的折磨,很多人以為他現在仍在安享晚年,其實他已經低調離世13年......
一、
王志剛出生於1935年,是北京人,他成長於北京的一個回族家庭,父母都是普通的小老百姓。
王志剛小時候,家裡十分貧苦,加上當時的社會環境以及歷史因素等等,他的生活過得比現在的絕大多數普通家庭都要差很多。
不過,從小懂事且獨立的王志剛,並沒有因為家境和出身陷入困境之中,反而以此為動力,積極面對生活中的磨難。
為了替父母減輕生活壓力,王志剛在很小的時候就幫著家裡做一些力所能及的家務,跟著大人們做一些散工賺錢。
在王志剛的努力下,他不僅解決了自己日常生活中的開銷,還在一定程度上幫助了家裡緩解經濟壓力。
這段艱苦的日子,雖然對於當時的王志剛來說過得並不容易,卻為他磨練出了一個敢於面對生活困難的性子。
雖然王志剛早早體會到了生活和賺錢的不易,但他並沒有耽誤學習,他深知學習改變命運的道理,上學後一直把學業兼顧得特別好。
中學畢業後,家境不好的他,通過自學的方式考進了哈爾濱工學院,讀的是機械方面的專業。
那時候,能成為一名工人,尤其是國企工人,說出去都倍有面子,而王志剛當時最大的心愿便是擁有一份穩定的工作。
可以說,在王志剛整個年少時期,他並沒有什麼接觸藝術的機會,也壓根意想不到有一天會成為一名演員,可命運偏偏讓他走上了這條路。
二、
1954年,經過王志剛的努力學習,他以優異的成績從哈爾濱工學院畢業。
大學畢業後,王志剛如願被分配到了河北邯鄲的一家鍊鋼廠,成為了一名光榮的工人。
王志剛在鍊鋼廠工作的時候,每天工作都非常辛苦,經常累的直不起腰來,但對於從小在艱苦環境中磨練的他來說,他非常喜歡這份工作。
在工作的過程中,王志剛兢兢業業,把領導給的工作任務都完成得非常好,和同事們也相處得十分融洽,大家都很喜歡他。
那時候,王志剛每天過著朝九晚五、日出而作日落而息般的日子,生活過得非常穩定。
如無意外,王志剛可能會就此安穩的度過他這一生,但命運就是這麼奇怪,讓他走上了藝術這條路。
1957年,王志剛22歲,他已經在鍊鋼廠工作3年,成為了鍊鋼廠的積極分子。
在長期的工作過程中,王志剛的心態漸漸發生了變化,他不再嚮往這種一日復一日的穩定生活,他希望可以嘗試一下新鮮日子,恰好一個機會出現了。
有一天,王志剛上學時的一位同窗找到他,對他說:「志剛,聽說中央戲劇學院和北京電影學院正在聯合招生,你有興趣嗎?」
王志剛之前並沒有接觸過表演,但他對這門藝術非常感興趣,加上想要換一種生活方式的念頭,他最終決定去試一試。
而讓當初那位和他說中戲和北電在聯合招生的同學,甚至當時的王志剛自己都沒想到,在他決定走表演這條路後,讓我國演藝圈多出了一位優秀的實力派演員。
三、
1957年,王志剛在他的那位同學的勸說下,抱著試一試的心態去參加了中戲和北電的招生考試。
由於當時王志剛還沒離開鍊鋼廠,因此考試當天,他還在照常工作,是在工作結束後去參加的考試。
他最先參加的是中戲的考試,當時考官讓他彈鋼琴曲子,這對於從沒學過鋼琴甚至是沒見過鋼琴的王志剛來說,簡直難以登天。
正因為如此,對鋼琴一竅不通的王志剛,最終並沒有通過中戲的考試。
在參加北電的考試時,因為王志剛身上穿的是工作時穿的背心和短褲,臉上和衣服上都布滿灰塵,還發生了一個小插曲。
當時工作人員看到他的模樣後,好奇的問道:「你是做什麼工作的?」
王志剛可能是擔心對方知道他有穩定的工作後拒絕他,腦子一熱,謊稱道:「我是修鍋爐的。」
看到王志剛灰頭土臉的樣子,加上布滿灰塵的衣服,對方沒有多想,相信了他說的話。
在參加北電考試的過程中,考官並沒有去為難王志剛,沒讓他去表演音樂,而是讓他展現形體和表演方面的天賦。
憑藉著不錯的長相和高大的身形優勢,加上與生俱來的的表演天賦,王志剛最終順利通過北電的考試,考進了北電錶演系。
進入北電後,王志剛非常用心的學習表演知識,不斷的磨練演技,為他後來的演藝生涯打下了紮實的基礎。
四、
1961年,經過四年的努力學習,王志剛以優異的成績從北京電影學院,被分配到了八一電影製片廠工作。
和很多剛進入八一廠的新人不同,大多數人剛進入八一廠時都沒有什麼表現機會,可王志剛卻很快獲得了出演電影的機會。
1963年,王志剛參演了八一廠製作的經典影片《抓壯丁》,這部影片由吳雪、陳戈等人主演,是一部方言喜劇。
在這部影片中,王志剛扮演的「姜子」是一位佃戶的獨子,是被抓壯丁的對象,後來從壯丁隊伍中逃出來後,他和父親告別,參加游擊隊,成為了一名戰士。
雖說王志剛並不是該片的主角,但在塑造「姜子」這個角色時,他把角色刻畫的特別好,該片熱映後,他受到了不少關注。
同年,憑藉《抓壯丁》這部作品在演藝圈嶄露頭角的王志剛,接連又參演了《野火春風斗古城》和《汾水長流》兩部影片,分別扮演「梁隊長」和「郭春海」兩個角色。
儘管依然還是配角,戲份並不多,可在王志剛的精心刻畫下,角色形象深入人心,受到了不少人的關注。
從1964年開始,王志剛又陸續拍攝了《帶兵的人》、《苦菜花》、《青春紅似火》等影片,反響都非常不錯。
在這些作品的幫助下,他不僅在演藝圈站穩了腳跟,更成為了八一廠的當紅演員
在事業平穩發展的同時,王志剛也收穫了幸福,和一位圈外女子步入了婚姻的殿堂。
那時候,王志剛事業發展飛快,感情也收穫滿滿,生活過得非常好,可惜好景不長。
五、
1966年,王志剛的演藝事業遭遇瓶頸,事業陷入了停滯狀態,他不僅無戲可拍,甚至還被下放到農村參加勞動,再次過上了他年少時經歷的艱辛生活。
王志剛前往農村參加勞動時,他的妻子並沒有離開他,而是堅定的陪著他,和他一起面對生活困境。
1967年,他們夫妻倆生下了一個兒子,後來又生下了一個女兒,至此兒女雙全。
孩子的到來,讓正處於困境中的他們夫妻倆,對生活重燃起了信心和希望,對未來滿懷憧憬。
上世紀七十年代初,在農村參加勞動的王志剛,受邀加入了珠江電影製片廠。
因為王志剛過去的一些經歷和參演的角色,剛進入珠影廠時,他依舊沒有太多演戲的機會。
不過,雖然沒能活躍在台前,但王志剛在幕後發展得非常不錯,工作中表現突出的他,甚至一度成為了珠影廠演員劇團的團長。
直到1974年,已經淡出銀幕多年的王志剛,終於獲得了回到銀幕的機會。
這一年,他受邀參演了由上影廠製作,他和祝希娟、婁際成、丁嘉元等人主演的《無影燈下頌銀針》這部影片。
這部影片講述的是一位青年麻醉醫生不怕風險,敢於實踐,成功為患者完成了心臟手術的故事。
在這部作品的幫助下,王志剛成功回到大眾視野,演藝事業得到了恢復。
六、
從上個世紀七十年代中期開始,演藝事業恢復後,熱愛表演的王志剛,後來又參演了不少影片。
從《挺進中原》到《與魔鬼打交道的人》,再到《小海》、《年輕的朋友》、《妻子的信》、《警官與偵探》等等,反響都非常好。
上世紀八十年代末,隨著電視劇的興起,王志剛還涉足電視劇領域,陸續參演了《洪秀全》、《總督張之洞》等劇。
上個世紀九十年代,隨著年紀越來越大,王志剛漸漸淡出演藝圈,參演的作品越來越少。
1995年,從珠影廠退休後,王志剛把重心放到了生活上,和家人享受生活。
值得一說的是,在他和妻子的培養下,他的兩個孩子都被他培養得非常好。
王志剛的一雙兒女,從小乖巧懂事,無論是生活還是學習上,都很少需要他們夫妻倆去擔憂。
他的大兒子中學畢業後,以優異的成績考上了清華大學,讀的是化工系,畢業後進入了上海的一家外資企業,工作穩定,收入非常高。
他的女兒則考上了華南師範大學,畢業後進入了廣州的一所中學當老師,生活同樣很穩定。
除了事業方面不用他們老兩口擔憂以外,他的兒女感情上也都收穫滿滿,擁有了自己的家庭和生活。
看到兩個兒女各自在事業和生活上都收穫頗豐,王志剛非常欣慰,由衷的為兩個兒女感到驕傲和自豪。
而讓人沒想到的是,年輕時身體一向非常好的王志剛,退隱後,隨著年紀越來越大,他的身體越來越差,在晚年遭到了病魔纏身。
2010年,已經75歲的王志剛,被查出患上了癌症,當時情況已經不容樂觀。
王志剛患癌後,飽受病痛的折磨,而在這期間,他的家人一直在他身邊陪著他,他的妻子更是寸步不離的照顧他,遺憾的是,2012年,和病魔抗爭無果的王志剛,因病離開了人世,享年77歲。
王志剛的離世,不僅對他的家人來說是一個巨大的遺憾,對演藝圈而言,更是一個非常大的損失。
畢竟作為一名演員來說,他參演的那些作品,塑造的那些角色,真的值得觀眾認可和支持。
而作為一名老戲骨,他能夠始終堅守初心,認真拍戲,從來不去刻意吸引媒體和大眾的關注,甚至從來沒有被曝光過任何緋聞,這一點更是難得!
時光荏苒,如今距離王志剛離世已經過去整整13年,由於他離世時太過低調,很多人至今仍以為他還沒去世,實際上卻早已離開了大家。
當然了,雖然王志剛離開這麼多年了,但如今依舊有很多喜愛他的觀眾記得他,他的家人也仍在懷念他。
最後,願天堂沒有病痛!
友情提示:創作不易,未經允許請勿轉載,文章中圖片均來源於網路。(侵權聯繫刪除)